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检验.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检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检验.ppt(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检验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 2 甲苯法 本法适用于含挥发油成分的药品。仪器 500ml的圆底烧瓶,水分测定管,直型冷凝管 取样量 大约相当于含水量14ml 甲苯的制备 甲苯加水少量,充分振摇后,弃去水层,经蒸馏后使用。3 减压干燥法 (无氧化二磷 0.51cm的厚度)压力2.67kPa(20mmHg)取样量24克 室温放置24小时 4 气相色谱法 (略)二二 干燥失重测定法干燥失重测定法 1 药品的干燥失重系指药品在规定的
2、 条件下干燥后所减失重量的百分率。减失的重量主要是水分,结晶水及其他挥发性的物质,如乙醇、挥发油等。由减失的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的干燥失重。2 常用烘箱干燥法,恒温减压干燥法 及干燥器干燥法,后者又分常压和减压两种。3 烘箱干燥法适用对热较稳定的药品;恒温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对热较不稳定或水分较难除尽的药品;干燥器干燥法适用于不能加热干燥的药品,减压有助于除去水分与挥发性物质。4 取样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取1克置称量瓶中,精密称定。厚度5mm、疏松样品10mm。5 烘箱 最高温度300。6 干燥器中常用的干燥剂为硅胶,P2O5 或无水CaO。恒温减压干燥箱中干燥剂为 P2O5。干燥剂应保持有效状
3、态,硅胶应显蓝色,P2O5应呈粉末状,如表面应无结皮物,无水CaO应呈块状。7 恒重 除另有规定外,在规定的条件下连续两次干燥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三 崩解时限检查法 1 本法适用于口服普通片、薄膜衣片、糖衣片;胶囊剂。2 片剂口服后,需经崩解、溶解,才能为机体吸收而达到治疗目的;胶囊剂的崩解是药物溶出及被人体吸收的前提,而囊壳常因所用囊材的质,久贮或与药物接触等原因,影响溶胀或崩解。为了控制药品质量,保证疗效,药典规定本检查项目 3 本检查法中的“崩解”,指口服固体制剂在规定的规定的条件下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除不溶性包衣材料或破碎的囊壳外,应全部通过筛网。如少量不能通过但已软
4、化无硬芯者,可作符合规定。4 注意事项 4.1 水温 当崩解仪的温度设定好时,如设定在38 时,一定要控制好烧杯里水的温度,要保持在371。4.2 吊蓝的位置调节 吊蓝运动到最低点时距烧杯底25mm左右,运动到最高点时距液面15mm。4.3 每测定一次后,应清洗吊蓝的玻璃内壁、挡板等,并重新更换水或规定的介质。4.4 薄膜衣片可改在盐酸溶液(91000)中进行。4.5 如有一片(粒)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四 炽灼残渣检查法 1 简述 1.1 炽灼残渣 系指将药品(多为有机化合物)经加热灼烧至完全灰化,再加硫酸0.5 1.0ml并在700 800 的温度下炽灼至恒重后遗留的
5、金属氧化物或其硫酸盐。2 操作方法 2.1 空坩埚的恒重 取洁净的坩埚置高温炉中,经加热至700 800 炽灼约30 60分钟,待高温 炉冷却到300 以下,取出坩埚,放置室温,精密称定。直至恒重。2.2 称取供试品 一般1.0 2.0g 或标准项下规定的量。2.3 炭化 电炉上缓缓加热,应避免供试品受热骤然膨胀或燃烧而逸出,炽灼至样品完全炭化呈黑色,不在冒烟。2.4 灰化 除另有规定外,滴加硫酸 0.5 1.0ml,使炭化物全部湿润、继续加热至硫酸蒸汽除尽,白烟完全消失。将坩埚放到高温炉内,斜盖上盖,在规定温度下炽灼60分钟,使其完全炭化。3 注意事项 3.1 炽灼残渣如还用于作重金属检查
6、则供试品的取样量应1.0g,炽灼温度必须 控制在500 600 间。3.2 除另有规定外,两次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第二次炽灼的时间为30分钟。五 重金属检查法 1 简述 1.1 重金属是指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能与显色剂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05版药典采用硫代乙酰胺试液或硫化钠作显色剂,以铅(Pb)的限量表示。1.2 由于实验条件的不同,分为4种方法。第一法 适用于供试品不经有机破坏,在酸性溶液中进行显色的重金属限度检查 第二法 适用于供试品需灼烧破坏,取 1.5 由于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遇到铅的机会较多,且铅易积蓄中毒,故以铅作为重金属的代表。2 仪器 纳氏比色管 选用玻璃较好、无色(尤
7、其管底)、配对、刻度标线要一致.3 试药与试液 3.1 标准铅溶液的制备 硝酸铅(0.160g)硝酸5ml 50ml1000ml 贮备液溶解10ml100ml 标准溶液 (10ug/ml)稀释 3.2 硫代乙酰胺试液、硫化钠试液、醋酸盐缓冲溶液(PH 3.5)与抗坏血酸等药典附录项下配置。3.3 稀焦糖溶液 取蔗糖或葡萄躺约5 4 4 操作方法 4.1 第一法 4.1.1 取甲乙两个纳氏比色管。4.1.2 甲管加标准铅溶液一定量与醋酸盐缓冲溶液2ml,加水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溶液稀释成25ml.蔗糖或葡萄躺约5g磁坩埚中 加热 搅拌至棕色糊状加水25ml 滤过稀焦糖溶液 4.1.3 乙管加入该品
8、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制成的供试品溶液25ml。4.1.4 如果供试品带颜色,可在甲管中滴加稀蔗糖溶液少量,使其色泽也乙管一致。4.1.5 甲乙两管中分别加 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2分钟,在白色的衬板上向下透视,乙管(样品)的颜色不能深于甲管。注意:如果甲管中加了稀蔗糖溶液后仍不能与乙管的颜色一致,可取该品种项下规定的二倍量的供试品和试液,加水到30ml,把溶液分成甲乙两份,乙管加水稀释 成25ml的溶液;甲管加硫代乙酰胺试液 各2ml,摇匀,放置2分钟,经3um的滤膜过滤,然后再加如标准铅溶液一定量,乙管中加 5 注意事项 5.1 标准铅溶液应临用新配,指从贮备液中精密量取配置,以防止
9、硝酸铅水解造成的误差 5.2 醋酸盐缓冲溶液(PH 3.5)要配置准确,用PH计调节。5.3 炽灼温度不能高于700,多数金属在700以上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以铅为例,700经6小时的炽灼,损失达68%。5.4 加硝酸处理时,应除尽硝酸,否则会使硫代乙酰胺水解生成硫化氢,氧化生成硫,影响检验结果。6 计算 6.1 标准铅溶液浓度的计算 1 mol的硝酸铅(Pb(NO3)2)质量331.2g 含铅(Pb)量为207.2g;硝酸铅0.1598g1000ml 贮备液 207.20.15981000331.21000 =0.1000 mg/ml稀释10倍,得标准铅溶液浓度为 10ug/ml 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药典 一部 附录 检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