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微生物引起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微生物引起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微生物引起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PPT课件.ppt(1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生物引起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6.1 6.1 食品中微生物的来源与控制食品中微生物的来源与控制6.2 6.2 食品腐败与变质食品腐败与变质6.3 6.3 不同食品的腐败变质不同食品的腐败变质6.4 6.4 食品中腐败微生物的防治和食品保藏食品中腐败微生物的防治和食品保藏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淡水域中的微生物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清水型水生微生物,这类微生物习惯于在洁净的湖泊和水库中生活,以自养型微生物为主,可被看作是水体环境中的土居微生物,如硫细菌、铁细菌、衣细菌及含有光合色素的蓝细菌、绿硫细
2、菌和紫细菌等。也有部分腐生性细菌,如色杆菌属,无色杆菌属和微球菌属的一些种就能在低含量营养物的清水中生长。霉菌中也有一些水生性种类,如水霉属和绵霉属的一些种可以生长于腐烂的有机残体上。此外还有单细胞和丝状的藻类以及一些原生动物常在水中生长,通常它们的数量不大。另一类是腐败型水生微生物,它们是随腐败的有机物质进入水域,获得营养而大量繁殖的,是造成水体污染、传播疾病的重要原因。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其中数量最大的是G细菌,如变形杆菌属、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和产碱杆菌属等,还有芽孢杆菌属、弧菌属和螺菌属中的一些种。当水体受到土壤和人畜排泄物的污染后,会使肠道菌
3、的数量增加,如大肠杆菌、粪链球菌和魏氏梭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芽孢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芽孢杆菌。污水中还会有纤毛虫类、鞭毛虫类和根足虫类原生动物。进入水体的动植物致病菌,通常因水体环境条件不能完全满足其生长繁殖的要求,故一般难以长期生存,但也有少数病原菌可以生存达数月之久。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4)人及动物体 人体及各种动物,如犬、猫、鼠等的皮肤、毛发、口腔、消化道、呼吸道均带有大量的微生物,如未经清洗的动物被毛、皮肤微生物数量可达105106/cm2。当人或动物感染了病原微生物后,体内会存在有不同数量的病原微生物,其中有些菌种是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
4、如沙门氏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向体外排出而污染食品。蚊、蝇及蟑螂等各种昆虫也都携带有大量的微生物,其中可能有多种病原微生物,它们接触食品同样会造成微生物的污染。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5)加工机械与设备 各种加工机械设备本身没有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由于食品的汁液或颗粒粘附于内表面,食品生产结束时机械设备没有得到彻底的灭菌,使原本少量的微生物得以在其上大量生长繁殖,成为微生物的污染源。这种机械设备在后来的使用中会通过与食品接触而造成食品的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
5、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6)包装材料及原辅材料 各种包装材料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带有微生物。一次性包装材料通常比循环使用的材料所带有的微生物数量要少。塑料包装材料由于带有电荷会吸附灰尘及微生物。健康的动、植物原料表面及内部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如果在加工过程中处理不当,容易使食品变质,有些来自动物原料的食品还有引起疫病传播的可能。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辅料如各种佐料、淀粉、面粉、糖等,通常仅占食品总量的一小部分,但往往带有大量微生物。调料中含菌可高达108个/g。佐料、淀粉、面粉、糖中都含有耐热菌。原辅料中的微生物一是来自于生活在原辅料体表与体内的
6、微生物,二是在原辅料的生长、收获、运输、贮藏、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6.1.1.2 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 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以及食用过程中都可能遭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其污染的途径可分为两大类。(1)内源性污染 凡是作为食品原料的动植物体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本身带有的微生物而造成食品的污染称为内源性污染,也称第一次污染。如畜禽在生活期间,其消化道、上呼吸道和体表总是存在一定类群和数量的微生物。当受到沙门氏菌、布氏杆菌、炭疽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时,畜禽的某些器官和组织内就会有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
7、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当家禽感染了鸡白痢、鸡伤寒等传染病,病原微生物可通过血液循环侵入卵巢,在蛋黄形成时被病原菌污染,使所产卵中也含有相应的病原菌。(2)外源性污染 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食用过程中,通过水、空气、人、动物、机械设备及用具等而使食品发生微生物污染称外源性污染,也称第二次污染。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6.1.2 6.1.2 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措施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措施 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首要原因,生产中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食品的微生物污染6.1.2.1 加强生产环境的卫生管理 食品加工厂和畜禽屠宰场必须符合卫生
8、要求,及时清除废物、垃圾、污水和污物等。生产车间、加工设备及工具要经常清洗、消毒,严格执行各项卫生制度。操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病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工作人员要保持个人卫生及工作服的清洁。生产企业应有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源。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6.1.2.2 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分布极广,欲杜绝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是很难办到的。因此,在食品加工、贮藏、运输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微生物的污染,对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就显得十分重要。选用健康无病的动植物原料,不使用腐烂变质的原料,采用科学卫生的处理方法进行分割、冲洗。食品原料如不能及时处理需
9、采用冷藏、冷冻等有效方法加以贮藏,避免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食品加工中的灭菌条件,要能满足商业灭菌的要求。使用过的生产设备、工具要及时清洗、消毒。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6.1.2.3 注意食品贮藏、运输和销售中的卫生 食品的贮藏、运输及销售过程中也应防止微生物的污染,控制微生物的大量生长。采用合理的贮藏方法,保持贮藏环境符合卫生标准。运输车辆应做到专车专用,有防尘装置,车辆应经常清洗消毒。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6.2 6.2 食品腐败与变质食品腐败与变质 食品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
10、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如鱼肉的腐臭、油脂的酸败、水果蔬菜的腐烂和粮食的霉变等。食品的腐败变质原因较多,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性因素,如动、植物食品组织内酶的作用,昆虫、寄生虫以及微生物的污染等。其中由微生物污染所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是最为重要和普遍的,故本章只讨论有关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问题。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6.2.1 6.2.1 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基本条件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基本条件 食品加工前的原料,总是带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在加工过程中及加工后的成品,也不可避免地要接触环境中的微生物,因而食品中存在一定种
11、类和数量的微生物。然而微生物污染食品后,能否导致食品的腐败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和性质如何,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食品发生腐败变质,与食品本身的性质、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食品所处的环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它们三者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6.2.1.1 食品的基质条件 (1)食品的营养 食品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分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因而微生物污染食品后很容易迅速生长繁殖造成食品的变质。但由于不同的食品中,上述各种成分的比例差异很大,而各种微生物分解各类营养物质的能力不同,
12、这就导致了引起不同食品腐败的微生物类群也不同。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2)pH条件 各种食品都具有一定的氢离子浓度。根据食品pH值范围的特点,可将食品划分为两大类:酸性食品和非酸性食品。一般规定pH值在4.5以上者,属于非酸性食品;pH值在4.5以下者为酸性食品。例如动物食品的pH值一般在57之间,蔬菜pH值在56之间,它们一般为非酸性食品;水果的pH值在25之间,一般为酸性食品。各类微生物都有其最适宜的pH范围,食品中氢离子浓度可影响菌体细胞膜上电荷的性质。当微生物细胞膜上的电荷性质受到食品氢离子浓度的影响而改变后,微生物对某些物质的吸收机制会发生改变
13、,从而影响细胞正常物质代谢活动和酶的作用,因此食品pH值高低是制约微生物生长,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大多数细菌最适生长的pH值是7.0左右,酵母菌和霉菌生长的pH值范围较宽,因而非酸性食品适合于大多数细菌及酵母菌、霉菌的生长;细菌生长下限一般在4.5左右,pH值3.34.0以下时只有个别耐酸细菌,如乳杆菌属尚能生长,故酸性食品的腐败变质主要是酵母和霉菌的生长。另外,食品的pH值也会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发生改变,当微生物生长在含糖与蛋白质的食品基质中,微生物首先分解糖产酸使食品的pH值下降;当糖不足时,蛋白质被分解,pH值又
14、回升。由于微生物的活动,使食品基质pH值发生很大变化,当酸或碱积累到一定量时,反过来又会抑制微生物的继续活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3)水分 水分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微生物细胞组成不可缺少水,细胞内所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均以水分为溶媒。在缺水的环境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发生障碍,甚至死亡。但各类微生物生长繁殖所要求的水分含量不同,因此,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决定了生长微生物的种类。一般来说,含水分较多的食品,细菌容易繁殖;含水分少的食品,霉菌和酵母菌则容易繁殖。微生物类群 最低Aw值范围 微生物类群 最低Aw值 大多数细菌 0.990.90 嗜盐性
15、细菌 0.75 大多数酵母菌 0.940.88 耐高渗酵母 0.60大多数霉菌 0.940.73 干性霉菌 0.65 表6-1食品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生长的最低Aw值范围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食品中水分以游离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微生物在食品上生长繁殖,能利用的水是游离水,因而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所需水不是取决于总含水量(%),而是取决于水分活度(Aw,也称水活性)。因为一部分水是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一些可溶性物质,如氨基酸、糖、盐等结合,这种结合水对微生物是无用的。因而通常使用水分活度来表示食品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水。纯水的Aw=1;无水食品的Aw
16、=0,由此可见,食品的Aw值在01之间。表6-1给出了不同微生物类群生长的最低Aw值范围,从表中可以看出,食品的Aw值在O.60以下,则认为微生物不能生长。一般认为食品Aw值在O.64以下,是食品安全贮藏的防霉含水量。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4)渗透压 渗透压与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一定的关系。如将微生物置于低渗溶液中,菌体吸收水分发生膨胀,甚至破裂;若置于高渗溶液中,菌体则发生脱水,甚至死亡。一般来讲,微生物在低渗透压的食品中有一定的抵抗力,较易生长,而在高渗食品中,微生物常因脱水而死亡。当然不同微生物种类对渗透压的耐受能力大不相同。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
17、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绝大多数细菌不能在较高渗透压的食品中生长,只有少数种能在高渗环境中生长,如盐杆菌属中的一些种,在20%30%的食盐浓度的食品中能够生活;肠膜明串珠菌能耐高浓度糖。而酵母菌和霉菌一般能耐受较高的渗透压,如异常汉逊氏酵母、鲁氏糖酵母、膜毕赤氏酵母等能耐受高糖,常引起糖浆、果酱、果汁等高糖食品的变质。霉菌中比较突出的代表是灰绿曲霉、青霉属、芽枝霉属等。食盐和糖是形成不同渗透压的主要物质。在食品中加人不同量的糖或盐,可以形成不同的渗透压。所加的糖或盐越多,则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食品的Aw值就越小。通常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常用盐腌和糖渍方法来较长时间地保存食品
18、。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6.2.1.2 微生物 在食品发生腐败变质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微生物。如果某一食品经过彻底灭菌或过滤除菌,则食品长期贮藏也不会发生腐败。反之,如果某一食品污染了微生物,一旦条件适宜,就会引起该食品腐败变质。所以说,微生物的污染是导致食品发生腐效变质的根源。能引起食品发生腐败变质的微生物种类很多,主要有细菌、酵母和霉菌。一般情况下细菌常比酵母菌占优势。在这些微生物中,有病原菌和非病原菌,有芽孢和非芽孢菌,有嗜热性、嗜温性和嗜冷性菌,有好气或厌气菌,有分解蛋白质、糖类、脂肪能力强的菌。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
19、染与腐败变质 (1)分解食品中蛋白质的主要微生物 分解蛋白质而使食品变质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它们多数是通过分泌胞外蛋白酶来完成的。细菌中,芽孢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假单孢菌属、变形杆菌属、链球菌属等分解蛋白质能力较强,即使无糖存在,它们在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食品上生长良好;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分解蛋白质能力很微弱,但该菌为厌氧菌,可引起罐头的腐败变质;小球菌属、葡萄球菌属、黄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埃希氏杆菌属等分解蛋白质较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许多霉菌都具有分解蛋白质的能力,霉菌比细菌更能利用天然蛋白质。常见的有:青霉属、毛霉属、曲霉属、
20、木霉属、根霉属等。而多数酵母菌对蛋白质的分解能力极弱。如啤酒酵母属、毕赤氏酵母属、汉逊氏酵母属、假丝酵母属、球拟酵母属等能使凝固的蛋白质缓慢分解。但在某些食品上,酵母菌竞争不过细菌,往往是细菌占优势。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2)分解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微生物 细菌中能分解淀粉的种类不多,主要是芽孢杆菌属和梭状芽孢杆菌属的某些种,如枯草杆菌、巨大芽孢杆菌、马铃薯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淀粉梭状芽孢杆菌等,它们是引起米饭发酵、面包粘液化的主要菌株;能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只有芽孢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和八叠球菌属的一些种;但绝大多数细菌都具有分解某些糖的能力
21、,特别是利用单糖的能力极为普遍;某些细菌能利用有机酸或醇类;能分解果胶的细菌主要有芽孢杆菌属、欧氏植病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中的部分菌株,它们参与果蔬的腐败。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多数霉菌都有分解简单碳水化合物的能力;能够分解纤维素的霉菌并不多,常见的有青霉属、曲霉属、木霉属等中的几个种,其中绿色木霉、里氏木霉、康氏木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特别强。分解果胶质的霉菌活力强的有曲霉属、毛霉属、蜡叶芽枝霉等;曲霉属、毛霉属和镰刀霉属等还具有利用某些简单有机酸和醇类的能力。绝大多数酵母不能使淀粉水解;少数酵母如拟内胞霉属能分解多糖;极少数酵母如脆壁酵母能分解果胶;大
22、多数酵母有利用有机酸的能力。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3)分解食品中脂肪的主要微生物 分解脂肪的微生物能生成脂肪酶,使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一般来讲,对蛋白质分解能力强的需氧性细菌,同时大多数也能分解脂肪。细菌中的假单孢菌属、无色杆菌属、黄色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中的许多种,都具有分解脂肪的特性。能分解脂肪的霉菌比细菌多,在食品中常见的有曲霉属、白地霉、代氏根霉、娄地青霉和芽枝霉属等。酵母菌分解脂肪的菌种不多,主要是解脂假丝酵母,这种酵母不能使糖类发酵,但分解脂肪和蛋白质的能力却很强。因此,在肉类食品、乳及其制品中脂肪酸败时,也应考虑到是否因酵母
23、而引起。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6.2.1.3 食品的外界环境条件 在某种意义上讲,引起食品变质,环境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污染食品的微生物能否生长,还要看环境条件,例如,天热饭菜容易变坏,潮湿粮食容易发霉。影响食品变质的环境因素和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因素一样,也是多方面的。有些内容已在前面有关章节中加以讨论,故不再重复。在这里,仅就影响食品变质的最重要的几个因素,例如温度、湿度和气体等进行讨论。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1)温度 前面章节已经讨论了温度变化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根据微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性,可将微生物分为三
24、个生理类群,即嗜冷、嗜温、嗜热三大类微生物。每一类群微生物都有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但这三群微生物又都可以在2030之间生长繁殖,当食品处于这种温度的环境中,各种微生物都可生长繁殖而引起食品的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低温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低温对微生物生长极为不利,但由于微生物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在5左右或更低的温度(甚至-20以下)下仍有少数微生物能生长繁殖,使食品发生腐败变质,我们称这类微生物为低温微生物。低温微生物是引起冷藏、冷冻食品变质的主要微生物。食品在低温下生长的微生物主要有:假单孢杆菌属、黄色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小球
25、菌属、乳杆菌属、小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和梭状芽孢杆菌属等革兰氏阳性细菌;假丝酵母属、隐球酵母属、圆酵母属、丝孢酵母属等酵母菌;青霉属、芽枝霉属、葡萄孢属和毛霉属等霉菌。食品中不同微生物生长的最低温度见表6-2。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食品 微生物1生长最低温度()食品微生物生长最低温度()猪肉 细菌-4乳细菌-10牛肉 霉菌、酵母菌、细菌-11.6冰淇凌细菌-10-3羊肉霉菌、酵母菌、细菌-5-1大豆霉菌-6.7火腿细菌12豌豆霉菌、酵母菌-46.7腊肠细菌5苹果霉菌0熏 肉细菌-10-5葡萄汁酵母菌0鱼贝类细菌-4-7浓桔汁酵母菌-10草莓霉菌、酵母菌、细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微生物 引起 食品 污染 腐败 变质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