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y=ax的图象和性质.doc
《二次函数y=ax的图象和性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次函数y=ax的图象和性质.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612 二次函数y=ax的图象和性质延津县初级中学说课人:任连鹏 指导教师:周慧杰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的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第一节的第二课时二次函数y=ax的图象。我将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说课:1背景分析2教学目标设计3教学媒体设计4课堂结构设计5教学过程设计6教学评价设计一、背景分析1、学习任务分析函数的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二次函数更是重中之重,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二次函数概念的情况下通过作二次函数y=ax的图象研究其性质,它既是对前面学过的函数知识的延伸,又是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探索二次函数y=ax的图象特征;在
2、探究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类比、归纳、分类讨论、 数形结合。 2、学生情况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八年级已经学过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会用描点法画图,具备一定的画图能力和探究能力。但是,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给学生画图增加了难度;再者,探究图象性质时又分为a0和a0两种情况,其中渗入了数学上的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归纳等数学思想,探究难度较大。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难点是: (2)学习难点: 画二次函数y=ax的图象; 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教学目标设计根据课程标准,我确定以下3个教学目标。(1)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的图象; (2)能确定抛物线y=a
3、x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和增减性;(3)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三、教学媒体设计本节课主要学习二次函数y=ax的图象,通过作函数图象理解函数的性质。本节课最大的学习障碍是画抛物线,为了节省时间,给学生直观的认识,更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选用了以下教学媒体。1、ppt课件:使问题的呈现更加形象、直观。2、网格纸: 为学生活动赢得更多的时间。3、几何画板:帮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多个二次函数y=ax的图象,验证猜想。4、实物展台:随时展示学生作品。四、课堂结构设计因为九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我先安排学生课前完成“复习导学、新知初探”
4、,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再通过课堂上的“交流明晰、合作探究、巩固提升、收获分享、达标检测”等5个环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最后再通过课后的“自主作业”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如果您想具体了解,请看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课前:一、复习导学我设计了3道题1、一次函数的图象是_,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_。2、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_、_、 。3、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_。设计意图: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新知初探上课前让全班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方法,同桌左边的学生在网格纸上画函数y=x的图象,右边的学生画函数y=-x的图象,为了降低难度,网格纸上给出了自变量的取值。(上
5、课前几分钟随机找两名学生把图象画在黑板上)设计意图: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在网格纸上画图,初步感受二次函数y=ax图象的形状;同时还隐含着二次函数y=ax的图象与性质要从a0和a0两个不同的方面探讨,为本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课中:一、交流明晰上课后让学生拿出课前所画图象,同时老师借助课件演示作图过程,给学生直观的感受。然后让学生结合图象在小组内相互观察,自己所画图象存在什么问题?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走到学生中间,收集学生作的有问题的图象,为借助实物展台进行集中纠错做准备。我预计学生画抛物线易出现的问题有:1、图象没有无限延伸;2、图象画的不平滑;3、图象有往里收的趋势。如果还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次 函数 ax 图象 性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