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专业考试重点笔记体会(精华).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病理生理学专业考试重点笔记体会(精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专业考试重点笔记体会(精华).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病生复习重点第一章 绪论1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和内容是什么?研究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 变化和机制,根据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实验治疗,分析疗效原理,探 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主要内容是:总论,包括绪论和疾病概论。病理过程。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2.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动物实验(急性、慢性)临床观察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3.循证医学主要是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4.谈谈你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特点的理解及学习计划。病理生理学揭示了疾病时各种临床表现和体内
2、变化的内在联系,阐明了许多疾病的原因、条件、机制和规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从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机制和规律出发,深入学习。第二章 疾病概论1.概念题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全身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健康至少包含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净精神状态。疾病: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病因:疾病发生的原因简称病因,又可称为致病因素。条件: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机体内外因素。脑死亡:目前一般均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2.简述病因、条件及诱因的相互联系与区别。病因分成七大类:生物性因素理化
3、因素机体必须物质的缺乏或过多遗传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因素精神、心理、社会因素生物性因素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等)和寄生虫。此类病因侵入机体后常常构成一个传染过程。3.简述遗传性因素与先天性因素的不同遗传性因素直接致病主要是通过遗传物质基因的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而发生的。有的先天性因素是可以遗传的,如先天愚型。4.以大出血为例,叙述发展过程中的因果交替与恶性循环。大出血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交感神经兴奋微动脉微静脉收缩组织缺氧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锐减心输出量减少(恶性循环形成)5.判断脑死亡的标准及意义标准:呼吸心跳停止不可逆性深昏迷脑干神经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固
4、定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意义:法律依据医务人员判断死亡的时间和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限器官移植的时期和合法性第 3章 水、电解质代谢障碍1试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原因、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一)病因和机制:肾内和肾外丢失大量的液体或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后处 .理措施不当所致,如只给水而未给电解质平衡液。(二)机制:(1)经肾丢失:长期使用高效利尿剂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肾实质性病变 肾小管酸中毒(2)肾外丢失:经消化道失液 液体在第三间隙积聚 经皮肤丢失(三)对机体的影响:细胞外液减少,易发生休克 血浆渗透压降低有明显的失水体征 经肾失钠患者,尿钠含量增多2.试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的原
5、因、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一)病因和机制:水摄入减 水丢失过多(a.经呼吸道失水 b.经皮肤失水 c.经肾失水 d.经胃肠道失水)(二)对机体的影响:口渴ECF 减少NCF 向 ECF转移血液浓缩中枢神经系统障碍3.低钾血症的病因、机制、对机体的影响(一)病因和机制:钾摄入不足 钾丢失过多(a.经消化道失钾 b.经肾失钾 c.经皮肤失钾)细胞外钾转入细胞内(a.碱中毒 b.过量胰岛素使用 c. -肾上腺能受体活性增强 d.某些毒物中毒 e.低钾性周期性麻痹)4.高钾血症的病因、机制、对机体的影响(一)病因和机制:钾摄入过多 钾排减少 细胞内钾转运到细胞外 假性高钾血症(二)对机体的影响:急性轻
6、度高钾血症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刺痛等症状。高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可发生致命性心室颤动和心脏骤停。5.简述导致水肿的钠水潴留的原因和机制(球-管平衡失调)(一)肾小球滤过钠水减少,在不伴有肾小管重吸收相应减少时,就会导致钠、水潴留(二)近端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心房钠尿肽减少 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三)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加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6.简述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原因和机制。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是指组织液的生成大于组织液的回流,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发生因素有: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见于心衰、静脉血栓等;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见于血浆清蛋白减少;微血管壁
7、通透性增加,见于各种炎症,包括感染、烧伤等;淋巴回流受阻,见于淋巴管受压或阻塞,如肿瘤、丝虫病等。7.简述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一)分布特点:最常见的是心性水肿、肾性水肿和肝性水肿。心性水肿首先出现在低垂部位;肾性水肿先表现为眼睑或面部水肿;肝性水肿则以腹水为多见。(二)对机体的影响:细胞营养障碍对器官组织功能的影响,如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升高;喉头水肿引起气道阻塞。第 4章 酸碱平衡紊乱1. 酸碱概念:在化学反应中,凡能释放出氢离子的化学物质称之, 如 HCI.等.凡能接.受氢离子的化学物质称之,如 OH.2 酸碱平衡调节:依靠体内各种缓冲系统以及肺和肾的调节功能来实现2.反应酸碱平衡
8、的指标1PH及氢离子浓度含义:pH 是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表示溶液中酸碱度的指标意义:正常人 pH平均为 7.4,凡低于 7.35为失代偿性酸中毒,凡高于 7.4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含义:血浆中溶解状态的二氧化碳分子产生的张力3意义:反应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的重要指标4标准碳酸氢盐 SB和实际碳酸氢盐 AB含义SB :是指动脉血液标本在 38和血红蛋白完全氧合的条件下用 Pco2为 40mmHg的气体平衡后所测得的血浆HCO 3-AB :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保持其原有 Pco2和血氧饱和度不变的条件下测得的血浆碳酸氢盐浓度。意义:A.BS.B.=正常,指示呼吸性酸中毒A.
9、B.S.B.正常,指示呼吸性碱中毒5缓冲碱含义:指动脉血液中具有缓冲作用的碱性物质的总和意义: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6碱剩余含义:指在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将人体 1升全血或血浆滴定至正常 pH7.4时所用的酸或碱的 mmol数意义: 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7阴离子间隙3.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和机制肾功能障碍肾衰竭:肾小管排酸障碍导致 H+增加而 HCO3-减少肾小管功能障碍:远端小管泌 H+功能障碍和 H+转运功能障碍,导致 H+在体内积蓄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肾小管泌 H+增加而 HCO3-减少2 严重腹泻及大面积烧伤可使 HCO3-丢失3 代谢功能障碍:乳酸酸中毒和酮症酸中毒4 外源性固定酸摄入过多
10、 HCO3-减少4.代谢性酸中毒的分类、代偿调节以及对机体的影响1 分类:AG 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和 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2 代偿调节:细胞外液缓冲,酸中毒时细胞外液H +升高,立即引起化学缓冲反应,呼吸代偿H +升高时,剌激延脑呼吸中枢、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肺泡通气量加大,排出更多 CO2。细胞外离子交换 H+进入细胞,K +出至细胞外。H +离子在细胞内与缓冲物质 Pr-、HPO 4=、Hb -等结合而被缓冲。肾脏代偿排 H+增加,HCO 3-重吸收加强,NH 4+排出增多,可滴定酸排出增加3 对机体的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骨骼系统的变化5.
11、呼吸性酸中毒的病因与机制、分类、代偿调节与对机体的影响病因与机制:呼吸中枢抑制,呼吸道阻塞,呼吸肌麻痹,胸廓病变,肺部疾病以及二氧化碳吸入过多2 分类: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和慢性呼吸性酸中毒3 代偿调节: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急性呼酸) ,急性呼吸酸中毒时 Pco2升高,H2CO3增多,HCO 3-升高代偿肾脏代偿(慢性呼酸)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有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也有肾脏产 NH3、排 H+及重吸收 NaHCO3的功能。4 对机体影响:CO 2直接舒张血管使脑血流量增加,引起头痛。CO 2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发生麻醉,引起精神错乱等6.代谢性碱中毒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维持因素病因与机制
12、:酸性物质丢失过多:包括经胃丢失和经肾丢失(应用利尿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 HCO 3- 过量负荷:身体中服用或注入过多的碳酸氢钠,从而使其增多。H +向细胞内移动2 维持因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缺氯7.代谢性碱中毒的分类,代偿调节以及对机体的影响1 分类:盐水代谢性碱中毒及盐水抵抗性碱中毒2 代偿调节:细胞外液缓冲代谢性碱中毒时体液H +降低,OH -升高缓冲而减弱其碱性。离子交换 此时细胞内 H+向细胞外移动,K +则移向细胞内。呼吸代尝出现呼吸抑制,肺泡通气减少,从而使血液中 H2CO3上升。.肾脏代偿肾小管上皮细胞排 H+减少 HCO3-的重吸收减少3 对机体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13、障碍 病人可有烦燥不安、精神错乱及谵妄等症状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左移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低钾血症8、呼吸性碱中毒的病因与机制,分类,代偿调节与对机体的影响病因与机制:低氧血症和肺疾患呼吸中枢受到剌激或精神性障碍代谢性过程异常人工呼吸过度2 分类:急性呼吸性碱中毒和慢性呼吸性碱中毒3 代偿调节: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肾脏代偿 H +的生成和排出下降 HCO3-重吸收减少而排出增多4 对机体影响:常有窒息感,气促,眩晕,易激动,四肢及口周围感觉异常严重者有意识障碍, Pco 2导致脑血管收缩而缺血,手足搐搦。9.混合型酸碱平衡的类型1 双重性酸碱失衡酸碱一致型: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
14、碱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酸碱混合型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2 三重性混合型酸碱紊乱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 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 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第五章、缺氧一、常用的血氧指标有哪些?各指标的含义如何?1、血氧分压:物理溶解于血液中的氧产生的张力。2、血氧容量:为 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被氧充分饱和时最大携氧量3、血氧含量:为 100ml血液的实际携氧量,包括结合于 Hb中的氧和溶解于血浆中的氧量4、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指 Hb与氧结合的百分数。二、试述低张性缺氧的概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 生理学 专业 考试 重点 笔记 体会 精华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