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基础培训.doc
《继电保护基础培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电保护基础培训.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继电保护基础! v P2 b6 ?6 f( i1. 什么是继电保护 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以探讨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因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主要用有触点的继电器来保护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母线等)使之免遭损害,所以称为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一门相当古老而充满青春活力的综合性科学,既与电力系统的发展紧密相关;同时又不断地吸取相关科学技术中出现的新成就作为发展的手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过程充分地说明了这一论点。1.1. 继电保护基本原理的发展 19世纪末已开始利用熔断器防止在发生短路时损坏电力设备,建立了过电流保护原理。 19051908年研
2、制出电流差动保护。 1910年起随着电力系统多电源化而开始采用方向电流保护。 ! g- g, y( c g6 j( V$ _! d/ _20世纪20年代初出现了距离保护。 y! u5 f% # C% x5 V7 q20世纪30年代初研制成功了快速动作的高频保护。由此可见,从继电保护基本原理上看,到上一个世纪30年代初,现在普遍应用的继电保护原理基本上都已建立起来,此后在保护原理方面没有出现突破性的进展,而只是在硬件结构方面,或者说在吸取相关科学技术新成就中,继电保护的构成的发展,令人振奋,令人耳目一新,充满着青春活力。6 e1 W& r7 p; |1 O8 X# N9 U1.2. 继电保护装置
3、硬件的发展 $ B) X; q* 9 P- o$ | k1901年出现了感应型继电器,经历了机电式、整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式、微型计算机式等发展阶段。纵观继电保护一百年的技术发展史可以看出,虽然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早已提出,但它总是根据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不断地从相关科学技术取得的最新成果中发展和完善自己。 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大体可概括为三个阶段,即机电式、半导体式和微型计算机式。从机电式到半导体式是第一次飞跃,主要特点是无触点化、小型化、低功耗。从半导体式到微机式是第二次飞跃,主要特点是数字化、智能化。第二次飞跃意义更为重大,它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6 |* r!
4、 f8 h! L4 - D7 h0 J1.3. 计算机继电保护的发展 $ 4 u+ z; m0 O早在1965年,科研人员就已提出用计算机构成继电保护装置,早期发表的关于计算机保护的研究报告揭示了它的巨大潜力,引起世界各地继电保护工作者的兴趣。在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作理论探索,只有个别部门作了一些现场试验,限于计算机硬件的制造水平和价格,当时还不具备规模性地生产计算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条件。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飞速发展,出现了一批功能强的微型计算机,价格大幅度减低,因而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经济上,已具备一台微型计算机来完成一个电气设备保护功能的
5、条件。为了增加可靠性,还可以设置多重化的硬件,用几台微机互为备用地构成一个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从而大大提高了可靠性。发展最快的是日本,在1987年的产值可能达到继电保护设备总产值的70。 % m6 v9 q) s1 R u我国在计算机继电保护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但进展很快。1984年华北电力学院研究制成的第一台距离保护样机,在经过试运行后,通过了科研鉴定,标志着我国计算机保护的开发工作进入了重要的发展阶段。目前全国已投入运行的微机高压线路保护达万台。微机保护动作正确率逐年提高,已从1991年的90.6提高到1997年的98.58。2. 概述2 d PK% j7 x: bA# 2.1. 电力
6、系统的故障及不正常工作状态:由于设备构造上的缺陷、设计和安装的错误、检修质量不高、运行维护不当、操作错误、设备绝缘老化、风雨雷电及鸟兽灾害等原因,致使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常常发生故障。最常见的故障是各种类型的短路: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单相接地短路及发电机和变压器的绕组匝间短路。输电线路的断线也属于故障的一种。电力系统还可能出现各种不正常工作状态,如过负荷、过电压、电力系统振荡等。短路类型 符号 概率 1 a; a8 LQ5 W三相短路 4 O; t! d* ?. J 0 v z( Pd(3) 5%- u) U8 I4 l4 _- M& E% Y两相短路 d(2) 10% |3 Y
7、) v# / Y. u两相接地短路 d(1-1) 20%.单相接地短路 d(1) 65% 故障造成的后果:: P6 $ R p* C7 A$ A9 q 1、电力系统电压大幅度下降,使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7 z6 * j3 4 t3 J# ) |% S, H6 f 2、故障处短路电流很大,形成电弧,烧坏电气设备。 3、短路电流的热效应和电动力,使故障电路中电气设备遭到破坏或影响其使用寿命。 4、破坏发电机并列运行的稳定性,使系统振荡或瓦解。; l: K$ N6 k d# V a5 hc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都能引起人身伤亡和设备的损坏,甚至使系统瓦解。故在电力系统中,除应采取各项措施消除或减少
8、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外,一旦发生故障,必须迅速而又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设备,这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最有效方法。这一切的实现均倚赖于继电保护装置。9 i8 ) U8 J. ?2.2. 继电保护装置定义 继电保护装置是指能反映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自动装置,由于其从前大多由继电器组合而成,故称为继电保护装置。8 - e. X; _& E* v* i2.3. 继电保护装置原理 继电保护装置利用正常与故障或异常状况下电气量的变化来鉴别: 反应电气量增加:过电流、过电压。 b; aA! $ _- k5 P# g# s2 E 反应电气量减少:低电压保护。x& a%
9、v! _. m: s+ v 反应U/I变化:距离保护。4 Q c$ z% s, 1 J/ D 反应电气元件两端相位或功率的变化:差动保护。2.4. 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1、选择性:保护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 # : E+ a$ ?. U2 f( O1 H, 2、速动性:快速切除故障以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B B) $ V! x3、灵敏性:要求保护装置对其保护范围内的任何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都能正确反应。4、可靠性:指在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它应该反应的故障时,保护装置应可靠的动作(即不拒动),而在不属于该保护动作的其它任何情况下,保护装置应可靠不动作及
10、(不误动)。- GK+ T2 D; H. J+ q: t% 3 N2.5. 继电保护装置的分类 继电保护装置由最初的熔丝保护发展到机电型再到晶体管型再到集成电路型,发展到今天,微机型继电保护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按构成原理分类:电流电压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护等。6 N7 J( F8 I+ o; R9 按被保护对象分类: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线路保护和电动机保护等。3. 输电线路保护* S8 Ht. M$ F- M输电线路主要是架空线路的故障最多,线路必须架设完备的保护。按其作用对象不同可分为:中低压线路保护,高压超高压线路保护。8 A( 4 W1 S4 k Q2 j3.1. 大
11、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与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 % i( J$ XF3.1.1. 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 - t! L9 E6 j: h- ) N/ J110KV及以上电压系统中,中性点直接接地,单相接地短路时,接地电流很大,一般500A以上,因此叫做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当有一相发生接地时,继电保护装置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切除故障线路。3.1.2. 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 当发生两点接地短路时,短路电流会很大,相间短路保护可动作于断路器跳闸。35KV及以下电压系统中,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单相接地短路时,故障点流过很小的电容电流,因此叫做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当有一相发生接地故障时,线电压仍三相对称,不影响
12、正常供电,允许短时运行而不必跳闸,由运行人员采取措施,切除故障。+ y# q0 c( i! Z/ O$ 7 & p u3.2. 中低压线路保护主要包括相间短路保护(过电流保护与方向过电流保护)与接地保护(零序过流保护与接地选线)。/ i7 d* s& O3 W) f# q3.2.1. 三段式过电流保护用于单侧电源网络线路的相间短路。3 l3 t& ! ih. M; y h( / V5 3.2.1.1. 电流速断保护2 f& S. K2 u3 J2 V反应电流增大而瞬时动作的电流保护称为电流速断保护,+ s* f9 A* w: b1 K3 d3 W/ m% v不能保护线路全长,但要求保护范围不能
13、小于15%20%。: f: A# C2 O9 W3.2.1.2.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X5 E6 b7 R q2 c! E. W作用:解决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线路全长,作电流速断保护的后备保护。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护线路全长,并具有足够的灵敏性,力求最小的动作时限。正是因为它能以较小的时限快速切除全线路范围内的故障,因此称之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2 X4 Y4 j7 b; kQ& E3.2.1.3.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5 w1 k0 H8 V1 u8 | v* i% h作用:作本线路和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 b$ x D A* A! X0 g3.2.1.4. 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g3 V. M- 4
14、B. b4 z* D% V0 Q定时限过电流的动作时间与电流的大小无关,只要达到动作电流值,就以一定的时限动作。一般用在首末端短路电流变化较小的情况下。而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则是保护的动作时间与短路电流成反比,短路电流大,动作时间小,短路电流小,动作时间长。3.2.2. 低压闭锁的三段式过电流保护0 Z_ Q/ G$ 2 l; - g0 h* l K为了弥补过电流保护灵敏度不够的情况,增加了低电压闭锁元件。+ 7 p- j. f8 P0 M. | Z- l( a3 _3.2.3. 方向过电流保护 . G: e2 C$ T. F. O6 0 s4 J( F用于双侧电源网络线路的相间短路保护。3.2.
15、4. 三段式或四段式零序方向过流保护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线路单相接地保护。) q 4 G, v2 i$ H6 B( W3.2.5. 小电流接地选线用于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中查找单相接地的线路(注意:不是选相)。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接地选线的方法之一是反应工频电容电流方向的零序功率方向保护:根据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的特点: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超前于零序电压90的特点,构成保护。2 ( n* z P% q# q* L1 |! Tj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不能利用零序功率方向保护作为接地选线的方法。1 Q! E7 x. 2 t: O8 W* d3.3. 高压超高压线路
16、保护* A5 T$ e0 _2 a_: L3.3.1. 距离保护简单的电流电压保护的灵敏性受系统运行方式影响大,在重负荷长距离输电线路上,其灵敏性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另外在超高压多电源的复杂网络中,往往不能满足选择性要求。距离保护是反应被保护线路始端电压和线路电流的比值的一种保护,该比值称为测量阻抗Zj。正常运行时,测量阻抗称为负荷阻抗,其值较大。当系统发生短路时,测量阻抗等于保护安装处(如变电站内)到短路点的线路阻抗,其值较小。 距离保护根据测量阻抗的大小,反应故障点的远近,故称距离保护。有时又称为阻抗保护。% kx3 D; EI$ j) q1 j3.3.2. 纵联差动保护; E8 G) u;
17、 y, Kj基于比较被保护线路两端电流的大小和相位的原理。多用于长度较短的线路及发电机、变压器、母线。4. 电容器保护4.1. 两段式相间过电流元件 保护电容器组与断路器之间的引线、绝缘子、套管间的相间短路故障,同时也可作为电容器内部故障的后备保护。7 _& r/ O. c i! / 3 o7 P, S 4.2. 过电压保护原理及功能由于系统负荷变化等原因,系统电压也经常变化。电容器输出的无功功率和内部有功功率损耗与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当运行电压过高时,箱壳内的有功损失增加的很快,使电容器内部产生的热量超过电容器冷却作用所能散到周围空气中的热量时,热平衡就被破坏,温度升高,游离增大,使介质老
18、化,寿命降低。除造成电容器外壳膨胀外,由于热击穿发展,造成局部地方击穿,易引起电容器爆炸。故电容器需装设较完善的工频过电压保护,确保电容器在不超过最高允许电压下和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运行。国家标准规定,电容器允许的工频过电压最大持续时间为:在1.1倍额定电压下,可长期运行;在1.15倍额定电压时,每24小时可运行30min;在1.2倍额定电压时,为5min;在1.3倍额定电压时,为1min。/ # H# Iz: p; N为保证瞬时出现过电压后,过电压元件能可靠返回,过电压元件宜有较高的返回系数,可取0.95 。过电压元件电压取自母线PT。为避免在母线单相接地时过电压保护误动,电压采用线电压,由软件
19、计算得出。0 ; b2 L& R( s4.3. 低电压保护原理及功能 从电容器本身特点看,运行中的电容器如果突然失去电压,对电容器本身并无损害。但可能产生以下后果:当变电站电源侧断开、事故跳闸或电压急剧下降时,如果电容器还接于母线上,则当电源重合闸或备用电源自投后,母线电压很快恢复,在电容器的残压还未降到0.1倍的额定电压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使电容器承受高于1.1倍的额定电压而损坏。当变电站断电恢复时,若变压器带电容器合闸,可能产生谐振过电压,使电容器损坏。变电站断电恢复的初期,若变压器还未带上负荷或负荷较少,母线电压较高,也可能引起电容器过电压。故加设低电压保护,且其动作时限应小于上级电源进线
20、重合闸或BZT的动作时限(变压器保护或其它保护跳开母线进线断路器时,应同时联跳电容器,但若加设低电压保护,且其动作时限整定适当,可不联跳电容器)。* K& Q6 6 N* R# H/ U 低电压保护电压取自母线PT,为防止电容器未投入运行时,母线电压过低误切电容器,低电压元件中加有断路器合位判据。为避免在PT断线时低电压保护误动,电压采用线电压,由软件计算得出;且可通过控制字选择是否经有流闭锁。4.4. 过负荷保护3 g& q& D/ 8 w, ( j8 ?+ R( w. j9 U 电容器组的过负荷是由系统过电压及高次谐波引起,按照国标规定,电容器应能在有效值为1.3倍额定电流下长期运行,对于
21、电容量具有最大偏差的电容器,过电流值允许达到1.43倍额定电流。 由于按规定电容器组必须装设反映母线电压稳态升高的过电压保护,又由于大容量电容器组一般需装设抑制高次谐波的串联电抗器,故可以不装设过负荷保护。仅当该系统高次谐波含量较高;或电容器组投运后经实测,在其回路中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才装设过负荷保护,保护带时限动作于信号。为与电容器的过载特性相配合,宜采用反时限特性。: Z* T2 i% K1 k4.5. 单相接地保护原理和功能, C& N8 w% H( 并联电容器组是否要装设单相接地保护,要根据电容器组所在电网的接地方式来确定。对不接地系统,电容器组中性点又不直接接地,不管电容器组放在绝
22、缘支架上还是放在地上,都不是网络自然电容的组成部分,故可不再装设单相接地保护。目前我国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接线常为Y接线或双Y接线。高压和超高压和超高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或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的并联电容器装置,一般采用Y0接线。/ q8 W! b( V |& N) C6 5 H6 l! c; Y/ H4 a8 G) Q/ ?Z6 e2 x7 M) b6 % RW0 ) u9 ?s, F* r- Z; |& q1 F& n+ b, C0 z: t& Z* f7 n- G# Q6 % r4 + W - u# i7 x( O: t) g4 u% k/ 9 h8 O1 ! E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保护 基础 培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