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报告.doc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报告.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 题 报 告课 题 名 称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JG09100课题承担人秦成翠、 黄万林所 在 单 位和县卜陈中学、和县一中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2012年6月一、研究背景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划了21世纪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基本蓝图。2004年教育部开始普通中学新课程实验,以省级为单位,拟用4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推进,2006年秋安徽正式进入新课程的教学。新的课程体系把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独特性置于核心地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是不是这样呢?经常听到一些老师说新教材难教,在上课时仍然按照老教材的内容给学生讲解
2、。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一直是工作在一线教师的研究热点,有些地区甚至在暑期办起了衔接学校。由于初中化学新教材是以贯彻自主、探究、合作三大教学模式为核心而编写的,对许多高中学习需要的对应知识进行了适度删减的处理。高中新教材与原教材相比,更具有基础性、时代性;体现了“从生活走近化学,从自然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特点;与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课程相比,其教学容量和教学难度大为提高,而高中新课程的课时数又比原来的少;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课程体系、课程目标、教学要求等。另外,在2009年四月份,我们调查了和县不同的学校的27位初三教师,从调查结果来看:一、只有3位对高中新课程熟悉
3、(占11%),其余24位不太熟悉或完全不熟悉(占89%)。2、27位教师中有17位(占63%)几乎没有到高中听过课。同时,我们也调查了和县21位高中教师,对初中新课程熟悉只有7人(占33%)。由此看来我们的教师对学生将要学什么或已经学了什么了解甚少,不能很好的做好新课程的衔接工作,这对于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跨度,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工作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于是,我们对此展开了研究。二、 研究目标 为了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使每一所学校成为提高全体公民科学素养的基地,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重视初高中教学的衔接;让我们的高一新生能尽快适应对高中化学的学习。三、理论依据(一)
4、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苏俄早期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停留在现在发展区的教学,只能阻碍学生的发展。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的过程,即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不会转化为会、把不能转化为能的过程。”的确如此,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如
5、奥苏伯尔说的,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教师在教学前首先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要对学生的知识“有底”,如此,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走向最近发展区。(二) 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为指导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儿童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在皮亚杰看来,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因为任何知识的获得都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同化为前提。所以,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研究如何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出当时认知结构的同化能力的要求,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
6、迪作用的适当内容。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是在新水平上对前面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的新系统。它不是无关特性的并列和混合。前面阶段的结构是后面阶段结构的先决条件,并为后者取代。初中和高中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段,理应很好的衔接过渡。初、高中学生处在不同认知发展阶段,教学应首先关注学生已有发展水平,在不超出学生认知结构同化能力的前提下,开展高中教学,做好教学衔接。(三) 初高中课程标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见下表: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1、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 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 单的化学实验 1、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
7、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2、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2、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3、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3、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4、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4、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研究方法和途径(一)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我们设计了四份不同的问卷,在安徽不同地区分
8、别对初三化学老师、初三学生、高中化学老师、高一学生进行广泛的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2)文献资料法。课题的研究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在每一步的研究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便于研究更深入。(3)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的是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一般加强案例开发,一般将知识结构贯彻在课堂中。工作即研究,每一堂课的实践都是一次探索和研究。(二)研究途径 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利用一切可用的条件,一边调查,一边研究。课题组成员首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初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初高中存在裂痕的原因寻找对策,接着从教学入手,加强对课堂结构的设计研究,然后以课堂为载体开展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
9、作。在实践中摸索,了解高中学生在化学学习时遇到的困惑,编写了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从初中到高中化学,帮助学生更好的过渡到高中的学习。五、研究过程和内容1、探索阶段(2008.122009.3)选题、设计方案、课题申报。 自2008年12月开始,我们就对初高中的化学教材与课程标准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与比较,感觉到有不少脱节的地方,具体见附件一: 关注“脱节”做好新课标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衔接。于是,我们组织决定课题组的成员,选取课题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研究为研究对象。2009年2月,我们设计了四份问卷,分别针对初三化学教师、高中化学教师、初三学生、高一学生进行调查。具体见附件二:四份调查问卷表。2009年
10、3月,我们进行了课题的申报。 2、 实施阶段(2009.42 011.12) 调查、资料收集、教学实践、 撰写论文。2009年4月份,在和县教育局组织的一次初三化学教师研讨会上,我们对与会的27位初三化学教师进行了调查,初步的调查显示我们的教师对学生将要学什么或已经学了什么了解甚少,不能很好的做好新课程的衔接工作。在对初三教师的问卷设计中,我们设计的题目还对化学实验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目前农村教育资源依旧短缺,实验教学没有很好的开展起来。在此调查的基础上撰写了论文关于安徽省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发表在化学教育2010年第12期上,见附件三。在此我们提出了改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教育 科学 规划 课题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