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在战国时期“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历史现象是()A.周公作礼乐B.孔子办私学C.百家争鸣D.始皇焚诗书【解析】选C。战国时期,为了适应诸侯争霸的需要,学术上出现了“百家争鸣”,故选C。周公作礼乐是在西周,A错误;孔子办私学是在春秋晚期,B错误;始皇焚诗书是在秦朝,D错误。【补偿训练】孔子生活的时代,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是()A.封邦建国、制礼作乐B.社会变革、百家争鸣C.帝国分裂、民族交融D.帝国鼎盛、开放包容【解析】选B。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在此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推广
2、,私有土地不断发展,列国纷争,礼崩乐坏,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社会上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故选B。封邦建国、制礼作乐是西周初期的社会特征,A错误;帝国分裂、民族交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特征,C错误;帝国鼎盛、开放包容是唐朝时期的社会特征,D错误。2.(2020成都高二检测)春秋时期,士人纷纷走上游说之路,孔丘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他们的共同出发点是()A.改朝换代建立全新制度B.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C.争夺对诸侯国的控制D.为统治者治理国家出谋划策【解析】选D。春秋时期士人走上游说之路,其目的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出谋划策,
3、从而实现自己的抱负,故选D。孔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不主张建立全新的制度,A错误;厚今薄古不符合孔子,B错误;春秋时期士人的游说不是为了争夺对诸侯国的控制,C错误。【补偿训练】“一个时代的思想不够活跃,创新就不可能有多大成就,社会发展的后劲就不会足。”依照这种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历史的最大影响是()A.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B.出现了“诸子百家”C.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D.出现了政治、经济大变动【解析】选C。“百家争鸣”中各派别彼此吸收、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定型,故选C。题干材料强调“百家争鸣”在思想方面对历史的影响,而不是在经
4、济方面,且“直接”用词错误,A排除;“诸子百家”是“百家争鸣”的前提,B排除;政治、经济大变动是“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D排除。3.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以下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是()A.有教无类 B.诲人不倦 C.仁者爱人 D.信而好古【解析】选A。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A最能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思想;B诲人不倦意思是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C是孔子“仁”的思想; D是指相信并爱好古时候的东西,故选A。4.荀子主张:“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这
5、说明荀子()A.倡导礼义治国B.主张礼法并施C.强调严刑峻法D.提倡修身齐家【解析】选B。从材料中的“治之经,礼与刑”可以看出,荀子主张礼法并施,故选B。荀子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非只是倡导礼义治国,排除A;荀子提倡法治,但并非主张严刑峻法,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荀子提倡修身齐家,排除D。5.(2020山东等级考)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解析】选D。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二人都涉及“义”的问题,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_2021 学年 高中历史 第一 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1.1 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形成 课时 素养 评价 解析 新人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5739819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