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氧气含解析.doc
《2018年度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氧气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度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氧气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 4 氧气1 (2018广西)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分析】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液态是淡蓝色液体,氧气能支持燃烧,有助燃性,不能做燃料,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活泼,铁丝在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正确;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错误;C、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正确;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跟许多物质发生
2、反应,正确。故选:B。2.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C. 把打磨过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D. 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 2:1.【答案】C【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错误;C、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把打磨过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正确;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
3、的气体是氢气,正、负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 1:2,错误。故选 C。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3 (2018湖南岳阳)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
4、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4. (2018四川雅安)下列有关单质硫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B. 难溶于水C. 淡黄色固体 D. 熔沸点低【答案】A【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A、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属于化学性质;B、难溶于水,.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C、淡黄色固体,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
5、D、熔沸点低,熔点,沸点属于物理性质。点睛物质常见的物理性质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物质常见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等。5 (2018安徽)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移出导管【分析】A根据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来分析;B根据给试管加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C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D根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解:A实验前应
6、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故正确;B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试管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故错误;C待导管口有均匀气泡产生时开始收集,不能有气泡冒出就立即收集,故错误;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会倒流,可能引起试管炸裂,故错误。故选:A。6 (2018重庆)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
7、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分析】根据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温度、反应物浓度、催化剂、反应物接触面积等知识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此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正确;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正确;C、物质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错误;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正确;故选:C。7 (2018重庆)实验室常用 2KClO3 2KCl+3O2来制取 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nO 2加快了反应速率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 O2的质量D反应前后氯元素呈现的化合价分别为+3 价和1 价【分析】A
8、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解答;B根据反应原理分析反应类型解答;C根据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产生氧气的质量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分析;【解答】解: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故正确;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产生氧气的质量。故正确;D、氯酸钾中氯的化合价为+5,在氯化钾中氯的化合价1;故错误;故选:D。8 (2018天津)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
9、体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燃烧【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来考虑本题,知道严重的高原反应是指的什么。【解答】解:氧气的性质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严重的高原反应是由于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含氧气量少,吸氧是为了供给人类呼吸。故选:C。9 (2018天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达到铁丝燃烧的条件,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硫磺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木炭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解答】解:A、木
10、炭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不是黑色固体,故错误;B、红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得达到燃烧的条件才能燃烧,故错误;C、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故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正确;故选:D。10 (2018河南)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A硫 B镁条 C铁丝 D木炭【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B、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度 中考 化学试题 汇编 考点 氧气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