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教 学 内 容课 堂 随 笔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两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2过程与方法(1)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2)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教学方法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解释应用加深理解。教具准备托盘天平(带砝码)、烧杯、锥形瓶(塞子)、玻璃棒、教 学 内 容课 堂 随 笔气球、玻璃片、石棉网、坩埚钳、试剂瓶、火柴;硫酸铜溶液、铁钉、蜡烛、镁带、细沙、砂纸。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化学方程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创设问题情境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物质。如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
3、磷,表示为:P+O2P2O5,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表示为:Fe+CuSO4Cu+FeSO4。那么,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些反应中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变化呢?学生猜想、讨论教师同学们可能提出三种猜想,那么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大于、等于,还是小于?我们来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通过实验去验证一下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的关系。活动与探究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如何变化?2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之间的关系。注意事项 1称量时天平应注意调平;2白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应预先装一部分沙子;3白磷燃烧这个实验中,玻璃棒烧红后往锥
4、形瓶中塞时动作要快,塞子要塞紧,不能漏气;4在铁与硫酸铜反应这个实验中,铁钉在放入硫酸铜溶液之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教 学 内 容课 堂 随 笔请一学生演示实验,其他学生发现操作中的错误并进行纠正由学生陈述实验结果,不同意见进行补充实验一在白磷燃烧这个实验中看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气球先膨胀后缩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发生改变。(可能存在的不同意见:实验结果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略大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可能是由于锥形瓶没有塞紧漏气所致)实验二在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这个实验中,用砂纸把铁打磨干净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会儿看到铁钉表面有一层红色的铜析出;同时溶液的颜色也略有改变,
5、由蓝色溶液变为浅绿色溶液;用天平称量,发现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发生改变。教师总结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看到,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存在相等的关系。其实不仅仅这两个实验如此,无数的实验证明,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板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设问有了前面的实验作基础,我们该如何去描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呢?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学生回答(可分别叫多个学生进行陈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总结并板书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课题 质量 守恒定律 第一 课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