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试卷有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年级语文试卷有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试卷有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2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远方是曾经沉睡在我们心湖中的一颗莲子,在孤灯相伴的深宵或明月临窗的静夜,它尖尖翘翘的嫩茎从水底袅袅娜娜地浮出,并zhn(1) 放出一朵播撒馨香的粉红莲花。年轻而善感的心灵最适宜yn(2) 育远方,于是在比海洋更宽阔,比天空更b(3) 大的心田中,远方的图画异彩纷chng(4) 。(1) (2) (3) (4) 3.古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 。(2)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3)复行数十步, 。土地平旷
2、,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陋室铭中描写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 。三、文言文阅读(22分)(一)爱莲说(10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可爱者甚蕃 (2)不蔓不枝 (3)陶后鲜有闻 (4)宜乎众矣 10.翻译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4分)(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翻译: 。(2)莲之爱
3、,同予者何人?翻译: 。1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二)核舟记(节选)(12分)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
4、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每空1分,共4分) (1)尝贻余核舟一 (2)清风徐来 (3)诎右臂支船 (4)珠可历历数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每句2分,共4分)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翻译: 。(2)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翻译:
5、。14下面是有关文中“核舟”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核舟简介这件雕刻品取材于“大苏泛赤壁”的掌故,原材料只是一个“ ”的桃核,雕刻者不仅把船上的人物雕刻得“ ”,对船的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间部分有箬竹叶做成的船篷、 、雕着花纹的栏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雕刻者 。 答案1.(1)绽 (2)孕 (3)博 (4)呈11.示例: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慨叹),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视(批判,嘲讽)。(每点1分,共2分)14.答案要点:长“曾不盈寸” “各具情态” 船舱旁边左右各四扇的小窗(或高起而宽敞的船舱) 神奇精湛卓越
6、的雕刻艺术 (每点1分,共4分)八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和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荻港(d) 溃退(ku) 歼灭(qin) 杜聿明(y)B.寒噤(jng)竹篙(ho) 疟子(ne) 泅水(qi)C.瓦砾(l) 地窖(jio)偷袭(x) 鞠躬(j)D.诣(y)太守决眦(c)不胜簪(zn)亵(xi )玩2、下列文言文,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A. 太守 / 即遣人 / 随其往 B. 山 / 不在高,有仙 / 则名C. 感时花 / 溅泪,恨别鸟 / 惊心 D. 吏呼 / 一何怒,妇啼 / 一何苦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欣
7、然规往。计划B、谈笑有鸿儒。大 故人不独亲其亲。以为亲C、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其两膝相比者。比较D、大道之行也。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永垂不朽。 流传4、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东晋(朝代)诗人陶渊明 。B、爱莲说的作者刘禹锡,是北宋著名哲学家。C、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 衰的变化过程,故号称“诗史”。D、芦花荡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一”,“之二”是他的另 一篇小说 荷花淀。5.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何:同予者何人 何陋之有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调素琴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之:水陆草木之
8、花 莲之爱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高屋建瓴 月明风清 荡然无存 头发班白B.张皇失措 眼花缭乱 丰功伟绩 富丽堂皇C.灭绝人性 锐不可挡 凄风苦雨 片语之言D.名复其实 转弯抹角 打牙跌嘴 天昏地暗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进攻下,南阳守敌弃城南逃。B.欢迎志愿军凯旋归来。C.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左右的距离。D.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将1-7小题选择题答案填在下面相应的番号后:每题( 2分 ) .8、文体知识填空。( 2分 )新闻的结构包括 、 、 、 、 五个部分。9、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就怕共产党生根。”他
9、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3分 )a.这段话用了 修辞手法。b.联系上下文的语境,解释这段话的含义。 、简要分析下列对话的言外之意。( 4分 ) 50年代初,中国在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为了保卫朝鲜,冒着极大的风险,不惜与美国一战,并帮助朝鲜把美国侵略者赶到了38线以南。就在这个时候,周总理接受了美国记者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周总理随手将一支美国派克钢笔放在桌上。以下是他们之间的一段对话,你能读出他们的言外之意吗?记者: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总理:提起这支笔啊,那话可就长了。这不是一
10、支普通的笔,而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朝鲜战场上的胜利品,是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笔。(1 ) 美国记者: (2)周总理: 10、根据课文内容默写。(7分)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景象的句子是_,_,_,_。爱莲说中写莲荷既不与世俗同流,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_,_。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之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 _ 。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_,_。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_,_。石壕吏一诗中,能总括全文事件的句子_。二、阅读鉴赏(50分)(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11、,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_,_。无丝竹之乱耳,_。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_?(12分)11、请将文段中所缺的句子填写原文上。(2分)12、解释下列词语。(2分)名_ 斯_ 白丁_案牍_13、用“/ ”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2分)无 丝 竹 之 乱 耳水 不 在 深14、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 都是_ 。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15、本文表达了作者_节操和_的情趣。(2分)(二)大道之行也,_,_,_。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
12、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_,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4分)16、请将文章的空白处按照原文填写完整。(2分)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分)不独亲其亲_,矜、寡、孤、独、废疾者_谋闭而不兴_ 外户而不闭_不独子其子_ 货恶其弃于地也_18、从文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并解释。(2分)_通_,解释:_通_,解释:_1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_20、试简要概述“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3分)_(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13、,豁然开朗。_,_ ,_ 。_ ,_。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 津者。(10分)21、按照原文的要求填写文中的空白。(2分)22解
14、释下列加点词(2分)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 )为宫室、器皿()不足为外人道也( )2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_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_24指出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词语四个(2分)_,_,_,_。参考答案1、C 2、C 3、C 4、A 5、D 6、B 7、D8、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9、.a.比喻b.这段话准确生动地说明共产党的力量如广袤的森林生生不息,不断壮大,势不可挡。.美国记者: 中国人连钢笔都生产不出来 周总理:派克笔是战利品,证明美国只不过是中国人民的手下败将。10、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造化钟神秀
15、,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有吏夜捉人11、调素琴,阅金经 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12、著名、出名 这 没有学问的人 官府的公文13、无 / 丝 竹 之 乱 耳 水 / 不 在 深14、惟吾德馨 鸿儒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5、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16、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盗窃乱贼而不作17、单 老而无子的人 杜绝 用门闩插门 他的 它,指财物18、与通举,解释:举荐,推荐 矜通鳏,解释:老而无妻的人19、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 。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20、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16、物尽其用,人尽其力2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2、作标记 标记 做、雕刻 对23、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24、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八年级语文试卷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锐不可当( ) z( )歪 寒jn( )老妪( ) 鲜有闻( ) hng( )儒2、下列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2分)A.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B.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3、下列成语出处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无人问津桃花源记 B.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