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厌学的心理.doc
《浅谈小学生厌学的心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生厌学的心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小学生厌学的心理成因及对策吕列列天水市麦积区麦积中心小学 741037【摘要】小学生厌学是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厌恶学习,或不愿意主动学习,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而持冷漠态度乃至厌恶、逃避的心理状态及其在行为方式上的不良表现。它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的学生所有。通过与学生长期的亲密接触,自己耳闻目睹了现在小学生的喜怒哀乐,心中总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的学生不如以前的学生听话,自觉,特别是在学习上,不爱学,厌学。表现为:上课坐不住,喜欢搞小动作;作业不按时按量按质完成;贪玩,撒谎,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同时,也对现在孩子所承受的,与之年龄不相符的,而又无法承受的心理压力深表
2、同情,因此, 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有必要进行探究,并寻找相应对策。【关键词】厌学症 厌学心理 厌学成因 厌学对策4一、小学生厌学的一般含义 小学生厌学症,是指注意力涣散,学习被动,没有时间观念,丧失学习兴趣。即使家长化许多时间“陪读”,其作业还是错误百出,学习成绩名落孙山。可是,令人奇怪的是,有厌学症的学生,其智力大多数是正常的,甚至有不少学生的智力属于超常水平。这说明绝大多数是由于学生不良的非智力因素所引起的。二、 学生厌学的病因分析(一)家庭因素导致小学生厌学。1、和每个家庭的教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1)家长对小学生的期望过高。 现在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特别是刚入学
3、的小学生,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把孩子送到民办贵族学校,对孩子期望过高。在学校里,都想让孩子争第一。与家长的愿望相适应,社会上就冒出了各式各样的补习班、特长班、艺术班等等组织;书店里的各种教辅书籍也一直畅销不衰;银灯光亮之下,父母们陪着孩子习字做练习夜以继日。这就导致了孩子在永远做不完练习的同时,慢慢地滋生了讨厌学习的想法,甚至有的孩子真的因为厌学而逃学,离家出走了。(2)家长对小学生的要求太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家喻户晓的三字经形象地勾勒了我们在家庭问题上的态度。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自古而然。在家教问题上,我们陷入了小农意识而不能自拔。当家长要求过高时,
4、孩子会产生一种害怕失败的心理,继而导致丧失自信心和上进心。随着社会的竞争加剧,择业的难度越来越大,更加促使父母们望子成龙,而且往往偏重于智力教育,有的在学前阶段就教孩子学绘画、背唐诗。在小学阶段,他们一心指望孩子各门功课都考高分,不顾子女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对子女提出过多的苛求。有的家长除学校作业外还要“加餐”,利用双休和节假日请“家教”,购买多种辅导材料等等,超越了学生的心理负荷。过重的压力,繁多的“学业”,几乎将孩子天真烂漫、敞开胸怀接受大自然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全部挤掉。而孩子的心理健康,没有多少家长给予足够的重视。有些家长虽然自己的文化程度较高,但对幼儿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却知
5、之甚少。他们不懂得孩子的心理健康如同身体健康、智力开发一样重要,甚至有不少父母压根儿就不知道孩子的心理培养问题。对孩子缺乏正确的评价,在学习上过早为孩子定向,孰不知过高地、脱离孩子实际情况的期望,会带来物极必反的后果。(3)家长疏于对孩子的管教。而另外有些家长由于过分埋头于自己的事业,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既不督促也不检查,任其发展,然而当孩子交上了极差的学习成绩单时,他们就大发雷霆,不打即骂,结果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也有些父母只关心孩子是否取得好成绩,但对获取好成绩的过程、途径则采取漠然的态度,对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却无能为力,只是要求孩子如“填鸭”般地伏案学习再学习,结果使得孩子产生厌
6、学情绪。 (4)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就给予无微不至地关爱;如果孩子的成绩不好,就“撤”回了父母之爱,甚至冷漠相待。这是许多家长的两副面孔、两种态度。然而,要知道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无条件地积极关注的。不论孩子的表现如何,他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是与生俱来的,不会因外在的奖惩、地位而变化。只有在任何时候都相信自己的价值的孩子,才具备“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素质与奋斗的力量。2、社会和家庭不良现象的影响。家庭的环境塑造着孩子的心灵,社会的不良风气走进了校园。在学校里,同学之间互相攀比,谁的爸爸是高官、是大老板,谁的家里有小骄车、住豪华住宅,有虚荣心、家庭条件差的孩子就会消极对待学
7、习。社会上流行着两句话,一句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一句是:“学好数理化,不如嫁个好老公。”也有些农村家长认为知识不重要,知识够用就可以了,认为社会上一些大老板没文化,照样赚大钱;有些博士生,也不过当个工人,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参加工作,去闯一闯,说不定能干出大事业来。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干扰。一些人学有所成,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些人只要有关系、有背景,就是没有文凭,照样能在条件优越的岗位上,活得逍遥自在。社会上这些不良现象和观念,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二)学校因素导致小学生厌学。1、师生关系的不融洽导致小学生不喜欢老师,而产生厌学。多数小学生都是崇拜和依恋老师的,老师的态
8、度对其起着重要的影响。但有些老师对学生却抱有成见和偏见,认为好学生就什么都好,认为后进生就什么都差,使不懂事的差生一开始就不喜欢上这门课,从而产生厌学心理。还有部分教师,他们的教育观有些问题,他们把教育教学活动看作是单向传授知识的过程,把学生视作消极、没有自尊心、无所谓个性的可以随意塑造的泥人,因而一切“听我讲”成为天经地义的“真理”。他们恰恰不懂得,和谐、友好、平等的气氛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对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有些教师从未让他们体验过学习成功的喜悦,最终导致厌学。2、小学生在学校里自尊心受到打击。有些教师对学生缺乏耐心和爱心。有一部分学生是由于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而导致厌学。教师虽然对
9、他们做了一些教育工作,但不能持之以恒,或因顾及多数学生的教育和教学,不可能在他们身上花很多精力,往往把他们丢在一边不予理睬或训斥一顿,在课堂上有意无意地讥笑训斥学生,说他们“真笨!”、“一辈子也学不好”等。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成长过程中,他们身上发生的问题大多是由于无知、多动、自控力差等原因造成的,而一些老师不问青红皂白,对学生上纲上线,当作严重的品德问题来对待。这样不但收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使学生的厌学心理越来越严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心理伤害,可能比肉体受虐待的危害更大,因为这是对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全面摧残,而自尊心受到挫折的人,又会出现多种心理障碍。3、学校教学方法不当。爱因斯坦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小学生 厌学 心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