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培训资料统计过程控制(1).pptx





《spc培训资料统计过程控制(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pc培训资料统计过程控制(1).pptx(1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SS统计过程控制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二01年年七月6SIGMA Training MaterialSS第一讲:第一讲:引言SPC背景SPCSS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著名论断:20世纪“生产力的世纪”21世纪“质量的世纪”引言:SPC背景SS质量世纪提出超严格质量要求:产品的合格率1 % ppm ppb10 -2 10 -6 10 -9引言:SPC背景SS正态分布中心规范限合格品率 %不合格品率 ppm -6 6 1 -1 SPC在正态分布中心与规范中心重合时X超出规范限 =k =k (k=1,2,6)k=1,2,6)的不合格率SS生产控制方式:3
2、 6 改进3 控制方式不合格率 无偏移:2700ppm 偏移1.5 : 66807ppm6 控制方式不合格率 无偏移:0.002ppm 偏移1.5 : 3.4ppmSPCSSTUTUTLTL3 3 6 6 2.710-32.010-93 3 控制方式与控制方式与6 6 控制方式的比较控制方式的比较SPCSS我国质量状况差距巨大国家技术监督局历年产品抽查合格率统计表: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72.8 75.2 59.6 68.5 74.9 75.2 78.6 78.9 79.1 79.3年份合格率(%)总平均(%)74.2
3、1每年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损失2000亿左右。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SPCSS质量管理发展三个阶段及其比较序号对比内容质量检验阶段1900-1940年统计质量管理阶段1940-1960年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960-现在1生产特点以手工及机械化生产为主大量生产现代化大生产2管理范围限于生产现场同左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3管理特点事后把关为主把关与部份预防相结合防检结合,全面管理4管理方法技术检验方法应用数据统计方法运用多种管理方法5参与管理人员依靠质检部门和质量人员依靠技术部门、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依靠全体员工SPCSS中国60年代从日本直接引入全面质量管理。 中国实际未经历真正意义上的统计管理阶段
4、。 中国许多企业质量管理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 薄弱环节补课SPCSS中国加入WTO 影响 关税壁垒 技术壁垒 技术标准、法规、认证制度。 中国企业:竞争力? 科学管理水平 形成生产力 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 竞争力?SPCSS世界制造业趋势 : 技术指标绝对值要求 管理质量特性值波动 趋于最小(稳定) 科学方法技术支持否则不可想象。 与世界接轨SPCSS重要性、紧迫性、实际意义 企业薄弱环节所在; 外部竞争压力加剧; 企业内在提高、发展的需求。 必须尽快学习掌握科学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急!急!急!SPCSS第二讲第二讲统计学基础知识统计学基础知识 随机现象 统计学 统计方法 总体、个体、样本
5、统计描述 统计推断统计控制 统计风险统计学 SS自然界每天发生现象/事件,多种多样、无穷无尽。 二类现象/事件 确定性现象如自由落体、同性相斥等 非确定性现象 随机现象非随机现象 随机现象 SS随机现象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 事先无法预知结果 大量重复出现,服从于统计规律。 随机现象:概念 SS统计学: 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一门科学。寻找、预测、确定随机现象中所呈现的统计规律。 被称为数字的科学。 统计学:概念 SS统计学基本思想: 两个观点:随机性、规律性。 三个特性: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 三个准则:事实,真实,求实。 SPCSS1.随机性: 统计数据永远是波
6、动的。 其取值是随机的。 统计学基础思想:二个观点SS2.规律性: 数据的收集必须遵循随机的原则。经过整理在大量试验条件下,统计数据显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统计学基础思想:二个观点SS1.数量性 :统计是从数量方面入手,认识事物的工具。没有数量就没有统计。一门科学只有应用了数学才能达到完善的程度。 统计学基本思想:三个特性 SS2.总体性 : 着眼于事物总体的规律、特征。 从整体上反映和分析事物的数量特征。 采用大量观测法。 统计学基本思想:三个特性 SS3.具体性: 统计的认识对象是具体的事物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表现。收集数据要有明确的目的,尽可能掌握它的历史。应注意数据所代表的社会经
7、济的实际意义。 统计学基本思想:三个特性 SS三个准则 :1.事实统计的基础。2.真实统计的生命。3.求实统计的灵魂。统计学基本思想:三个准则 SS统计学基础方法:随机抽样 事物的特征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千变万化。我们无法穷尽。同一事物同一特性数据亦可能十分庞大,无法也不必一一考察。按一定的方式,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样本进行研究,并以此推断总体的特征和规律。统计学基础方法:随机抽样 SS 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 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个成员。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组成的集合。 样品: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 样本容量:样品的个数。又称样本量。 统计学基础方法:随机抽样 SS简单随机样本: 两
8、个条件: 1.随机性: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相同的机会入样。2.独立性:从总体中抽取的每个样品,对其它样 本的抽取无任何影响。 今后研究的样本,均为简单随机样本。 统计学基础方法:随机抽样 SS随机抽样基本原则: 随机性:定时、均衡、分层。 独立性。 不受干扰性。 足够数量。 SPCSS样本实例 :统计学基础方法:随机抽样 (1)罐头(2)汽车SS样本实例 :(3)分组样本(4)有序样本统计学基础方法:随机抽样 SS统计技术 : 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基础。 是研究随机现象中确定的数学规 律的一门数学学科。 统计方法:概念 SS统计方法: 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并对 其反映的问题,作出一定
9、结论的方法。 质量统计方法,专指用在质量管理中的统 计方法。 统计方法:概念 SS统计方法分类: 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控制 统计方法:分类 SS统计描述 : 通过对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从而清 楚描述事物的规律或状态。 统计方法的基础。 将零星的、分散的、杂乱的信息数据转 化成规范的表格,图形。 统计方法:分类 SS统计推断: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统计运算所得到的 特性值,对事物的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 预测和推断。 又称归纳统计法。 统计方法:分类 SS统计控制: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和统计计算所得到 的结果,评价事物状态、监测变异,从而保持 控制过程处于稳定的状态。 统计方法:分类 SS统
10、计方法:属性 描述性:通过统计数据的归纳整理,来描述事物的特征。推断性:通过研究事物的一部分,来推断事物总体的状况。风险性:以部分推断、描述总体,必然存在失真的可能性。统计方法:属性 如何降低风险?SS统计方法主要作用 :评价过程质量的控制状态。预防不合格品的发生或再发生。降低检验成本。揭示产品不合格的原因或主要原因。必不可少统计方法:主要作用 形成产品质量、谋求改进机会、进行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工具。SS统计方法应用范围 : 四类通用产品整个寿命周期。 任何过程、阶段包括需求调研、产品设计,制 造控制、顾客满意度评价等。 统计方法:范围 SS统计方法应用基础条件: 1.基本条件: 过程稳定处
11、于受控状态 必要的资源:计量工具; 检测手段; 记录图表; 高素质员工。 统计方法应用条件SS2.基础工作 建全规范的管理体系或制度; 产品质量可追溯;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如 MINITAB 软件。统计方法应用条件SS统计方法应用成功的关键 :强烈的预防、改进的意识决定每个人的行为、思维模式。 关系企业生存、发展。 领导作用与全员参与 文化的变革、习惯的改变。 艰苦工作、枯燥、繁琐。 目的性明确 评价,预防,控制,改进。 关键统计方法应用条件 SS结论:结论: 统计方法所表达的观点,以及统计方法的应用,深刻影响了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整个领域。 定量把握过程中的因果关系,精确描述、监视、控制过程。
12、运用数据、认清规律,提供决策依据。向管理要效益 一个深化、细化、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有效性的途径一个深化、细化、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有效性的途径统计方法:结论SS第三讲第三讲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图示方法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图示方法SS一、数据: 一般可通过观察、检验、测量、试验获得。 反映事物或产品质量特性和状态的数字。 任何一门科学都必须进行定量研究。数据:概念SS二、数据分类2.1 产品特性值2.2 误差与容差2.3 统计特性值数据:分类SS2.1 产品特性值数据:产品特性值SS有关术语:质 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特 性:可区分的特征。质量特性: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产
13、品:过程的结果。过 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活动。产品特性值:将要求按特定的准则,转化为产品功能性的 术语和量值。数据:产品特性值SS产品特性值分类: 按种类分类 按属性分类 按定性、定量分类数据:产品特性值分类SS按种类分类:理化特性:机械,理化,电,光,声等;感官特性:嗅觉,听觉,视觉,触觉等;行为特性:礼貌,诚实,正直等;时间特性:准时,可靠性,可用性等;功能特性:制冷,制热,切割,粉碎等;数据:产品特性值分类尚有人体工效、经济、社会、心理等特性。SS按属性分类:固有特性赋予特性。内在特性外在特性。关键特性一般特性。数据:产品特性值分类SS按定量、定性分类:定量数
14、据:定量可测计量型数据。定性数据:定性可数计数型数据。计数型数据:计件值、计点值。数据:产品特性值分类SS2.2 误差与容差数据:误差与容差SS误差:产品特性值由过程决定。过程因素是动态、 变化的。因此产品特性值的波动是客观存 在的,无法完全清除。误差:特性值对期望值的偏离成差距。数据:误差与容差SS误差组成:总误差=制造误差+测量误差。容 差:允许偏离的范围。规范界限:公差 T = TU - TL 。SPCSS造成误差的两类原因:系统误差异因造成;随机误差偶因造成;异因造成的误差较大,有规律可测知,且可消除。偶因造成的误差较小,为过程固有特性,无法消除。SPCSS2.3 统计特性值数据:统计
15、特性值SS计量值统计量的计算(能连续测量的统计量)反映质量集中程度均值:X = X I / n中位数:按大小先排队后取中n为奇数时,直接取中。n为偶数时,取中间两个数的算术平均。数据:统计特性值SS反映质量分散程度极 差:R = Xmax - Xmin移动极差:Rsi = Xi - Xi+1(又称MR)批标准差: = (xi-x)2 / N 样本标准差:s = (xi-x)2 /(n-1)变异系数:Cv= / x 或 s / xSPCSS计数值统计量的计算(不能连续统计量)计件值不合格品率:P=d/n100%或D/N100%不合格品数:d或D计点值缺陷数:C单位缺陷数:U=C/n 或 C/N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pc 培训资料 统计 过程 控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