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docx





《第八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立区、绿色发展,强化节能减排,推广低碳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保,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第一节 加强节能管理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大力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领域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在各类工业园区推广热电联产和余热余压利用。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完善能效标识制度、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和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严格执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
2、额和产品能效标准。加强节能能力建设,完善节能管理支撑体系,扶持壮大节能服务产业。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法规和政策。开展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绿色建筑行动和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专栏15:节能管理 节能改造工程:继续实施电机系统节能、能源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锅炉(窑炉)改造、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建筑节能、交通节能、绿色照明,及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等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重点推广高效节能家电、汽车、电机、照明等产品。节能服务工程:重点实施节能检测、技术咨询、合同能源管理、能源审计、节能规划编制等工程。 第二节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坚持节约优先,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
3、别化管理,明显提高土地、水和各类资源利用效率。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强化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严格用途管制,加强土地整治,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力度,提高耕地复垦质量,健全节约土地标准,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实行取水总量控制,合理调配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强化水资源有偿使用,实行梯度水价制度,促进重点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高效节水产业,统筹利用雨洪资源和再生水、矿井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源,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和技术改造,加大替代型材料、可再生材料推广力度,推进各领域、各行业节材。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管理,强化矿产资
4、源规划调控,加快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对特定矿种严格实行保护性开发,促进形成优势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建立铝、锰、稀土等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和矿业权市场建设,落实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土地复垦履约金制度,加强矿产资源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察。加大对合山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扶持。 第三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在制糖、铝业、钢铁、锰业、石化、电力、建材、林浆纸、林产加工、化工等行业构建循环利用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建立循环
5、经济联合体,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建成糖业循环经济示范省区。引导企业实施环境管理标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开展重点产业园区能源资源循环化改造,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加强共伴生矿产及尾矿综合利用,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建筑和道路、农林等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产业化利用,发展再制造产业。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型农业。 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加快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
6、费理念,逐步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专栏16: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示范工程:重点建设再制造、城市矿产、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园区循环化改造、农业秸秆综合利用、林业三剩物综合利用、大宗固体废弃物利用、农业循环经济、服务业循环经济、建筑废弃物利用、关键技术推广利用等重点循环经济工程,及100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静脉产业固废资源化回收利用与综合处理工程。 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重点建设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梧州、玉林进口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园区,南宁再生资源产业示范园区,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钦州石化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田东石化工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区,河池有色金属新型材料循环经济示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第八 加强 生态 文明 建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