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专项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专项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专项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专项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B酒精C汽油D氯化钠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
2、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用活性炭吸附B鉴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C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溶解,蒸发,结晶D探究分子之间有空隙将水、酒精各50mL倒入100mL量筒中AABBCCDD3、属于溶液的是A八宝粥B汽水C珍珠奶茶D蒸馏水4、打卤面是山西的一种传统面食,调料“卤”的做法是将各种食材、调味品加入水中熬煮而成,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得到溶液的是A木耳B韭菜C鸡蛋D食盐5、向蒸馏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整个过程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
3、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变大后变小Bd点时溶液的质量大于c点时溶液的质量Cb点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Da、d两点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相同6、水是生活中常见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必须:溶剂一定是水B生活常识:油锅着火用水来扑灭C人体必需: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D实验认识:电解水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7、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放入足量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醋B食盐C蔗糖D麻油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g氢气与9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10g
4、水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9、今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要坚持节水优先,抓好水污染的防治工作”。下列有关水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的废水和废液可以直接排入下水道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是氧气10、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知,a的溶解度大于bB增加溶质都可将a、b的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Cb中含有少量a,最好用
5、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取bDP点表示该温度下,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1)若用氯化钠固体和水(水的密度为1g)配制100g这种溶液,需水_mL;(2)若称取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会如何变化_。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g。(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3、在20时,将40g硝酸钾固体加入1
6、0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8.4g硝酸钾固体未溶解。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上述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小明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制作“叶脉书签”,需要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用_称取氢氧化钠_g。用_量取_mL的水,读数时若俯视,会使溶质质量分数_。(填偏大、偏小、不变)(已知水=1g/cm3)。(2)若用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需25%的氢氧化钠溶液_g,水_g。5、根据如图中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10时,将25g硝酸钾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硝酸钾的_(选填
7、“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_;(3)20时,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可使用的方法是_(写一种即可);(4)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采用的方法是_(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烧杯用蒸馏水润洗过(_)2、相同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_)3、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可继续加入该溶液的溶质观察溶质是否溶解,如果溶解就一定是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_)4、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标签上要写明药
8、品名称及溶质质量分数(_)5、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能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_)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结束后,17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锥形瓶内剩余的固液混合物(以下简称废液)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12.5g大理石中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_。(3)根据实验可知废液中含有的可溶性物质有_(填化学式);(4)所用废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为_。(5)操作A的名称为_。(6)下图
9、中可以表示H+变化的是_(填序号)。2、工业上制作电路的一种反应原理是,若反应中消耗了10%的稀盐酸146g,请计算需要15%的H2O2溶液的质量(保留一位小数)。3、近年来,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直困扰着人类,消毒剂的选择、利用以及相关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就成了热门话题.常见的消毒消毒剂有:84消毒液、过氧乙酸(CH3COOOH)溶液、双氧水溶液、醋酸(CH3COOH)溶液以下是某班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相关问题:(1)小白问小明:相同分子数的过氧乙酸和醋酸,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是_。(2)小正想配制2%的双氧水溶液,已经有4%的双氧水溶液100g,所需水的质量为_。(3)小胜用100g某醋酸溶液与足
10、量碳酸钠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并将所气体通过足量NaOH浓溶液,测得NaOH浓溶液增重4.4g,则请你帮他算出原醋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4、某化学兴趣小组取部分变质的 Ca(OH)2(含杂质 CaCO3)样品8.0g投入200.0g水中,充分搅拌,通入足量CO2,溶质质量与反应的 CO2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提示:CaCO3+H2O+CO2=Ca(HCO3)2,Ca(HCO3)2能溶于水(1)Ca(OH)2全部转化为CaCO3时消耗的CO2 质量为_g。(2)8.0g样品中杂质CaCO3 的质量为多少?(3)通入 m3g CO
11、2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多少?5、在生活中我经常食用食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食醋中溶质醋酸的化学式_。(2)醋酸这种物质由_构成。(3)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4)2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3%的醋酸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仔细阅读下面的探究实验信息,回答相关问题.(实验目的)探究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查阅资料)(1)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包括吸收热量(Q吸)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Q放)的水合过程。(2)实验条件下,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提出猜想)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可能升高或降低或不变。.(实验
12、探究)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在图2所示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质b之前均使用温度计控制热水温度,使之保持在99。V.(实验结论)(1)图1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a后,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说明溶液的温度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拓展实验)按照图3所示进行实验。若物质c为NaOH,则U型管内的左边液面_(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右边液面;若U型管内的液面位置变化与之相反,则物质c为_(填序号)。CaO NH4NO3浓H2SO4.(反思交流)(1)该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就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展开了讨论,分析得出:若Q吸_Q放(填“”或“甲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必考 解析 沪教版 全国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溶解 现象 专项 测试 试题 详细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5739610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