第一单元珍惜健康.doc
《第一单元珍惜健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珍惜健康.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小学公共安全与生命教育课程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珍惜健康第一课 卫生健康123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与营养,发育和预防“病从口如”有密切关系,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意义。教学难点:让学生养成并坚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教学方法:讲授、议论、表演相结合。教具准备:录音机、投影机、图片、小黑板。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上一段时间,各位同学已学了不少卫生知识,今天老师准备和你们一起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即时出示课题)。 二. 学生表演小品(音乐)这位同学表演的精彩吗?大家回想一下,刚才那位同学为什么会肚子疼?拿出一只
2、塑料小熊举例什么叫做暴饮暴食。如果同学们也暴饮暴食,小小的胃一下子装得满满的,肠和胃负担过重,引起消化不良就意味着要吃药打针。但也不是说完全不能吃,好象花生核桃水果等可以增加营养的摄入,就可以吃一点。但买食品时要注意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过了期的食物就不要吃了,否则就会象刚才那位同学那样。三、看图(出示幻灯片) 1. 问:小朋友正在干什么?什么时候吃早餐,午餐, 晚餐?师:这就是要求同学们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并解释“定时定量”)2. 问答题(小黑板)1 )“早上时间太紧张,可以不吃早餐。”对吗?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师:经过一夜的消化,早上起来肚子已空空的,如果不吃早餐,挨饿上课。而上午课时多,
3、活动多,体力消耗大,热量一下子供应不上,就会头晕眼花。长期如此会引起贫血等疾病,所以早餐不但要吃,还要吃的好,要吃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好象牛奶加面包或者鸡蛋更好。2 )“一日三餐那一餐最主要?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师:上午体内的热量消耗大,需要得到补充,而且还要为下午的学习活动 做准备,所以午餐要吃饱。而晚餐吃的太多,会引响睡眠。所以不要吃的太饱。但如果晚上有很多事情要做,要帮妈妈洗碗扫地,还要学习,那晚餐要吃得较好。四、看图(出示图片)1、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讲解。这位小朋友拿着饭碗睁大眼睛,正在收看“叮当”这个节目,这时大雄被肥仔捉住打,圆头圆脑的叮当正跑过去救大雄。那小朋友顾不上吃饭喊:
4、叮当跑快点。2、“吃饭时看电视,对吗?”学生分组讨论。师:吃饭时情绪要稳定专一,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会引起情绪变化。 看到高兴时哈哈大笑,看到悲伤时擦眼流泪。这样会影响食欲和营养的吸收,这样是不卫生的,你们是这样吃饭吗?所以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五、 判断题(看图)六、 儿歌:饮食卫生要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挑食。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暴饮暴食最不好。从小养成好习惯,身体健康又强壮。七、 猜字游戏。分别请两位同学表演,让其他同学猜少年儿童饮食“十”忌。忌“零”食,忌“偏”食,忌“哭”食,忌“笑”食,忌“甜”食,忌“咸”食,忌“走”食,忌“玩”食,忌“暴”食,忌“
5、蹲”食。八、 阅读课文。(出示思考题)1. 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早餐一定要吃好? 九、 总结:我们养成了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才会有健康的身体。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所以从今天起,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第二课 小心食物中毒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掌握食物中毒的原因、表现。2、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出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教学重点:食物中毒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教学准备:1、演示材料:教学平台、多媒体软件。2、分组实验材料:显微镜、放大镜、玻片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激趣:同学们,你们
6、听说过“食物中毒”吗?食物中毒究竟是怎么回事?谁知道?看看哪位同学是小灵通!(多让学生发表意见)现在大家来评一评,哪位同学说最好。评出一位同学奖励小灵通帽。(二)、谈话:哦,没想到食物中毒这么厉害,尤其是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这么大的威胁,怎么办呢?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做?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啊?(三)、1、实验:好,现在,老师交给大家一个任务,同学之间互相检查一下各自的手脏不脏,先用放大镜观察一下,然后用自己的手按在玻片上,放在显微镜上,仔细观察有什么东西?看看哪位观察得比较细心,看出什么东西,能当上一个“小检验专家”。奖励小检验专家帽。2、引导学生说出
7、物体露在外界容易带上细菌。二、学习新课。(一)、食物中毒的原因1、让学生猜想:(运用知识,正确鉴别)为什么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媒体演示食物如何带上细菌的过程,引导学生不同的食物通过不同的途径带上细菌。2、观看录像,分组讨论,为什么会发生化学性食物中毒?先观看(喷农药割菜卖菜炒菜过程)然后出现猜想:这种做法是否科学?对人体有什么危害?3、判断是非,培养思维:(运用科学,正确处理)什么食物引起生物性中毒?4、出现一些动植物图,让学生说出哪些可进食,哪些禁食。(运用感性,判断是非)(二)临床表现1、引导学生联想食物中毒的一些症状。2、强化知识内容,观看一些食物中毒所出现症的镜头(录像)(三)预防
8、食物中毒方法1、游戏:“找错”(让学生通过观看课件指出预防食物中毒中被“歪曲”的地方)小组合作、交流、反馈。2、(根据游戏中的内容,以四人小组形式整理归纳出预防食物中毒的一些方法)3、评比。评选卫生小博士。奖励小博士帽。三、拓展加深。判断:学生日常生活中食物卫生习惯的正与误(录像)。四、小结反馈。五、作业留置:深入社会调查。板书设计: 细菌性食物中毒(运用知识,正确鉴别)小心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运用科学,正确处理) 生物性食物中毒(运用感性,判断是非)第三课 不给病菌可乘之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病菌的侵害无孔不入,直接损害我们的身体,危急我们的生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远离
9、病毒,减少疾病困扰。教学重,难点:了解病菌的侵害,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远离病毒侵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学习“生命日记”,了解病菌对身体的侵害。1、请三名学生分别讲三个小故事。2、学习“小资料”,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三、讨论、交流:以上事例告诉我们什么?四、“为你导航”。1、我们应该怎样避免病毒侵害呢?学生读P12“为你导航”中的内容,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2、学习“小资料”,了解病菌的利弊,对病菌有正确的认识。补充资料:传染病菌的种类虽然很多,但为非作歹的手段却大致相同:一是产生各种酶溶解寄主细胞,突破动植物体的表面“防线”;二是施放内、外
10、毒素毒害机体。它们侵犯人体的途径主要有三条:病菌的传染首先,病从口入。引起痢疾、霍乱、伤寒、传染性肝炎及小儿麻痹症等疾病的病菌,都是从口腔侵入人体的。苍蝇、脏手、不清洁的餐具和变质、被污染的食品,都为这类传染病菌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次,病从鼻入。肺炎、结核病、脑膜炎、白喉、麻疹、天花、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等等,全是通过呼吸而致病的。一个患流感的病人在一间屋子里打个喷嚏,数以亿计的流感病毒便乘着唾沫星,像坐宇宙飞船一样被“发射”到屋子的各个角落,同屋的人就有可能吸进流感病毒而患病。有些人有随地吐痰的恶习,而且为了避免被别人发现,还要用脚捻一捻,这样一来,痰中的病菌会更快地飞散到空气中,使更多的人受害
11、。再次,创伤感染。当身体有外伤、被蚊虫叮咬、进行静脉注射或输血时,病菌会乘虚而入,并通过血液及体液的循环“周游”全身。乙型脑炎、乙型肝炎、疟疾、破伤风和大面积烧伤后的感染等危及生命的重症,都是这样染上的。除此之外,传染病菌还能从肛门和生殖器官进入人体。有些传染病菌甚至能“多管齐下”,从各个门户同时进犯人体。当今来势凶猛、对人类构成巨大威胁的艾滋病,它的病菌便可从人的口腔、生殖器官和皮肤伤口分别介入,不仅使患者很快痛苦地死去,而且还会遗传给后代。细菌也不全是干坏事的,不少细菌还是我们的朋友呢。要知道,酱油是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协作的产物;调味用的醋,是醋酸杆菌辛勤劳动的成果;味美柔软的乳腐,是霉菌
12、、细菌共同努力的结晶此外,细菌还会冶金、织布、除草、灭虫,又能生产沼气、制造药物、帮助净化污水等。五、“体验天地”1、请学生看书上P13的六幅图,诊断他们的做法,并开出处方。 2、学生分组讨论:为了预防传染病,你和你的家人使用过哪些好办法?3、学生根据交流情况小结归纳,并填在书上。4、完成P14的“绿色三棱镜”,为自己和家人加油。六、总结。 我们知道了传染病菌的罪恶行径,便可以采取措施,堵住它们的入侵门户,减少以致杜绝传染病的发生。特别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吃变质不干净的食物,不随地吐痰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且积极锻炼身体,是预防传染病的最好方法。 第二单元 注意安全第一课 做安全的乘客教学目标
13、:1、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潜伏着一些不安全因素,要学习一些安全常识,掌握一些自救方法,保证出行安全。2、让学生学习乘坐车、船、飞机的学问,做安全乘客。教学重点和难点;怎样做一个安全乘客。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出行时常常乘坐各种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捷,但是也潜伏着一些不安全的因素。二、学习“生命日记”,从惨痛的教训中懂得安全的重要性。1、请学生分别书上的讲两个小故事。2、看图了解不遵守安全规则的四个事例,并认识其后果的严重性。三、讨论、交流:这些惨痛的教训向我们敲响了怎样的警钟?四、学习“为你导航”,知道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事项,掌握一些必要的自
14、我保护的方法,学做安全乘客。1、乘坐车和飞机有什么学问?2、安全乘船要注意什么?补充资料: 骑自行车须知:(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这是交通规则规定的。 (2) 不脱手骑车。.(3) 不骑车带人。(4) 不骑快车。(5) 不与机动车抢道,不要多车并排行驶。(6) 行驶时要集中思想,不要带着耳机收听广播、音乐。(7) 在转弯时必须看清后面来车,先伸手示意,不要突然转弯、斜行转弯。五、“体验天地”1、请学生看书上P19第一题的三幅图,你怎样对他们说。 2、学生分组讨论第二题:他们的说法谁对谁错?为什么?3、读读第三题的安全小常识,你知道了什么?。4、案例分析:你认为王晨错在哪里?
15、六、总结。 我们在乘车、乘船、乘坐飞机的时候,一定要树立安全意识,重视“乘客须知”上的每一个提示,并一丝不苟地执行好。做一个安全乘客,保护我们的生命,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第二课遇到伤害会自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日常生活中遇到意外伤害时的自救方法,锻炼自救能力.培养预防伤害的意识和能力;2、培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及社会责任感;3、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救技巧。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的自救方法;教师制作有关的课件,排练小表演。教学过程:一、小表演导课,点明主题1、小表演:学生用水烫伤冷水冲洗自救。2、看了刚才的小表演,你知道了些什么?小结:同学们
16、,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受到意外的伤害,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可以降低受伤害的程度,更好的保护自己。二、学习方法,培养自救意识1、师:今天,我们来认识几位小朋友,看一看他们生活中遇到了哪些意外的伤害,他们是怎样做的呢?(出示课件:小青扭伤;小红闻到家里有煤气味;小丽发现家里的地面在摇。)2、学生回答:小青扭伤后,同学告诉她要冷敷;小红闻到家里有煤气味,让妈妈快点关掉阀门打开窗户;小丽发现家里的地面在摇,立即向卫生间跑去。3、师:你能说说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这样做吗?生:3、师:资料交流。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自救的方法?生:三、交流体验,分享感受1、师:你在生活中受到过意外伤害吗?你是怎么处理的?
17、跟小组同学说说自己采用的方法或家人朋友帮助你时采用的方法。2、小组交流体验。3、师: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的确遇到过意外的伤害,那你是怎样处理的呢?说给大家听一听。4、学生自由说。5、师:适时引导启发,这件事发生后你有什么感受?四、开动脑筋,防止伤害1、师:听了大家的经历,老师真为你们担心,遇到意外伤害,我们一定不能慌张,要学会自救,其实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这些可怕的事情,有一些我们是可以避免的。那么在生活中,怎样才能使自己不受伤害呢?(出示课件:在生活中,怎样才能使自己不受伤害呢?如:防止烫伤;防止溺水;防止触电;防止食物中毒;防止中暑;防止小动物的伤害。)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18、,由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3、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用课件展示遇到意外伤害自救的方法技巧。4、师总结:同学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也隐藏着一些危险因素,如果受到了意外伤害,千万要保持镇静,学会自救!只要大家做事情考虑得周全,时刻不忘注意安全,就会使自己不受伤害。五、课后延伸课下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一些生活自救方面的知识和事例,并把你们感兴趣的记一记。第三课安全标志告诉我教案一、活动目标:1.认识一些公共安全标志、设施的用途,并保护它们。2.注意公共安全,不做危及公共安全的事。发现不安全的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3.与安全标志和设施交朋友,做安全的小小宣传员。二、活动准备:1.课前搜集相关的安
19、全标志和设施,了解它们的名称和作用。2.课前搜集一些不注意公共安全或因某些原因而发生的安全事故的资料。3.“公共安全宣传员”标志若干个。4.课件、委任书。三、活动时间:一课时。四、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趣揭题。这节我们一起来交流的话题是:安全标志(课件出示)请大家谈谈你们搜集到的关于安全方面的资料。学生:介绍我国儿童少年发生的关于安全事故的资料。(课件出示)师:多么让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呀。同学们,再让我们看两幅图片。师:(课件播放两幅校园事故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到的这两幅图是发生在新疆某附属小学的一起事故。早晨七点半,学校举行升国旗仪式。在集队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拥挤,二楼的护栏发生了坍塌,许
20、多学生从二楼摔落下来,造成了一名男学生当场死亡,十多名学生受伤的重大安全事故。图为一名女学生正医院进行抢救。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和这悲惨的一幕,不能不让我们感觉到安全隐患事故就像一个恶魔,如果你不注意安全,他随时有可能到你的身边。可见,认清安全标志,保护安全设施,与他们交上朋友有多么重要。这节课老师就带同学们去与安全标志和设施交朋友,喜不喜欢?板书课题-安全标志。 齐读课题。师:这节课老师还有一个特殊的任务在身。我呀,受市北区的安全生产办公室委托,来你们学校招聘“公共安全宣传员”。瞧,这就是我的委任书。(课件出示委任书)师:谁来念念这则委任书?(请一个学生读。)师:同学们,想不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单元 珍惜 健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