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班级文化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与班级文化建设.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班主任与班级文化建设 于 萍 班集体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场所,能让学生拥有“好学、向上、团结、活泼”的班集体是班级工作的目标,实际上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作为班级学生的组织者和带领者在班级中的这种特殊地位使班主任成了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特殊要素,从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注意营造宽松的氛围,发挥班主任行为的榜样作用,制定制度、检查督促作用,可以把班级管理上的许多矛盾化解在无形之中,有利于推动班级的文化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的建立往往是在班主任的积极工作下逐渐形成一种师生共享的资源。一、班级文化建设的诠释、意义: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包括班
2、级文化意识、班级文化价值、态度等观念形态,也包含体现这些观念的行为方式、事件及活动。班级文化建设应全人教育、全面教育、全程教育为引导,可以围绕五个维度: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开展活动。外在含义:翰墨飘香、整洁明净的班级文化环境,教室内悬挂学生的字画,黑板的右边缘每天写有励志警句,形成班级特有的文化氛围。内在含义:阳光朝气,团结凝聚,合作和谐,激情高涨,追求目标理想愿望非常强烈。一个富有激情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能够将快乐信息相互传递,可以把学生休眠的理想、进取心激发出来,成为学生道德生成的土壤。内容:环境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学习文化。如:1、教室文化,2、标准的张贴栏,3
3、、班牌设计,4、精神文化(外显形式是运动会,班风,学风。内涵体现学生情商,精气神)。二、班级文化的作用 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属于管理诸要素中的软要素,处于核心地位。它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向作用 。班级文化是全班同学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引导着全体同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一个班级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应十分鲜明,这是保证正确方向的前提。 (二)凝聚作用 。班级文化是一种理想的黏合剂,能使学生彼此合作,同心协力,和衷共济;能减少同学之间的摩擦和内耗,增强其内部的凝聚力。特别是在关键时候
4、或遇到重大困难时,能使同学们挺身而出,为了班级的整体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绝对不会出现“临阵逃脱”的情况,绝对不会发生“我不干了”的事情,绝对不会形成“无人问津”的局面,这都得益于班级文化的魅力。没有了班级文化,一个班级必是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生生活在这个集体当中就缺乏归属感和“主人翁”感。班级内部的凝聚力是由班级文化氛围营造的,当学生高兴时,班级为他分享快乐;当学生不开心时,班级为他分担痛苦,及时为他送上关怀和帮助,这样就会大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三)规范作用 。班级文化的规范作用就是约束作用,它制约着学生的行为。我们知道,约束功能是通过制度和道德规范发生作用的,尽管制度也是
5、班级文化的一部分,但它的约束作用是硬性的且是不全面的,而道德规范是一种无形的、理性的和全面的约束,也是能赢得学生人心的约束。(四)激励作用 。如果一个班级文化以人为中心,形成一种人人受重视,人人受尊重的文化氛围,那么这个班级的干劲就士气冲天,这就是一种“无形的精神驱动力”。这往往比金钱物质激励更有效果,比如理想激励,过去在革命战争年代,在那样艰苦的岁月,许多人连饭都吃不饱、衣都穿不好、觉都睡不了,但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为了国家的前途,为了将来能过上好日子,他们的干劲和激情是空前的。这就是文化激励,一个班级文化形成了,同样也能起到这么大的激励作用。 在现代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和重
6、视,作为班主任,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三、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体现在一个班级的各个方面,如班风、学风、教室布置、班级管理、班级活动等,都是班级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些文化中有些是看得见的,有些是看不见的。大致可以将班级文化分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活动文化四大类。 (一)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都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
7、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教室环境布置设计有下列一些原则: 1.教育性。 班级文化有着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之功能,要进行有教育意味的教室布置,针对本班特色,制定班级目标、班训,写成条幅,装裱悬挂在教室前方,时刻提醒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关键时刻,还可临时张贴一些标语,如临近中考,教室布置可贴一些激励性的标语,譬如:天生我材必有用!成功的坦途已离我不远!要想取得超人的成绩,就得付出超人的努力!等来勉励学生。2.整体性与美观性。 用来布置教室的色彩不可太多。且要讲究色彩间和谐性,更重要的
8、事暖色系的比重(如红色)不可占得太多,以免学生进到教室,便有躁郁不安的感受。还可适当养几盆绿色花草,能让人赏心悦目。3.创造性与生动性。创造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目标之一,教室布置的设计应使学生有创造思考的天空。因此教室中必须保留一块可供学生自由挥洒的角落。经常精选学生的习作、绘画、书法等作品在教室展出,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也增添教室的活力。4.经济性。 教室布置由于要经常更换,所需材料和经费自应考虑其经济性,原则上以废物利用或社区资源,由师生共同设计,减少成品购置,以达经济实用之效果。如用不完的墙纸和图画纸等可统一收藏,当下次要再重新布置教室时,便可再拿出来使用。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在班级
9、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成为班级制度文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文化的另一大核心,是良好班风得以形成的有力保证。它可以最大限制地避免班主任工作的随意性,在惩处歪风、激励后进、奖励先进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三)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 一个民族往往要树立一种民族精神,一个企业往往要培养一种企业精神,作为学校的一个班级,也应培育一种既体现培养目标与教育方针,又适合本班特点,对全校学生起到特有的教育作用的班级精神。所谓班级精神,是班级全体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具有强大凝聚力和
10、感召力的群体意识。它与班风有重叠、交叉的一面,但又不同于班风。班风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传统,是一个班级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所沉淀、积累起来的心理倾向;班级精神则是班级全体成员所表现出的一种精神追求。班风比较外显,班级精神比较内蕴;班级精神是魂,班风是形。从对学生所起的作用来看,班级精神是一个班的灵魂,对全班学生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更大。班级精神是班集体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是对良好的班风、学风、集体舆论、心理环境等群体意志的升华,是班级文化的精髓所在。它与学校、班级的培养目标相联系,是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核心内容的内在的、信念化的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是全班学生的精神支柱和共同奉行的价值准则,是班级“文化
11、品质”的最集中表现。 班级精神的培养是一项艰巨任务。班主任必须循序渐进地做好各方面的基础工作,根据班级个性特征,发动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实践,寻找最合适本班实际、对学生最具感召力的群体意识,同时,要通过设计一些标志性的事物,如提出口号、命名班级、编印班刊、设计班徽、创造班歌、制作班旗等,利用内在和外在的一切因素,促进全班学生大脑中“兴奋灶”的形成,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为了共同的目标前进。 (四)班级活动文化建设 在学校,活动是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的过程。班级集体活动,对增强班级活力、班级凝聚力、提升班级文化品位有促进作用。综上所述,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能够焕发在学生心灵空间储藏着的大量再生性资源精神。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班主任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他应该在管理上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做到循循善诱,水到渠成,保证每位学生健康成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