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处理源水臭味应用研究报告.docx





《2022年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处理源水臭味应用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处理源水臭味应用研究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处理源水臭味的应用讨论张素霞1 郭强 1 马刚 1 于建伟2 李涛 2 杨敏 2 王东升 2 李宗来 2 1 北京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讨论中心摘要: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水质恶化,原水嗅味问题成为我国自来水厂迫切关注的水质问题;本讨论对北京市地表水水源突发嗅味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确定2MIB为水体主要致嗅物质;常规工艺不能有效解决嗅味问题,采纳粉末活性炭可以有效地吸附嗅味物质,经试验讨论及运行验证,在原水 2-MIB 浓度 100ng/L 以上的条件下,可将出厂水2-MIB
2、 浓度掌握在 10ng/L 以下,解决了因嗅味引起的用户投诉关键词: 嗅味; 2-MIB ;粉末活性炭;常规处理;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乎需要的饮用水必需拥有良好的视觉、嗅觉和味觉;水的感官性状是人们对饮用水质量的直观判定,是评判水质的重要依据;感官性状指标包括:水的色度、嗅味、和混浊度 用水质量的最早的参数,由于它能被饮用者最直观地判定1;而嗅和味是人类评判饮 2;饮用水中显现令人厌恶的气味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美洲、澳洲、欧洲、非洲和亚洲的饮用水中普遍存在异味问 题,国外在饮用水中嗅味讨论方面起步早,在嗅味分析检测方法,水源地污染源种类及其成因和去除
3、技术讨论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成果;早在1993 年,日本便规定了采纳粉末活性炭处理 2-MIB 和 Geosmin 浓度为 20ng/L ,活性炭滤池出水浓度为10ng/L3;在给水厂处理嗅味的常用方法有粉末炭吸附和臭氧氧化;第九水厂原水取自密云水库;随着水库蓄水量的逐年削减,水库富养分化程度加剧,在2002 年 9 月曾经发生局部水华现象,出厂水嗅味一度达到一级,用户反映剧烈;后经试验讨论,确定了高锰酸钾预氧化技术去除嗅味,出厂水基本无味,用户反映有所缓解;2005 年 8 月,自来水公司间续接到用户投诉,并有上升趋势,虽经提高高锰酸钾投药量,仍不能完全解决管网水嗅味问题;为此,第九水厂采纳 粉
4、末炭与活性炭滤池联用技术对饮用水中嗅味开展处理讨论,同时,与高锰酸钾和臭氧预 氧化进行技术比较,最终确定了粉末炭吸附工艺并建立应急处理方案,改善了出厂水水质;1 原水嗅味问题1.1 原水藻类分析富养分化水体发生异嗅的藻类和放线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发臭物使水体产生异嗅2;通过对密云水库长期监测,发觉藻类高发期为春秋两季,尤以秋季最高;见图1;同样嗅味投诉大事的显现也具有肯定的规律性,春秋季节多发,且秋季特别明显;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万个 L 图 1 密云水库藻类变化规律由图
5、 1 可见虽然 2002 年藻类总数较 2004 年少,但由于蓝藻数量占藻类总数的 30%以上,引起了出厂水嗅味问题;而 2004 年 9 月藻类以硅藻为主,占 77%,蓝藻占 19%;在工艺中通过提高高锰酸钾投加量,提高加药量强化混凝沉淀工艺后,便可掌握出厂水嗅味,用户投诉很少;2005 年由于转变藻类的监测方法,藻类总体数量较往年下降了 4 倍左右;依据对密云水库藻类品种的分析可以发觉在蓝绿藻衰退后和上升阶段,用户嗅味反映最剧烈,与相关讨论成果规律相同 2、6;1000.0万个 L 100.010.0藻类总数 蓝藻门隐藻门1.02005.04.112005.05.092005.06.092
6、005.07.122005.08.012005.09.052005.10.112005.11.162005.12.06甲藻门0.1金藻门硅藻门裸藻门绿藻门图 2 2005 年水库藻类分类构成1.2 水库原水中的嗅味物质分析目前,已被查明的致嗅物质主要是 2-MIB 二甲基异莰醇)和 Geosmin Inlet 取水口)取样位置Surface表层)第 2 页,共 11 页Middle geosminng/L嗅 味 物 质 去 除 率 )54 90 原水156.1 1.31一期进水280.6 1.41 煤池出水128.2 1.53炭后水27.3 n.a. 回流水373.2 n.a. 管网水28.4
7、 n.a. 注:高锰酸钾投加率1.2mg/L 2.2 回流水质对原水水质的影响通过表 2 看出,混合有回流水的一期进厂水,嗅味物质浓度增加幅度特别大,说明反冲水中含有高浓度的MIB ;由于反冲洗排水约90的上清液回流至配水井,占一期处理水量的 10以上,因此讨论回流水中嗅味物质的变化规律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一期进水嗅味物质比原水浓度高将近一倍,再次对炭池反冲洗排水进行检测,结果如表 3 所示;反冲初始 2-MIB 浓度较高,说明水冲也可以起到释放活性炭吸附的污染物,复原部分炭吸附才能的作用;基于分析结果,打算将炭池反冲周期由原 6 天一次缩短到 3 天一次,缓解由于炭吸附饱和后的嗅味穿透;表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粉末 活性炭 吸附 技术 处理 臭味 应用 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