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各省作文分析.doc
《2013高考各省作文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各省作文分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北卷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而装酒的圆瓶子一般一般又装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 这道题猛一看不难,不就是写“上善若水”吗?细想想又难:开头介绍各类容器干什么?“任方圆”什么意思?“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什么意思?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上善若水”。这是老子的名言。出自道德经第八章,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
2、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强调的是一个“善”字。 “上善若水任方圆”,出自唐朝诗人顾况的一首闺怨诗:宜城放琴客歌。诗的上下两句是“上善若水任方圆,忆昨好之今弃捐”,在诗中的意境并不高妙。当然把这句话拎出来,其哲理还是成立而深刻的。这句话的直白意思就是,只有你善良了,为人处世就能可方可圆,适应一切。“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意思是,方形器物和圆形器物虽然是不同的器物,但他们的作用确实都呈现出来了。也就是各现其能,各尽其用的意思吧。其实,我们把这些意思梳理一下就明白了:方器物也罢,圆器物也罢,都是有用处的,我们只要有“善”(善心,善行),该方的时候我
3、们可以方,该圆的时候我们可以圆;也就是说“善良能行天下”。但材料明显不是让我们单单就“善”论“善”的,我们要把善和“方圆”联系起来。“方圆”就是用途。联系起来就是:善良之人,能成为有用之人。 综上,可以立意如下: 1、永葆善心,服务他人。可以联系慈善家,雷锋精神等,立意应该较高。 2、善良是做人的基础。 3、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付出善,得到有用) 4、莫将善良丢江中。(反面立意,扣住恶报) 5、善有善报。(强调对他人对社会的作用或自己受到重用而有用武之地)。 总之,不能光写善,还要写“器”,写自己能发挥作用。因为文体不限,可以写记叙文,叙述自己因为善行被别人认可的经过;写小说,把善与用通过故
4、事展现出来。如果写议论文,要注意联系时代,尽量举一些名人事例。无论如何,写作中不能把“方圆”丢掉,切记切记。 特别推荐:201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审题立意专家点拨 201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点评及审题立意 高考已过,高考作文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从全国18套作文题看,17套材料作文,1套半命题作文,形式太单一,足见出题者心有灵犀。综观,有以下特点: 1、作文题注重文化底蕴,诗歌、名言、文化名人直接进入材料的有好几个,北京卷的莫言(暗),山东卷的莫言(明),安徽卷萧伯纳的名言,福建卷顾城的诗歌忧天(暗),浙江卷的三句名言。 2、注重对个人修养的反思。新课标1卷的勇气,上海卷“更重要的”,四川的“平衡”
5、,江苏的“善”,湖南的“付出”,福建的“扎根”,广东的“感恩”,山东的“改错”,重庆的“改变”,湖北的“善与用”,浙江的“童心”,广西的“善”。此外,课标2卷的“同学关系”,天津卷的“求知”也含有个人修养的成分。 3、能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并展望将来生活。比如北京的“手机”,江西的“周树人”,是学生身边的东西;重庆的“豆腐”,课标1的“经验与勇气”更为学生的未来磨剑。 4、注重思辨性。北京的“科技双刃剑”,课标1卷的“经验与勇气”,安徽卷的“现实和梦想”,四川卷的“平衡”,福建卷的“飞翔与扎根”,辽宁卷的“珍珠与沙子“,广东卷的“施与受”等,作文时都要注意两方面的思辨性。 5、文体限制明显。湖南
6、、福建、江西卷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有的是“明确文体(诗歌除外)”。 当然,今年的高考作文也有些瑕疵: 1、词语意思难理解。四川卷“平衡的生活”,湖北卷“上善若水任方圆”,江西卷的“周树人”等,意思让学生在短时间里难以把握。 2、个别题目的要求限制太死。比如江西卷。“对上述学习的怕与不怕”,课标2卷的“同学关系”。有的材料不一定科学,比如江苏卷的“蝴蝶”真的会自觉飞向更深的山洞吗?有的材料审题难以明确,比如湖南卷的两则材料,从一则材料入手立意算不算偏题呢?下面是从学生的角度对18套高考作文题的审题进行的点评。1、新课标卷(适应:贵州甘肃 青海 西藏 云南 河北 黑龙江 海南 吉林)题目:阅读下
7、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
8、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点评:这篇作文从高中生的同学关系入手,切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很明显,这道作文题切合了室友投毒事件,引导学生由社会新闻反思自身。在导向上,强调和谐美好的同学关系,所以,在开始以优美抒情的文字抒写同学关系,“即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奠定了作文写作的健康导向。材料是一篇调查报告。涉及的既是常见的“同学关系”的话题,又涉及到个体的差异性,不易套作和抄袭。据材料立意:1、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不愉快的争执等同学关系往事给留下难忘的记忆,可以写成记叙文,重在描写,妙在倒序,可以用日记,书
9、信等体裁。 2、探讨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材料提供了自我意识、志趣性格、竞争三个角度,可以攻其一点,也可以多点综合,更可以另抒新见,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借助故事阐发道理,宜联系历史、社会深入分析,不宜面面俱到,蜻蜓点水。3、如何增进同学间关系,材料提供了尊重、理解、包容、换位思考等方式,写法同第二点。 从总体上说,本文写记叙文较有话可说,但要注意不要平铺直叙,记流水账,要从小处着眼,讲究波澜与语言。写议论文,要注意跳出自我的小圈子,以前人友谊的典型事例为证,不要通篇以周边同学论证,因而缺乏说服性。 注意立意要积极健康,肯定和谐的同学关系的正面作用。 二、新课标卷(适应:吉林 黑龙江 山西 河南
10、新疆 宁夏 河北 云南 内蒙古)题目: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 当地许多富有经验的老工匠都不敢去切割这样一块昂贵的宝石,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年轻工匠的师傅感叹的说,有些时候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作文要求结合上述材料写作。 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800字作文。点评: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中涉及到三个人:商人,老工匠,年轻工匠;还有三人围绕的中心之物是宝石。从理论上说,三个人有三个角度,但本材料在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这里赞扬的是年轻工匠,赞扬的是他的
11、“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因此,立意的重点应放在勇气上。不过,在赞美勇气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老工匠”和“宝石”的象征意义。可以这么看:年轻工匠是勇气的象征,他们敢打敢拼,能抛弃顾虑,做事敢于对事不对人,不论在社会变革的道路上还是在各行各业里,这样的人才能用于创新,有创新才能有发展。老工匠是经验,老资格的象征,他们有正面的作用,他们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甚至人事关系丰富,遇到事情能恰当处理,容易使团队关系和谐;但是他们身上的不足也是明显的,他们畏首畏尾,做事缩手缩脚,怕得罪这个得罪那个,顾虑重重。宝石的象征意义特别重要,它价值高昂的象征;我们在处理小事时无需过多顾虑,但涉及到大事就难以应对了。不如,
12、最近的热点问题。新一届政府上台,政府的招待问题,官员的腐败问题,食品安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土地占用问题,房地产调控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宝石,敢切割就能为子孙后代带来更美的宝石,不敢切割,只能是混沌一片。当然,宝石的象征意义远不止这些,大到企业、团体的发展,小到个人创业,个人前途、发展等。 所以我们了解了这些象征意义,便可以打开我们的思维空间,写出立意更高,思想更深的作文。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确定如下立意: 1、抛开顾虑,勇往直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可以写记叙文,叙述你的经历;也可以写写论文,可以选择历史上的政治改革先锋,科技创新先锋,个人创业先锋,卓尔不群的文人典范等。议
13、论时最好有一些对比。2、经验与勇气。可以写童话故事,不过有些幼稚。可以写记叙文,叙述你的经历。可以写小说,需要有一点的文学修养。可以写议论文,采用层进结构,表明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可以二者兼顾,也可以将二者看成正反面。关键是注意事例的选择和议论的展开,注意过渡的巧妙。 3、勇气真的可嘉吗?采用逆向思维,从反面着手,通过例证,证明勇气往往和鲁莽、冲动融为一体,一定要将勇气中的消极因素排除方能成大器。可以写记叙文,要把握好细节。可以写议论文,不过负面事例不容易举,要提前想好;最好是采用对比论证,在批判的同时让我们认识什么是正确。总之,在写作时不能只写经验和勇气的一面,不能忘记了“宝石”的含义,
14、切记。三、北京卷:题目: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是什么?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者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科学家和文学家关于手机的不同看法引发你什么样的想象和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点评:这段材料来自杨振宁和莫言的一段对话:5月15日,在北大举行的“科学与文学的对话”中,91岁的杨振宁频频绕过主持人范曾
15、向58岁的莫言发问。(片段)杨振宁:这个当然是。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假如今天把爱迪生突然请回来,让他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里生活一个礼拜,然后问他,现在有什么东西你觉得是最新奇的?(全场笑)莫言:我先回答一个,我们用的手机会不会让他感觉到不可思议呢?杨振宁:对,我同意。手机简直是不能想象的发明。现在随便拿手机出来就可以跟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这是不是一个研究科学的人幻想出来的产物呢?我想应该算是。当然,这段材料大多数学生是不知道的,而且这段材料跟审题的关系也不大。 咋一看这个材料,让我们很快会联想到99年的高考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好像带着穿越性质的。但是,细细审题可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材料的主体是
16、科学家和文学家的对话,评论语是“不同看法引起的想象和思考”。作文题属于给材料作文中的社会现象类作文,但不算“社会热点”。作文题很有现实感,不太容易“套作”,也就是不容易借用别人的文章,主要考查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关注。这篇作文要让考生思考的,无非是以“手机”为媒介、为触点、为引子,思考科技进步与人文情感之间的关系,如果从科学精神和科学技术的关系角度写会比较容易有深度。现在技术在突飞猛进,但科学精神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科技发展是把双刃剑,值得反思。这则材料学生看到后第一印象应该是手机,因为手机几乎成了所以学生的重要的伙伴,又手机引发的故事不胜枚举。比如,某一天忘了带手机是什么感觉?难以控制玩
17、手机,甚至边吃饭边玩,怎么办?同学把我的手机弄坏了、丢了怎么办?等等。当然,这些事情不是写出来都符合题意的,这就要求审题时抓住关键。材料跟手机又关联的是文学家和科学家,强调的是“功能”,科学家也就是科技的;文学家强调的是“情感”、“观念”,也就是人文的。科技是把双刃剑,原子能可以发电,原子弹也可以杀人。怎样以手机为媒介,既写出科技给人们带来方便,又写出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应该是本作文审题的关键。综上,可以从如下角度立意:1、手机,让我欢喜让我忧。以记叙文为主,写自己的经历,不能泛泛而谈,要注重细节,特别是不能脱离材料中的科技和人文。可以从交往方式、个人情感等方面,写出细节。 2、便利与烦恼。
18、(科技是把双刃剑)可以写议论性散文,也可写典范议论文。以手机为引子,联想到北京的雾霾天气,联想到汽车的方便和尾气的危害,由此引发开去,谈一下科技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科技的发展与伦理的矛盾(如克隆),科技的发展与亲情的缺失(电脑孤单症)等等。四、天津卷:题目: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
19、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点评: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前面已经给出了足够的提示,应该说审题不是问题。当然,在写作之前要想好是写记叙文还是写写论文。以此来定下自己的写作角度。按照前面的提示,横杠上可以填写“玩,交往,实验,旅游,游戏,读书”,学生的生活范围有多广,就能填多少。除了填写词外,还可以填写短语。比如“打球,参加夏令营,做家务,给妈妈写信,做了一天的家庭主人,演讲比赛”等。不管怎么立意,一定要强调是通过以上这样“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本题写成记叙文应该更合适一些,更容易使人感到。当然也不排除议论文,比如写常规内容“实验而知之”,可以写实验能巩固课本的
20、知识,实验能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实验还能培养同学间的合作能力。五、上海卷题目: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点评:题目的前两个字就是生活,紧扣课标要求:高中生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这里要抓住几个关键词“自己认为重要的是”,“世界上”,“更重要的”,“思考不尽相同”。这些词告诉我们,这次作文中要有“事”,有“两个”事,有“更重要的事”。不管写什么文体,都不能忽略了这一点,不能忽略这种递进的关系。这次作文审
21、题难度不大,要想抓高分,除了内容充实,层次清晰,语言有文采之外,立意深刻也不容忽视。 由此,我们可以从一下角度立意: 1、低头干与抬头看。 2、自家门前雪与他人瓦上霜。 3、学习知识与培养技能。 4、合作其实也很重要。 5、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 6、我是打酱油的吗?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总之,应该从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自己的与别人的,个人的与社会的,知识的与能力的,金钱的与情感的,经济与环境方面,只要能打开思维,等能写出立意深刻之文。六、安徽卷: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
22、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点评:这是一篇以名人名言为材料的作文。这句话采用了对比手法,把别人的做法和自己的做法形成对比。审题的重点当然是关注萧伯纳自己的做法,“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我认为萧伯纳的话和我们当前流行的某些话意思是差不多的:“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只要想,就没有做不了的事。”我想,出题者的用意其实很明显,就是紧扣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而设题。当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3、的道路上,出现过很多让人不如意的事,大家都在问,“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在这条道路上是没有榜样可以学习的,是没有先例可以遵循的,我们只有多想一想没有发生的事,比如“中国梦”,多想一点“为什么不能这样”,才会将“中国梦”早日实现。如果有考生能从这样的高度去审题,去写作,我想这应该与出题者的意图是一致的。除了这种紧扣时代脉搏的审题角度外,常规的角度应该是“敢于梦想,敢于创新”, “梦想未发生的事情”就是不为前人思想所羁绊,在创新中求发展,求生存;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这道题化为常规的话题来作文了。如果从前半句入手可以从“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别老是为做过的错事而埋怨而消沉;但这一角度不能片面,一定要
24、联系后面的话,把前面的作为反面来写,后面的作为正面写,采用正反对比的结构模式,论证应该是比较前面而深入的。进一步理解可以是敢于放弃过去,积极面对未来。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下立意角度: 1、为“中国梦”的实现献计献策;2、放飞梦想,向未来挑战;3、创新,发展,才是硬道理;4、别只是看着打翻的牛奶哭泣,一切要向前看;5、放弃必须放弃的,梦想应该梦想的。 七、四川卷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2、不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高考 各省 作文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