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实验报告课程评估问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课程评估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建模实验报告课程评估问题.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学建模实验报告课程评估问题摘要:本文根据层次分析的思想,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在层次分析基础上建立的灰色理论,完成了评估因素间关系的量化问题,给出了两种课程评估公式,并且这两个公式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应用结果表明,本文中提出的两个方法在同样的评估人(评估人的任务是根据其主观判断,完成各因素间的量化问题,各因素的具体得分已经得到,不需要评估人来给出)评估同样的课程是结果具有一致性,表明这两个方法都是科学的,可取的。最后文章中给出了模型的一些优化方法,以提高其评估的准确性。关键词:层次分析,灰色理论,因素间关系的量化1. 问题的提出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抓好课程建设可以带动师资队伍、教材、实
2、践教学等的建设与改革,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稳定提高。对于一门课程而言,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课程评估是促进课程建设的有效手段,我们可以通过评估挑选出优秀的课程,来作为课程建设的典范。但是,影响课程的因素众多,而且均是离散的非函数关系,单纯以单一因素评分的高低来评估课程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评估方法,来科学地评估所有待评估课程。对课程进行综合性指标的测评。2. 问题的分析对于一门课程而言,影响它给人的优劣感有诸多因素。比如教材,授课,课后作业,答疑等
3、等。这些方面的优劣是一种主观感觉,不是纯粹的数字量。目前在高校中,比较普遍的评估办法是让学生对所有的影响因素逐一打分,再假设所有的打分均是客观公正的情况下,确实可以比较出各门课在单一因素影响下的优劣。但是,影响课程的因素不是单一的,所以必须综合考虑。因此必须量化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否则就会出现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例如我们评价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两门课,一些因素前得分高,而另一些因素后者等分高,那么综合起来考虑时,便无法判定孰优孰劣。综合来看,评价起来有困难,排名的话则难度更大。在数学上,对于不能完全量化的问题, 可以用层次分析法,灰色理论等方法,这些通过追加人的主观判断来加以处理,成功地量化了因素之
4、间的关系。在这里,我们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理论来给出一个评估公式。用以评估各门课程。3. 基本假设l 每门课程之间确实存在客观的差别,而用评估公式计算所得的结果的大小则能客观的反映该课程的优劣l 每个学生的打分都是客观的,单一因素得分的高低反映了待评估课程在这些因素上的优劣。l 评价时讨论的指标是从课程的共性中提取的,而排除某些课程的特性,比如某些工科课程拥有实验环节,而理科的课程则大多没有该环节,所以该环节不在评价指标之内。l 默认所有的课程重要性是相同的,学生在未授课时的初始态度都是同样积极的。l 评估中包含评估人的主观判断,所以可能与其他方法得出的排名有所出入,这是正常的,因为这类问题是不
5、存在绝对客观的结果的4. 定义符号说明A-判断矩阵-权向量x-一级指标y-二级指标-第k门待评估课程在第i个评价指标上的得分D-评估指标值矩阵-关联系数-第k门待评估课程的关联序5. 模型的建立 我们提出两种模型来解决此问题,第一种是被普遍应用的层次分析模型,第二种是专用于求解无关离散序列问题的灰色系统模型。 1) 层次分析模型:l 首先我们提取一些指标,来作为评价的依据。这是我们在网络上搜集到的一些评价方法,其中的评价指标选取很有可取之处。西安交通大学课程评估方法: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估标准评价等级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授课1-1课程内容内容充实、严谨。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
6、、举例贴切。与前修课程衔接、易于理解和接收。1-2讲授水平内容熟练、深入浅出。逻辑性强、思路清晰、启迪学生思维。语言生动、才能激发学习兴趣。1-3教学手段电教手段得当、图像清晰、效果好。板书有条理、自己清晰图表醒目。把握进度、按时上下课。1-4教学态度教学认真、耐心。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帮助。1-5教学效果已经掌握和理解了课程的主要内容。学到知识、启发思维、开阔思路。辅导2-1课后答疑答疑充分、安排合理、解答耐心。答疑效果好2-2批改作业批改全面、批改意见具体。批改结果公正、合理。 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方法: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评估标准分值(Mi)评价等级(Ki)ABCDE1.00.80.6
7、0.40.2教学队伍20分1-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与教师风范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8分1-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配置与中青年教师培养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并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4分1-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教研活动、教改成果和教学成果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省部级以上成果;发表了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8分教学内容23分2-1课程内容12-1-A理
8、论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内容符合学科要求,知识结构合理,注意学科交叉;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11分2-1-B实验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关系处理得当,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安排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课外结合;教书育人效果明显。8分2-3实践教学2实践教学内容设计的各类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培养要求;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显著成效。4分教学方法与手段24分3-1教学设计教学理念与教学设
9、计重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设计。8分3-2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及其教学效果重视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能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8分3-3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8分教学条件15分4-1教材及相关资料教材建设与选用选用优秀教材(含国家优秀教材、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或有高水平的自编教材);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
10、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文献资料或资料清单;实验教材配套齐全,满足教学需要。5分4-2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环境的先进性与开放性实践教学条件能够满足教学要求;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效果明显(理工类课程,能开出高水平的选作实验)。5分4-3网络教学环境网络资源建设、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初具规模,并能经常更新;运行机制良好;在教学中确实发挥了作用。5分教学效果18分5-1同行及校内督导组评价校外专家及校内督导组评价和声誉证明材料真实可信,评价优秀;有良好声誉(根据申报表4-5和5-2中所列材料)。6分5-2学生评教学生评价意见学生评价材料真实可靠,结果优良(根据申报表4-5中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建模 实验 报告 课程 评估 问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