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课堂教学实录洪家楼第二小学 杨书铜指导:张述霞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在座的每一位领导和老师!感谢他们克服天寒路远、工作繁忙等困难,不仅能参加数学年会,而且课听得还那么认真。同学们一定要向老师们学习,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用最出色的表现向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师:屏幕上的图形你认识吗?生:正方形、圆点。师:这是一个点,点在我们学习过的几何图形中,是最简单的一个。你可不要小瞧这个点啊!先给大家变个魔术,喜欢吗?生:喜欢!(FLASH动画演示)师:变成了什么图形?生:线段。师:老师这里还有两条线段,哪一条最长?生:第二条最长。师:在数
2、学上把这种“一眼就能看出的”的方法,叫观察法。(板书:观察法)师:怎样比较1号和3号线段?生:有3号长的,有同样长的。师:同学们的意见不一致,说明观察法比较不出来了,那用什么方法比较?生:可以测量(板书:测量法)指名学生回答:把线段的端点对齐比较。师:数学上把这种比较方法叫重叠法(板书:重叠法)(课件演示重叠法比较的过程,重点演示测量1号线段的长度)。师:1号线段长几厘米?师:如果1厘米1厘米的继续铺下去,直到铺满这条线段,需要几个这样1厘米的小线段?生:5个。师:(课件演示第25次铺的过程)铺5个1厘米,线段长5厘米。同学们数着,咱试一下!师:如果小线段继续铺,铺8个呢?(8厘米)铺100个
3、呢?(100厘米,1米)师:这些小线段真神奇!这节课就让我们从小线段的那些事儿说起,同学们,咱们上课!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请坐!师:刚才我们看到这些小线段,在测量时帮了我们的大忙,小线段一个一个地铺下去,就能知道线段的长度,直尺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成的。干脆就把条小线段,确定为长度的测量标准,我们以后就用这条小线段测量线段的长度。我们拿这个小线段往线段上铺,如果铺8个说明线段长8厘米,如果铺10个说明线段长10厘米。 师:重点看看这个测量标准是什么形状?生:线段(板书:画出一条线段)。师:这个测量标准的长度是多少?生:1(厘米)(板书:大小是1厘米)。师:除厘米外,常用的长度单位你
4、还知道哪几个?生:千米、米、分米、毫米等。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这些都是长度单位,但是最常用的长度单位是米和分米。(板书:分米、米)。二、学习面积概念。封闭图形的大小是它们的面积。师:线段被确定为长度测量标准,别提有多高兴了!也要给大家变个魔术!师:(课件中线段部分醒目闪烁,伴随着线段的向下平移)线段变成了什么图形?生:长方形师:线段变成了长方形,长方形是平面图形呀,你还知道哪些平面图形?生1:圆形、三角形、梯形。生2:正方形、椭圆、不规则的平面图形。师:老师也选了几个平面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生:有的封闭,有的不封闭;有的有颜色,有的没有颜色;它们大小不同,形状也有不同的。师:哪些是封
5、闭图形?哪些不是?(课件出示:给图形涂上颜色,比较图形的大小。)师:让我们先给图形涂上颜色。(在第二个长方形上下功夫)是涂在图形的边上吗?还是涂在周长上?应该涂在哪里?说不清楚,还是请同学上去指指。师:封闭图形可以涂在图形的里面,直到涂满。可是图形不封闭,颜色涂到哪里算是涂满?生:和端点对齐了。师:涂到和端点对齐就算涂满了吗?(课件演示可以试一下)师:图形不封闭,它的大小就没法确定,我们现在不研究这种情况。(课件中角退出场景)。师:你看这些封闭图形有的大有的小,咱在比较它们的大小之前,先给同学们引荐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就是面积(板书课题,面积)。师:什么是面积?-我们把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就
6、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封闭图形 的大小,是它们的面积。)师:比较图形的大小,实际上就是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课件中出示并突出显示面积)师:这几个封闭图形中,谁的面积最大?用什么方法比较?(运用观察法,比较图形的大小)。师:椭圆形的面积最大,那它的面积指的是哪里?师:涂色部分的大小就是图形的面积。那周围的黑边是什么?(周长) 师:今后要注意区分哪里是周长,哪里是面积,别搞混了。物体的表面的大小,也是它们的面积。师:其实不止是封闭图形的面积有大有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也是有的大,有的小,请同学们摸一摸你们课桌的表面,再摸一摸文具盒的表面,谁的表面大?师:像这样,我们把物体的表面的大
7、小,也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的表面)我们可以说,课桌表面面积比文具盒表面面积大。师:指一指黑板表面的面积在哪里?师:黑板表面面积和咱用的大屏幕表面面积比较,谁的表面面积大?三、运用类比的学习方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小组合作探究确定面积测量标准的形状。师:咱还是接着比较大小,椭圆面积最大(退出场景)。(此时课件上还有3个长方形,面积大小比较接近。)师:同学们意见又不一致了,观察法比较不出来,再用什么方法比较?用重叠法试一试。(课件演示重叠法比较后其中1个长方形退场。)(继续用重叠法比较余下2个长方形,结果仍然比较不出来)师:(教师指着线段比较的方法)这2个长方形,用重叠法也比较不出它们面积
8、大小了,再用什么方法?(很自然的引导到必须运用测量法)师:回忆一下前面的学习,测量长度时用小线段作为测量标准,1厘米1厘米的铺在线段上,看有多少个这样的测量标准,线段就长多少;实际上面积也一个测量标准,用面积的测量标准,在长方形上铺一铺,就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面积的测量标准是什么形状?(板书:面积的测量标准,在其下面加上?号)师:(教师拿着68的长方形,边演示着边说明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操作员把学具袋里有三角形、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各种形状的学具,都倒在A4纸上,然后选择你认为形状合适的图形,在这个长方形上摆一摆,看你能不能铺满长方形?摆好后再仔细观察,如果把你摆的那些
9、图形合起来,能不能表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根据操作请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下面我们就比比看,看哪一小组最先确定出面积测量标准的形状?比赛开始!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师:利用实物展台,指名小组展示汇报。(选一组摆圆形的,一组摆长方形的,选一组摆正方形的,进行同屏对比展示汇报)。师:各种情况选代表展示汇报,和同学们说明自己的想法,欢迎同学们积极参与,吵起来也没有关系,老师大奖也准备好了,看谁能赢得。师:同学们通过操作发现,用小正方形和长方形都可以铺满这个长方形,把它们合起来能够表示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就把面积测量标准的形状确定为方方正正的。大家看一看,明明要铺满同样大小的一个长方形,用了8个小长方
10、形,用了12个小正方形,用的图形为什么不一样多?生:摆的图形大小不一样。师:数学家经过的长期实践研究,发现用小正方形更方便更精确,就把正方形确定为面积的测量标准的形状了。(在面积的测量标准下面的?号处,贴上一个正方形)。这个小正方形,就可以看作成一个面积单位,把小正方形铺满长方形,所用小正方形的个数,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面积单位)。四、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师:为了交流的方便,人们还规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板书:常用面积单位)你想知道吗?有哪几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它们的大小又是怎样规定的?请带着这两个问题,仔细看教材有关的内容。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几个?
11、重点认识1平方分米。 师:要测量桌面表面的面积,用哪一个面积单位合适呢?(平方分米)。师:(课件出示1平方分米规定)。你知道1平方分米多大吗?师:你能从学具里找出1平方分米吗?师: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用手指在课桌面上画一下,或用手势比划1平方分米大约有多大? 师:估计一下,课桌表面的面积大约多少平方分米?师:找找自己身上哪个部位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学生汇报。)师:同学们手掌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有的小同学脸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认识1平方厘米。师:要测量这块橡皮最大的表面面积大约是多少,用什么面积单位合适呢?师:请同学们在学具袋里,把1平方厘米找出来,看看1平方厘米有
12、多大?(看规定)师:看你身上哪个部位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学生汇报。)师:估计一下,这块橡皮的最大的表面面积,大约有几平方厘米呢?认识平方米。师:我还想测量一下咱们教室地面的面积,用什么面积单位呢?(有同学说是平方分米,在学生错误的基础上对比着纠正。)师:1平方米是怎样规定的?(看规定)活动体验“1平方米有多大?”教师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桌布,“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请同学们观察。做游戏“看1平方米能站下多少人”(每排站3个个同学,站3排,让同学们充分感知1平方米的大小。也可以请四个同学伸开手臂,围成一个封闭图形,它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师:请同学们估测黑板的面积
13、大约有多少平方米?随堂练习。在( )里填上合适单位。(1)数学课本的表面面积大约是2( )。(2)你的手掌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 )。(3)课桌高大约是70( )。(4)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60( )。(5)铅笔盒的长大约是19( )。五、总结。师:自我评价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师:从点开始,复习了线段的相关知识,由线段第一次接触了有关面的初步认识,不仅知道了什么是面积,同学们还通过操作确定了面积的测量标准,此外还学会了用合适的面积单位。收获还真不少!师:同学们很辛苦,最后做个小游戏放松一下,结束这节课的学习。师:请同学们给儿歌配上合适的动作,让我们一起边读边表演,全体起立周长一条线,面积一大片,周长指四周,面积在里面,区分并不难,单位记心间。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谢谢各位领导和老师们。专家点评:首先,这节课杨老师用诙谐幽默的课堂语言,把面积的初步认识,放到点线面体的整体知识结构中来教学,通过“点动成线”、“线动成面”呈现给学生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二是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运用了类比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形成有一定的帮助。如在线段的长短和图形面积的大小比较中,都运用了观察法、重叠法、测量法;在长度和面积测量标准的确定上,都从形状和大小来研究。三是这节课能有意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在认知冲突的解决过程中,引领学生建立相应知识表象。(张述霞)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