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语文版必修一文言文单元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语文版必修一文言文单元练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语文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一、基础学问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哪一项 A扣舷xu n 袅袅ni o 酾酒l 凭虚御风 p n B矜育j n 日笃d 拔擢zhu 猥以微贱 w iC渗漉sh n 冥然m n 异爨cu n 呱呱而泣 D癸丑 u 修禊x 流觞sh n 游目骋怀ch n 2以下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哪一项 A此非孟德之困于 周郎者乎 托遗响于悲风B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麋鹿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D微斯人,吾谁与 归固一世之雄也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3、以下句中加点字词说明正确的哪一项 A壬戌之秋
2、,七月既望既望:农历十六日B纵一苇之所如一苇:苇叶C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这里指漂亮的女子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缕:烟气上升4、以下各项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哪一项例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B 邹忌 朝服衣冠,窥镜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就知明而行无过矣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 秦曲 5、以下与例句句式不 同的哪一项 例句: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6以下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形解说正确的哪一项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西望夏口,
3、东望武昌A和不同,和相同 B和相同,和不同C和相同,和相同 D和不同,和相同7以下各句按句式分类,正确的哪一项 固一世之雄也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渺渺兮予怀 何为其然也 客有吹洞箫者 客何为者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而今安在哉 甚矣,汝之不惠A / / / B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C/ / / D/ / / / / 8、以下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哪一项 A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臣不胜犬马怖惧之 情 C茕茕孑立,形影相 吊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及其所之既倦
4、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D欲苟顺私情,就 告知不许 海运就将徙于南冥9、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哪一项 A欲苟顺私情,就告知不许 B臣欲奉诏奔腾,就刘病日笃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10以下加点词活用情形归类正确的哪一项 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妪,先大母婢也,乳 二世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余稍为修葺,使不上 漏A / B / C / D / 11以下各句与“ 垣墙周庭” 句式相同的哪一项 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妪,先大母婢也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D其制稍异于前1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
5、相同的哪一项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B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 游目骋怀C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D固知一死生为虚 诞,齐彭殇为妄作 13、以下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哪一项 A夫人之相与失其所与,不知B及其所之既倦足以极视听之娱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向之所欣或因寄所托14 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哪一项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亦将有感于斯文 B 夫人之相与每览昔人兴感之由C当其欣于所遇及其所之既倦 D修禊事也况修短随化15、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说明,错误的哪一项 A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端正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盘绕C知不行乎骤得骤:突然 D而吾
6、与子之所共食 食:享受16、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清风徐来, _;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名师归纳总结 2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茕茕孑立, _;第 2 页,共 6 页3 是日也,天朗气清,_;_,俯察品类之盛;-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4 其声呜呜然, _,_,_,不绝如缕;5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亦足以畅叙幽情;6 驾一叶之扁舟,_;_,渺沧海之一粟;(7)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 _,_ ,风移影动, _;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 题;唐姑果恐王之亲谢子贤于 己也,去 宥东方之墨者谢子,将
7、西见秦惠王; 惠王问秦之墨者唐姑果;对曰:“ 谢子,东方之辩士也;其为人甚险,将奋於说,以取少主也;” 王因藏怒以 待之;谢子至,说王,王弗听;谢子不说,遂辞而行;凡听言以求善也所言苟善虽奋于取少主何损所言不善虽不奋于取少主何益?不以善为之悫,而徒以取少主为之悖,惠王失所以为听矣;用志如是,见客虽劳,耳目虽弊 ,犹不得所谓也;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今惠王之老也,形与 智皆衰邪?荆威王 学书于沈尹华,昭釐恶之;威王好制,有中谢 ,佐制者,为昭釐谓威王曰:“ 国 人皆曰:王乃沈尹华之弟子也;” 王不说,因疏沈尹华;中谢,细人也,一言而令威王不闻先言,不行不察也;且数怒人主,以为奸 王之术,文学
8、之士 不得进,令昭釐得行其私;故细人之 人除路,奸路以除而恶壅却,岂不难哉?夫激矢就远,激水就旱 ,激主就悖,悖就无君子矣;夫不行激者,其唯先有度 ;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梧桐树, 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 邻者如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 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行 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 对吏曰:“ 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此真大有所宥 也;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亡国之主,其皆甚 有
9、所宥邪?故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就能全其天矣;【注】 节选自吕氏春秋 卷十六 先识览第四 宥:通“ 囿” ,局限;“ 去宥” :去掉人的局限,去掉人熟悉事物的障碍,去掉人的主观偏见;荆威王:即楚威王;古时楚地亦称“ 荆” ;中谢:官名,亦作“ 中射” ,古时王侯的侍御近臣;文学之士:熟知古代文献典籍的人;旱:通“ 悍” ,威猛;17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说明,正确的哪一项 A以取少主也取:取得 B 耳目虽弊弊:蒙蔽C其唯先有度度:尺度 D 以为奸人除路除:清除18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故细人之言均之二策 B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因击沛公于坐C唐姑果恐王之亲谢子贤于 己也燕王
10、欲结于君D王因藏怒以待之忽魂悸以魄动19以下用“/ ” 给文中加点部分的断句,正确的哪一项A凡听言 / 以求善也 / 所言苟善 / 虽奋于取 / 少主何损 / 所言不善 / 虽不奋于取 / 少主 / 何益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B凡听言以求善也 / 所言苟善 / 虽奋于取 / 少主何损 / 所言不善 / 虽不奋于取 / 少主何益C凡听言以求善也 / 所言苟善 / 虽奋于取少主 / 何损 / 所言不善 / 虽不奋于取少主 / 何益D凡听 / 言以求善也 / 所言苟善 / 虽奋于取少 / 主何
11、损 / 所言不善 / 虽不奋于取少 / 主何益20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懂得和分析,不正确的哪一项 A文中秦惠王、楚威王、邻人、齐人都是熟悉有局限的人,因他们内心产生了主观偏见,认知蔽塞,所以简单做出“ 不智” 的行为;B唐姑果担忧秦惠王靠近谢子,认为他比自己贤能,于是就在惠王面前诋毁谢子,说谢子只是东方善于辩论的人,是来取悦秦惠王的;C那个中谢一句话就让楚威王疏远了沈尹华,让楚威王学不到先王治理国家的方法,使有学问的人不能得到晋升,让昭釐能够实行自己的阴谋;D齐人走到卖金子的人那里,见别人手里拿着金子,上前就去抢夺; 真可谓“ 利令智昏” ,这也从反面揭示了“ 去宥” 的必要性;21把文言文阅
12、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译文: _ 2 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行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译文: _ 3 故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就能全其天矣;译文: _ 参考答案一、基础学问1、解析:选 A;A.“ 扣舷” 中的“ 舷” 应读 xi n,“ 酾酒” 中的“ 酾” 应读 sh ;2. 解析:选 C; A. 介词,被/ 介词,给;B. 转折连词, 可是 / 并列连词, 可不译; C.两个“ 之”都是结构助词,可译为“ 的” ;D.介词,跟 / 连词,和;3. 解析:选 A; B 项“ 一苇” 指小船;C项“ 美人” 借指内心思慕、憧憬的人;D项“ 缕”
13、指细丝;4、解析:选D;例句中的“ 舞” “ 泣” 均为使动用法,与D项相同; A 项“ 师” 意动用法,B、名师归纳总结 第 4 页,共 6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 欢迎下载C两项为名词作状语;5、解析:选 A;例句与 B、C、D三项均为定语后置句,A项为宾语前置句;6、解析:选 B;和均为名词用作动词,是名词意动用法,是名词作状语;7、解析:选 D;为判定句,被动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8、解析:选C; A 介词,用;介词,由于;B.助词,的;动词,往,这里可说明为得到;D.连词,表转折,但;连词,
14、表承接,就;9、解析:选 D; D 项“ 侥幸” ,指由于偶然的缘由得到胜利或免去不幸的事,与现代汉语相同; A 项中“ 告知” 当“ 报告申诉” 讲,今为“ 说给人听” ;B 项中“ 奔腾” 指“ 奔跑效劳” ,今为“ 快速奔跑” ;C项中“ 辛苦” 指“ 辛酸苦楚” ,今为“ 劳累” ;10、解析:选 B;名作状名作动;11、解析:选 A; A 项是省略句, B项是判定句, C、D项均是状语后置句;12、解析:选 D; A 项“ 其次” 指曲水旁边,B 项“ 所以” 意思为“ 用来 ” ,C项“ 怀抱”指“ 胸怀理想” ;13、解析:选 B; B 项前者是动词,到,往;后者是助词,的;A项
15、都是动词,交往,结交;C项都是介词,由于,依靠;D项都是助词,和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14、解析:选 C; A 项的两个“ 于” 前者表引出处所方位,意为“ 在” ,后者表引出对象,意为“ 对” ;B项中的两个“ 之” 前者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后者是助词“ 的” ; D项中的两个“ 修”前者译为“ 治” ,后者译为“ 长” ;C项中的两个“ 其” 都是代词“ 他” ;15、解析:选 C; 骤:多次;16 略二、文言文阅读17解析:选 D;A.取:取悦; B. 弊:疲乏; C.度:法律制度;18解析:选 B;A.助词,“ 的”/ 代词,“ 这” ; B 介词,趁机;C.介词,比 / 介词,同;
16、D.连词,“ 来”/ 连词,可不译;19解析:选 C;原文标点:凡听言以求善也,所言苟善,虽奋于取少主,何损?所言不善,虽不奋于取少主,何益?20、解析:选 B;B.“ 其为人甚险,将奋於说,以取少主也” 应当是“ 他的专心特别险恶,他将尽力向您游说,来取悦困惑您的继承人;” “ 今惠王之老也” 可知秦惠王已年老;“ 少主”当指秦惠王后代;21、答案: 1 人老了以后,身体衰老但是聪明更高;2 讨不讨要柴禾,不能用怀疑干枯的梧桐树吉不吉利来达到目的;3 所以一般人肯定要去掉主观偏见后才能变得聪明明达,本性;译文:去掉主观偏见后才能保全自己的东部地区的墨家 墨子学说 学者谢先生,将要西行去见秦惠
17、王;秦惠王问秦国的墨家学者 唐姑果;唐姑果担忧秦惠王靠近谢先生,认为他比自己贤能,于是回答说:“ 谢先生,是东方 善于辩论的人;他的专心特别险恶,他将尽力向您游说,来取悦困惑您的继承人;” 秦惠王因 此怀着怒气等待着他;谢先生到了以后,游说秦惠王,秦惠王不听;谢先生很不兴奋,于是告辞离去;凡是听别人的见解是为了寻求正确的 治理 方法的,所说的假如正确,就算他是为了取悦继任的王子,又有什么缺失?所说得假如不正确,就算他不是为了取悦继任的王子,又有 什么好处?不以是否正确为原就,而以是否取悦继任他的王子为好恶,秦惠王在听取见解方面 有过失啊;拥有这样的想法,会见说客即使再辛苦,耳朵眼睛即使再疲乏,
18、也不知道别人说的 什么;人老了以后,身体衰老但是聪明更高;如今秦惠王年老了,身体和智力都衰弱了吗?名师归纳总结 楚威王向沈尹华学习书法,昭釐 楚国大夫 很不喜爱;楚威王喜爱算术 也有说明为法制第 5 页,共 6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心整理欢迎下载“ 国家的人都说:您是沈的 ,有个担任中谢 官职名 的人帮助算术工作,替昭釐对楚威王说:尹华的徒弟; ” 楚威王很不兴奋, 因此疏远了沈尹华; 担任中谢的那个人, 是个小人 卑微的人 ,一句话就让楚威王不学习先王的治国方略,有学问的人不能施展才能,使昭釐的私心得以实现;所以小人的话,不行不防;
19、并且多次激怒国君,为奸佞的人扫清了道路,道路扫清,就邪恶积 累,治国不久更加困难了吗?激怒箭矢它就会射得很远,激怒水神就会导致旱灾,激怒君主就 会让他违反治国之道,违反治国之道就没有君子了;不行激怒的,只有事先制订并严格遵守法 律;有一个和别人做邻居的人,有一棵 干枯的 梧桐树,他的邻居 一个老汉 说这颗梧桐树不吉利,这个人就立刻砍掉了;邻居老汉趁机向他讨要柴禾;这个人很不兴奋,说:“ 邻居专心 如此险恶,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 这是被蒙蔽了;讨不讨要柴禾,不能用怀疑干枯的梧桐树 吉不吉利来达到目的;齐国人有个想得到金子的,早晨起来,穿上衣服, 去卖金子的地方;见别人手里拿着金子,上前就去抢夺;官吏和他搏斗并捆住了他,问他说:“ 人都在这里,你就抢人家的金子,为什 么?” 他回答说:“ 根本就没观察人,只观察了金子;” 这真是钱迷心窍了;人被蒙蔽以后,就把白天当成晚上,把白色当成黑色,把尧当成桀;蒙蔽带来的祸害很大;亡国的君主,岂不 是都被有所蒙蔽?所以一般人肯定要去掉主观偏见后才能变得聪明明达,去掉主观偏见后才能 保全自己的本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