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与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剖析.doc





《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与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剖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与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剖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与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剖析戴明理论与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其实并不冲突,是实施的人并没有理解其内涵,舍本逐末!只有正确理解了理论才能做得更好!以下是引用别人的剖析来阐述两个管理大师的核心理论。目标管理VS质量管理管理学界的争论司空见惯,然而,有一场争论却别具一格。争论的双方,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这就是德鲁克同戴明之争,目标管理同质量管理之争。谁是谁非,或者亦是亦非,迄今尚难下结论。众所周知,目标管理是德鲁克的杰作。这种管理方法是德鲁克于20世纪50年代最先提出的。目标管理的宗旨,是把管理的着眼点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放在过程上。目标管理的关键,是要形成上下一致、消除内耗的目标体系。目标
2、管理的实质,是由外在管理走向员工自我管理,由他治变为自治。目标管理提出以后,便在美国迅速传播。它的优势,是可以克服西方从泰罗以来过于严密、过于硬化的过程式管理造成的种种弊端,激发员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由于目标管理强调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可以使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一体化,促进组织发展。尤其是目标体系(也叫目标总汇)的制定过程,需要上下协商,反复沟通,可以克服分工带来的冲突和差异,促进组织目标的整合,消除子目标的内在矛盾。因此,目标管理在全世界尤其是在美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到众多公司的青睐。美国总统布什在2002年向德鲁克授予“总统自由勋章”,提到他的三大贡献之一就是目标管理
3、。就在美国企业广泛采用目标管理的同时,戴明的质量管理在日本风风火火地铺展开来。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经济繁荣,美国渐显颓势,于是对目标管理的批评多了起来。管理学家孔茨指出,目标管理有许多不足,对此如果认识不清楚,就可能导致目标管理的不成功。对目标管理挑战最为激烈的,就是戴明。他慷慨激昂地宣称:“绩效考核,不管称它为控制管理或什么其他名字,包括目标管理在内,是惟一对当时美国管理最具破坏性的力量。”戴明为何要对目标管理发火呢?他指出,目标管理存在下列问题。首先,戴明强调目标管理会带来压力和恐惧,导致上下级之间的不信任。由于目标管理要落脚于绩效考核,员工会感到企业并不信任他们,甚至会产生焦虑和
4、恐惧。一个不被信任而且处于焦虑中的人,会缺乏工作热情和信心,更谈不上创造性。戴明说:“恐惧制造绵羊,没头脑、不敢讲话、明哲保身的员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个由这样的员工组成的公司怎么会有竞争力?没有任何东西比志愿者的心更强壮。”在现实中采用目标管理的经理往往认为,如果没有目标的压力,就无法控制工人,从而无法控制整体目标的实现。这显然是不信任自己的员工。其次,戴明认为在恐惧基础上实施的考核和奖惩,不可能给员工提供真正的动力。推行目标管理的公司,大都有一套检验目标是否实现的方法,包括季度或年度的目标考核、绩效奖励、评分计分和排名管理法。这些方法的实际效果是促使管理人员和员工们不得不首先考虑短期个人
5、绩效,而牺牲企业甚至个人的长期利益。对于这种管理方式,戴明曾辛辣地讽刺说:“美国可以出口任何东西,就是不能出口美国现在的管理方法,至少不能出口到友好国家。”再次,目标管理离不开定额。而戴明主张取消所有的工作定额。工作定额不是德鲁克的发明,目标管理与以前的定额管理有所不同,主张员工参与定额的制定。然而,这种参与,在现实中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员工为了能更容易地获得高绩效,自下而上制定的定额往往过低,而管理当局则往往层层加码,抬高定额。所以,这种定额标准不是基于实际,而是基于上下之间的讨价还价。目标制定得太低没有意义,而且会阻碍发展的动力;目标制定得太高,希望得到超过系统能力的结果,不但是不可能的,
6、而且会产生破坏性的后果。在实践中,工厂经常用平均产量作为工人的定额,超出平均数的半数人,以完成定额为满足,只要完成定额就东游西逛等待下班;低于平均数的半数人,每天都在忙乱中努力完成定额,根本谈不上保证质量。而且,员工只关心完成自己的定额,上下工序之间或不同零件之间,工人合作精神受到损害,会出现相互推卸责任,以邻为壑的现象。所以戴明认为,定额是阻挡改进质量和生产力的拦路虎。一个有诚信的、有领导力的公司,一个员工充满了内在工作热情的公司,定额在事实上是没有用的。针对这些问题,戴明主张,目标管理实际上严重阻碍了质量提升,对企业管理具有破坏性的力量,必须废止。对于戴明和德鲁克的这一冲突进行探析,是很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面质量管理 德鲁克 目标管理 剖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