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35小题。1. 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该材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 )A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 B同姓亲族的封地处在战略要地C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D.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3.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增加税收 B. 恩泽贵族 C. 削弱王国势力 D.加强中央集权4.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
2、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5.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6. 秦朝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郡守是齐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齐郡无权任免烟台的县令 D烟台是齐郡的封地7.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3、。”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皇帝制 D.世袭制和行省制8.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这是一个空前广袤的帝国面积大约三百万平方公里嬴政大帝摆脱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是指( )A分封制、郡县制 B宗法制、郡县制 C分封制、行省制 D郡县制、行省制9. 历史学家钱穆评价指出:“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评价的是( ) A察举制维护了特权等
4、级利益 B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 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 D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10. 欧阳修这样描述一位官员的言行:“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这位北宋官员应该是( )A通判 B枢密使 C三司使 D参知政事11.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清朝设置军机处12.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时说:“他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
5、,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13. 我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C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14. 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
6、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 )A分封制度 B世袭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度15.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16. 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对祖先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
7、三公九卿制17. 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18.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自称为“朕”,皇帝的命称为“制”,令称为“诏”,印信称为玺,只有玺才能使用玉料,这些都是皇帝专用的,其它人不得使用,这从根本上说明了().秦始皇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秦始皇进行文化创新.秦始皇树立专制皇权权威 秦始皇实行暴政19. 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
8、大意义是( ) A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 B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 D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20. 下列选项中,通过限制地方来加强中央的措施有( )西汉“推恩令” 唐朝三省六部制 宋朝设立文臣知州、通判 明朝废丞相、设殿阁A. B. C. D. 21. “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 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汉书主父偃传中的这一记载可以反映出
9、汉初( )A发展社会经济的尝试 B缓和阶级矛盾的举措C解决王国问题的努力 D解除边疆危机的设想22.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中国古代的( )A西汉中、外朝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23.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有的人回答“功成名就”,有的人回答“子孙满堂”。 明太祖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明太祖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主要原因是(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必修 第一 单元测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