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口头评价语言运用.doc
《课堂教学口头评价语言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口头评价语言运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堂教学口头评价语言运用铝的化合物温州四中 陈青一、案例背景口头评价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价值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评价理念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口头评价在教学中具有特殊的意义。首先,口头评价是贯穿于教学中的一种即时的、情景性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口头评价的直接性、快捷性、情景性和情感感染提供了有效途径。其次,口头评价是教学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新课程对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而且在每节课中,我特别注重跟学生的交流,所以我在备课时也特别注重对学生评价语言的积累,即对口头评价语言进行设计和研究。下
2、面我将一堂校级公开课撰写成案例,课题为普通高中化学教材第二册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铝的化合物,与大家共同体会教师口头评价语言在“教”与“学”中的运用。二、案例描述课题:铝的化合物片断一:导入新课铝的性质的回忆师:展示元素周期表(如图),利用元素周期率请同学回答铝的化学性质。 生(陈杰):铝处于第三周期第三主族,位置上刚好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上,具有金属的性质又具有非金属的性质。师:对吗?(不直接作答,微笑期待全班同学肯定答案)生(全班):对!师:那么有哪些具体的性质呢?生:可以与强酸反应也可以与强碱反应都放出氢气。师:回答的真不错!师:加热铝锅中的水,水跟铝为什么不反应?生:铝表面有一层致密而
3、坚固的氧化物保护膜。师:很好!这种氧化物就是铝的主要化合物之一氧化铝。在该片断中,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忆是课堂教学环节中非探究阶段,我采用较简短的评价语言给予即时的评价,一般都是正面的评价语如“好”、“真好”、“不错”等。但我发现我在表扬陈杰同学的时候,班级其他同学的表情像在意料之中,因为他们觉得陈杰同学是个优秀生,本该回答正确,所以我觉得这是本堂课的评价语言设计的一处败笔。如果个个发言都是这样的评价,到底好在哪、棒在哪,学生也弄不明白,评价语言就无法发挥激励和启发的功能。如果我在此处设计的是发展性评价语言对本堂公开课甚至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陈杰同学对昨天所学的铝的知识
4、掌握的很好,回答很全面,条理也很清晰。片断二:氢氧化铝的两性探究师:元素的性质与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一起回忆同一周期从左右,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的递变规律。生: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师:大胆推测氢氧化铝的化性。生(袁挺):氢氧化铝处于中强碱向弱酸过渡的位置,所以它可能既有弱碱性,又有弱酸性(即两性)。师:你的思维很严密,推测有科学性。师:从以上制备实验中,我们已知氢氧化铝能和强碱反应,下面我们用实验探究氢氧化铝能否与酸反应。教学情景:分组学生代表各自往盛有2毫升硫酸铝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氨水,至产生大量沉淀时,注入盐酸,振荡。观察产生的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5、。师:第一组代表展示实验结果并回答探究结论。生:氢氧化铝能跟酸起反应。不过,我们组还没有最后结论,桌面只有盐酸属于强酸,不知能否与弱酸反应?师:第一组同学实验操作很规范,考虑问题也很全面,注意科学实验的细节探究。师:谁能帮忙解决第一组同学的疑问吗?生(王和):从理论分析,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导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只能与强酸反应,具有弱酸性只能与强碱反应;并且我认为一种化合物具有两种相对立的化学性质,肯定是处于过渡位置,应该是具有弱酸性和弱碱性。生:哇,好!师:王和同学像理论家一样深度分析了氢氧化铝的弱酸性和弱碱性,可见化学功底不错,知识运用能力很强。师:但是理论还是要用实验去检验。实验派的同学能
6、解决问题吗?桌面没有弱酸。生(百一侠):老师,我来试试。教学情景:接着他站到实验台旁边。拿起干净的玻璃导管插入制备,用嘴对着吹入二氧化碳。观察白色沉淀不溶解。生:不会溶解,没有现象。师:实验设想非常合理。直接呼出二氧化碳制取碳酸获得弱酸,可见百一侠同学思维活跃,且积极大胆的像大家示范探究实验获取结论,实验操作很理想,值得大家学习。全班同学点头并给予激烈的掌声,课堂气氛再次走向高潮。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在课堂教学落实知识目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课堂评价运用得精妙,对于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堂教学 口头 评价 语言 运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