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预习复习资料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预习复习资料全~).doc(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0534 外国文学作品选笔记 第 1 课、荷马伊利亚特 )荷马史诗公元前九世纪行吟诗人,成文于公元前 1000 年开始,记载世纪的事,世纪定稿)、 史诗分为伊里亚特 奥德塞两部分,是古希腊流传至今最早的文学作品,相传作者是盲诗人荷马,因而被称为“荷马史诗” ,两部史诗都与特洛亚战争有关。 伊里亚特(共 24 卷,15693 行。 )直接描写特洛亚战争最后一年的事情。 奥德塞写希腊英雄奥德修在特洛亚战争结束后十年回国的艰难历程、 主要人物:特洛亚战争的三方参与者希腊联军一方:1 阿基琉斯(英俊骁勇,感情强烈、但过于自尊,盛怒之下不免残忍) ,2 统帅阿伽门农、3 阿基琉斯好友帕特洛克罗斯特洛
2、亚一方:赫克托尔(遇事冷静,比较内向,性格稳重,有人情味) ;2 赫克托尔父亲、老王普里阿摩斯;3 赫克托尔母亲赫卡柏; 4 妻子安德罗马(诗中哀叹阿斯提阿那克斯喪父后凄凉)4 弟弟帕里斯神衹方面:1 女神雅典娜 2 集云之神宙斯;3 射神阿波罗 “荷马式比喻”:指的是荷 马在描述人物行动、特征和事件时,擅长取材于大自然的景象、狩猎、农事等,以比喻的手法表现事物特征。荷马式比喻在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激发联想方面起巨大作用,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性和形象性。 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1 规模宏大构思精巧剪裁得当,是史诗结构的一大特色。2 塑造出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3 用自然质朴的语言写成使用了大量的表现技巧
3、如夸张烘托比喻固定修饰语等4 诗歌本身独特的韵律和源于神话传说的丰富的想象力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5 客观的叙事手法仿佛作者亲眼目睹事件发生的全过程选文的主要故事情节和关键性场景和选文中的一些著名诗句选文的主要故事情节:阿基琉斯的挚友帕特洛克罗斯穿上阿基琉斯的盔甲上阵迎敌,结果被赫克托尔所杀。好友的死,使得阿基琉斯悔恨不已,遂与阿伽门农捐弃前嫌,再次上阵,指名要与赫克托尔决斗。决斗发生前,赫克托尔父亲普里阿摩斯与赫克托尔母亲赫卡柏都劝其放弃和阿基琉斯争锋,但赫克托尔仍旧决定参加决斗,随后赫克托尔在决斗中被阿基琉斯杀死,他的尸体也被阿基琉斯拖在战车后面绕城,赫克托尔的父亲普里阿摩斯与赫克托尔母
4、亲赫卡柏、妻子安德罗马克都陷入万分悲痛之中简述荷马史诗所反映的时代:荷马史诗是研究古希腊社会的珍贵文件,它反映的时代是古希腊从氏族社会向奴录制社会过渡时期;4、 基本精神:是歌颂英雄是歌颂英雄的行为和他们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从本章可以看出诗人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采用高度集中的手法,以及点带面的结构;多用比喻,是史诗语言艺术的重要特点。、 一个片断。围绕的是“阿基琉斯的愤怒“来描写这天的战争,而具体描写的只是9 天间发生的故事,这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人神两条线索交错平行发展。在描写这场战争时,人与人在互相斗争,同时也穿插着神之间的斗争。如在斗争中描写“天父取出那把黄金天秤,把两个悲惨的
5、死亡判决放进秤盘“ 阿基琉斯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时代转型时期的英雄人物,在他身上体现着既勇猛又残忍,既冷酷易怒又宽厚仁慈,既天真任性又珍视英雄荣誉的多重特性。因此,这一英雄人物形象让黑格尔赞叹:“这是一个人,高贵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这个人身上显示出了它的丰富|性。 ”第 2 课:萨福永生的阿芙洛狄忒 1 萨福,是希腊女诗人,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缪斯” 。 传说她有三个同性伴侣,最终却因失恋而投海自杀。2.萨福的作品经人整理后为抒情诗九卷,哀歌一卷,可惜后来以伤风败俗为罪名被焚烧,目前只有永生的阿芙洛狄忒 、 给所爱和失去的友人等基本完整,另有相思等残篇。 阿芙洛狄忒的身份是:宙斯的女儿 为阿芙洛狄
6、忒驾车的是:金翅之雀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主司爱与美的女神阿芙洛狄忒是萨福笔下最鲜活的人物形象,体现生命热力的爱情是萨福诗歌永恒的主题。此诗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首先,诗作是对爱与美的颂扬。诗中,诗人所爱的人不爱她,她“万盘痛苦” ,满怀惆怅。于是她呼唤阿芙洛狄忒,希望爱神保佑她“一切心愿能够 实现” 。其次,诗作是对个体生命力的弘扬。诗人是第一位描述个人爱情和失恋的诗人。她的诗凸显自我,具有丰厚饱满的生命力,是贵族女性对生活理想的大胆追求,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可贵发现,是古希腊人本思想的诗性体现。正是是拜伦唐璜中所说的那个“如火焰一般炽热的萨福”“缪斯”:是古希腊神话中主管科学和艺术女神的总称。
7、第三课: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1. 索福克勒斯是雅典民主制全盛时期的悲剧作家,被 称为古希腊“戏剧艺术的荷马”和“第二大悲剧诗人” (第一是埃斯库罗斯,第三是欧里庇得斯) 。他的剧作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繁荣时期的思想意识。他拥护民主,赞扬人的自由意志,书写人在不可抗拒的命运面前不屈的抗争精神。他的悲剧往往被称为“命运悲剧” 。2. 索福克勒斯一生共写 100 多部戏剧,现有 7 部传世。其中主要的有埃阿斯 , 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等。以俄狄浦斯王成就最高,被认为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十全十美”的悲剧。3. 主要人物:克瑞翁,国舅,后继承王位;厄忒俄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大儿子;波吕涅刻斯
8、,俄狄浦斯王的小儿子;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的大女儿;海蒙,安提戈涅未婚夫、克瑞翁的儿子;欧律狄刻,克瑞翁的妻子。4. 关键情节:波吕涅刻斯和厄忒俄克勒斯为争夺忒拜统治权发生冲突,波吕涅刻斯被厄忒俄克勒斯赶走后召集六位英雄前来攻打忒拜,被厄忒俄克勒斯杀死,厄忒俄克勒斯自己也牺牲了性命。克瑞翁断承了王位,为守卫忒拜的厄忒俄克勒斯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同时宣布波吕涅刻斯为叛徒,禁止将其下葬,违者将被处死。安提戈涅不顾克瑞翁的禁令,到荒野埋葬了自己的哥哥,为此安提戈涅被囚禁并自杀。她的未婚夫海蒙也殉情自杀,海蒙的母亲也随之自杀,只剩下克瑞翁一人。5. 安提戈涅的戏剧冲突主要是围绕是否埋葬一个人而展开,这个
9、人是:波吕涅刻斯6. 安提戈涅的思想主题:A 在血缘伦理与城邦伦理不可调和的冲突中,展现了人物不可避免的命运悲剧。B 在对命运的不屈抗争中,安提戈涅既彰显了个人的自由意志,也显示了女性的尊严和觉悟。安提戈涅敢于以一己之力对抗至高无上的王权,充分显示了古希腊民主制时期所崇尚的自由平等精神。C 警告人类不可过度傲慢狂妄。克瑞翁坚持以自己制定的人类之法执掌一切,安提戈涅却说:“我不认为一个凡人下一道命令就能废除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律条。 ”剧作结尾克瑞翁失去了所有亲人,歌队长最后的话“傲慢的人的狂言妄语会招惹严重惩罚” ,是对人类的提醒和警示。|7. 艺术上的特点:鲜明地体现了索福克勒斯剧作的
10、艺术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主人公安提戈涅有优点,也有弱点。而克瑞翁既不是完美无缺的好人,也不是为非作恶的坏人。他是一个在权力的鼓动下失去了理智和克制能力的人,是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中典型的悲剧人物,有缺点的现实人。其次戏剧结构严谨、完整。第四课: 但丁神曲 (节选) (世纪) (38 50)、 1. 但丁是欧州中世纪最伟大的意大利诗人,恩格斯对但丁的评价: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意大利诗人)2. 但丁一生著作甚丰,最能够代表他创作成就的是长诗神曲 。另外有抒情诗集新生 ,还有著作论俗语 、 飧宴 、 帝制论等。 3. 但丁早年曾把所写的 31 首写给
11、贝亚特丽采的抒情诗用散文连缀起来结集出版,这部诗集是:新生4. 神曲的三部分篇名:地狱篇 炼狱篇 天堂篇 。拦路的三头野兽:豹、狮、虎。 神曲的原意是“神圣的喜剧”全长 14233 行。5. 主要人物:但丁、维吉尔、弗兰采斯加、保禄6. 关键情节:但丁来到地狱第二圈,看到生前放纵情欲的灵魂遭受惩罚,听到弗兰采斯加和保禄的不幸遭遇时因同情而昏晕,似乎将濒于死亡,如同一个尸首倒下。7. 主要内容:新生是意大利人但丁早期的作品。但丁少年时期曾经邻居家的少女贝亚特丽采产生了爱情,贝亚特丽采早逝以后,但丁把在 1283 年以来所写的 31 首献给她的抒情诗用散文连缀起来,取名新生出版。记述但丁对贝亚特丽
12、采的爱情和她芳魂早逝的悲剧。这部作品歌颂了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表现出了反对禁欲主义的情绪。特别是艺术上深受“温柔的新体”诗派的影响,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8. 在地狱入口处迈诺斯用什么来衡量罪人的灵魂该去地狱第几层:用尾巴在自身上缠绕的圈数9. 但丁的神曲不用当时一般文学作品通用的拉丁文,而用民族语言写成,它所用的民族语言是:意大利俗语10. 在维吉尔的带领下, “但丁”游历了:地狱、炼狱11. 象征意像:黑暗的森林-象征当时意大利黑暗的政局,意大利现实三头猛兽- 阻碍人类达到光明世界的邪恶力量但丁在森林中迷路-人类的迷惘但丁游历 -追随理性与信仰12. 神曲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贡献:但丁正是用中
13、世纪诗人惯用象征手法,描写了在理性、神学信仰和爱的引导下的心灵觉醒过程。但丁对宗教和教会、对世俗生活、对封建统治者、对古典文化都既肯定又否定,体现了作家思想上的矛盾性,也反映了新旧交替时期意大利现实生活的本质特征。运用宗教文学中常用梦幻故事的写法,以前隐喻、象征等手法,具有一部宗教文学作品的特征8、 神曲地狱篇但丁在“ 情欲”看法上的矛盾性。 这表现为他两个方面的两重性: 、思想内容上的两重性。作为一个中世纪的意大利诗人。他的作品构思具有宗教性,其思想内容也表现了中世纪的基督教观念,但是,其中已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因素,透露出文艺复兴的曙光。如他虽然按照宗教观念把弗兰采斯加和保禄打入地狱,但是他又
14、赞许他们对真诚爱情的追求,甚至最后因怜悯他们而晕倒在地,表现了人文主义的色彩9、神曲表现手法:、既有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征,又具有新文学特征。 (梦幻故事,但|取材于现实,从现实出发来评价人物)、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量取自现实的比喻。、注意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叙述人物特定的处境和特定的心情。、不是纯客观描写,爱憎分明、感情充沛、直抒胸臆,有鲜明的抒情性。 第五课、 薄伽丘十日谈 (世纪) (5260)、 作者乔万尼薄伽丘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早年致力于神曲研究。是欧洲最早第一个掌握古希腊文的学者。写过叙事诗、抒情诗、十四行诗、史诗、长篇小说,代表作为短篇小说集 。晚年写有学术著作异教诸神谱
15、系 、 但丁传等。、 人文主义: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宗教思想,提倡以人为中心,针锋相对地肯定人,赞美人;人文主义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和出世思想,认为人有享受爱情和财富的权利,幸福不在来世而在人间,人可以依靠自己的才智和力量去争取个性的解放和现世的幸福。人文主义的反封建反教会精神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十日谈以一个故事开端,引出个故事,套装在一个共同的背景故事之中,期间用文字串联。这种结构方式被称为“框式结构“ 十日谈中 100 个故事的缘起:故事的起因是 1348 佛罗伦萨爆发了黑死病。为躲避瘟疫,七位青年女子与三位青年男子在一所教堂不期而遇,随后相邀来到一所美丽的乡间别墅。在那里,他们散步、
16、唱歌、跳舞、宴饮,生活十分惬意。后来,七女子之一潘比妮亚建议讲故事以消遣时光,大家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选出一人来主持活动,督促、引导大家轮流讲故事。每人每天讲 1 个故事,一共讲了 100 个故事。瘟疫过去后,他们离开了别墅,各自回家,这 10 天讲的故事,构成了 十日谈的全部作品。 第四天故事一的基本情节:唐克烈亲王的女儿-绮思梦达的爱情悲剧。郡主绮思梦达青春年少、才貌出众,智慧过人。她喜欢上了人品高尚、气宇轩昂的侍从纪斯卡多。两人真诚相爱,但因地位悬殊,为亲王所不容。亲王发现了郡主和侍从间的幽会之后,派人杀死了纪斯卡多,将他的心脏送给绮思梦达,以图让女儿死心。悲痛的绮思梦达选择服毒自尽
17、,为爱情殉葬。追悔莫及的唐克烈遵照女儿的遗嘱,将一对情人隆重地葬于一处。、绮斯梦达形象:性格刚强,思想开明,眼光敏锐,能言善辩,行动果敢。积极争取自己的幸福,私情暴露后,不否认,不求饶,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辩护。勇敢地面对父亲的狠毒行为,殉情而死。体现了新时代新女性的面貌。唐克烈并不是坏父亲,但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和旧观念的维护者,他又残忍、狠毒的一面。女儿面临情、理、势三重力量的考验。 情节发展的三个阶段:私恋、辩护、殉情、 十日谈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文艺复兴运动:中世纪后期的 14 世纪至 16 世纪末,欧州产生了一场以人文主义为思想核心,崇尚理性,主张个性解放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
18、的思想文化运动,史称“文艺复兴” 。 “文艺复兴一词原意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 。但与其说是这是“古典文化的再生” ,不如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十日谈主题思想内容:(主角:绮思梦达 纪斯卡多他的父亲是唐克烈) 十日谈中的故事来源多样,但都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精神。具体而言,它以人文主义为思想武器,批判宗教蒙昧主义、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反对封建压迫和包办婚姻,大胆地揭露教会的腐败和欺骗,以及种种悖情逆理愚行固念,热情洋溢地歌颂爱情,赞美人的聪明才智和高尚美德,以及幸福在人间的思想。 。第六课:拉伯雷巨人传| 弗朗索瓦。拉伯雷是欧州文艺复兴时期
19、法国重要的人的人文主义作家这一。他的长篇小入巨人传共五部,出版后风靡一时,却被巴黎大学和法院宣布为禁书。 主要人名:巨人高康大-国王高朗古杰之子。他躯体庞大,体能超常,食欲旺盛,行为夸张,他有着人的正常欲望,自信而有智慧。约诺土斯。德。卜拉克玛多大师-巴黎神学院的神学士。他语言繁琐、啰唆,外表道貌岸然,实则是酒囊饭袋。 艺术特点:在艺术上,本文采用滑稽夸张和象征、寓意等写法写成,既是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是却又包含着大量的夸张、幻想成分,情节离奇古怪,荒诞不稽。作品使用了民间百姓喜欢的诙谐、粗俗的语言,但表现的则是严肃、深刻的内容。恰恰以这样的艺术风格,客观地显示了 16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20、的法国现实。 高康大一时兴起,把圣母院塔楼上的大钟摘下来挂在马脖子上当铃铛,这是对教会圣物的公然调笑和戏 巨人传思想特色(现实内涵,思想内容) 。 (拉伯雷创作与时代的关系)故事表面看起来荒诞离奇,但作者却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 16 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强烈的现实影射和讽喻意味。A 通过描写文艺复兴时期的 “巨人”形象,歌颂人的自身力量,肯定人的欲望与追求的合理性,挑战了基督教禁欲思想。B 揭露教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表现出鲜明的反教会倾向。C对封建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的无情嘲讽。在从中世纪神权统治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法国,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神权的延
21、伸和王权的仆从,毫无独立性可言。D 揭示了市民阶层的无聊愚昧、保守落后等特征。第七课: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世纪)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一生共创作 38 个剧本,两部长诗、154首十四行诗集以及若干不同题材的短诗,人们称他为“时代的灵魂” ,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莎士比亚作品:历史剧:亨利四世 (上、下) 、 亨利五世 、 理查三世喜剧:威尼斯商人 第十二夜 仲夏夜之梦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 皆大欢喜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及(奥塞罗 哈姆雷特 李尔王 麦克白四大悲剧) 基本情节:哈姆雷特是一部五幕悲剧。故事讲述了正在德国威登堡大学读书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回国为父
22、奔丧,却发现叔父克劳狄斯已经登基成为新王,并与母亲结婚。一天夜里,父亲的鬼魂出现,告诉哈姆雷特自己是被克劳狄斯毒死的,并要求儿子复仇。哈姆雷特震惊悲痛,发誓复仇,同时决定在采取行动前用装疯迷惑对手,保护自己。克劳狄斯不断派人试探,都被哈姆雷特识破。哈姆雷特用戏中戏证实了鬼魂的话,但在克劳狄斯祈祷时却没有动手;一次他在与母亲谈话时,将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当成克劳狄斯误杀。克劳狄斯派哈姆雷特出使英国,准备假英国国王之手除掉他,结果,奸计被哈姆雷特识破。此时,哈姆雷特的情人奥菲利娅因种种变故,精神受打击失常,溺水身亡。克劳狄斯一计不成,又挑起波洛涅斯的儿子,奥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对哈姆雷特的仇恨,怂恿
23、他们决斗,并在剑上涂毒,酒里下药, 要置哈姆雷特于死地。最后哈姆雷特被雷欧提斯的毒剑刺中;雷欧提斯也被毒剑所伤致死,王后则误喝毒酒而死。哈姆雷特临死时,将奸王克劳狄斯刺死。 主要人物:哈姆雷特-丹麦王子。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内涵,性格忧郁,延宕。 克劳狄斯-丹麦现任国王,哈姆雷特的叔父。阴险奸诈、残暴狠毒。 奥菲利娅-波洛涅斯的女儿,哈姆雷特的情人。单纯,天真、温柔可爱,不谙世事。| 波洛涅斯-克劳狄斯的御前大臣。通晓世事,趋炎附势、圆滑、迂腐、自私 雷欧提斯-波洛涅斯儿子、奥菲利娅的哥哥。感性冲动、莽撞 奥斯里克-宫廷大臣。阿谀逢迎、见风使舵 霍拉旭-哈姆雷特的好朋友。忠厚诚实、机敏聪明、支持正
24、义。、 主题:悲剧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它通过古代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真实反映了世纪末 17 世纪初英国现实,对人文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第五幕第二场发生的地点在什么地方:城堡中的厅堂。5、分析哈姆莱特这篇文章的艺术特点? 、莎士比亚善于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中,在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中,展示人物性格,塑造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哈姆莱特与克劳狄的斗争,构成剧中主人公所处的外部冲突;与此同时,他还进行着激烈的内心矛盾冲突。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推进。 、为了更好地塑哈姆莱特的形象,剧本充分发挥了独白和旁白的作用。每当剧情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关键时刻,剧本都安排独白或旁白来表现主人公的思想矛
25、盾,表现他的思考,他的认识,他的自责,他的怀疑。 、 悲剧原因:哈姆雷特自身的心理弱点,也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形象塑造手法:首先,塑造一个性格复杂的,发展变化的形象。其次,在发展中,内外双重矛盾过程中展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演变过程,用独白和旁白表现人物的思想矛盾,表现思考、认识与自责、怀疑。 分析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形象的人文主义内涵:、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一个王子,他是一个人文主义形象,这和他在“威登堡大学“里所受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而
26、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他像一个思想家那样地思考许多哲学问题,却找不到答案。于是他要为父报仇,可是他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只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在这样艰巨的任务面前,他想要行动也行动不起来。 性格过于内向、审慎及单枪匹马的处境,使他感到犹豫,造成他行动上的延宕。因此最后只能是与敌人同归于尽。、他的悲剧既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存性格弱点的主观原因。所以,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进步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世界观和思想武器,核心是对“人”的肯定,强调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 宇宙的
27、精华,万物的灵长”。围绕这个核心,人文主义的内涵大致包括:(1)用人权反对神权。人文主义者热情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 (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人文主义者肯定个人情感、欲望的合理性,反对禁欲主义。(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人文主义者把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当成了最重要的两大任务。 (4 )在政治上,人文主义主张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主张民族统一。第八课: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十七世纪) (8395) 作者系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杰出的小说家,少年时颠沛流离,成人后历经坎坷。从过军,当时俘虏,做过军需,还多次被捕入狱。诗体悲剧被围困的奴曼西亚就写于这一时期。 主要作品:主要诗体悲剧被围困的奴曼西
28、亚 ,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短篇小说集|训诫小说集 。 基本情节:西班牙穷乡绅吉哈达,读骑士小说入了迷,想仿效骑士的游侠冒险生活.他改名堂吉诃德,从祖先遗物中找出残破的头盔、盾牌、长矛。 主题思想:通过堂吉诃德仿效骑士游侠冒险的历程及其性格描写,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 16 世纪末 17 世纪初西班牙帝国外强中干、危机重重、日趋没落的社会现实,讽刺了西班牙统治者好大喜功的心理和民众虚幻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抒发了 文主义思想,颂扬了忠于理想,勇于为理想献身的高贵品格。、 主要人物:堂吉诃德(吉哈达)桑丘潘沙 桑丘.潘沙形象:封建宗法制度下小户农民的典型,他满脑子是功利实际的考虑 ,胆小怕事, 目光短浅、贪
29、小便宜.但他性格中也有不少优点:朴实善良,忠心耿耿, 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有应对日常生活的经验和智慧. 桑丘的性格还有发展的特点.后期其懂得了堂吉诃德崇高品格和理想的影响,价值观上有与堂吉诃德”趋同” 的倾向,性格上则与堂吉诃德构成互补,成为一对真正的游侠搭档. 在堂吉诃德高谈阔论时,桑丘“频频光顾”软木树上:第二只酒袋 分析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特点和意义。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的作品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一方面他耽于幻想,脱离实际,一切从主观出发,满脑子骑士道,处处模仿骑士小说中的骑士做派,全然不顾周围是一个被日常生活逻辑支配的现实世界;行为荒唐、鲁莽,不会吸取教训,结
30、果洋相出尽, 害人害已.、 另一方面,他的所作所为的出发点却有着高尚的一面,即为了奉行一种崇高的原则。他要做一个行侠仗义的骑士,要锄强扶弱、伸张正义,并为此而奋不顾身,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他向往一个人人真诚相待, 财富不分你我,公正和平友爱的”黄金时代” .他认为自由是人的天然权利,他主张人类要以理性为尊,以美德为贵,而不应该以出身论贵贱.这些思想信念,打的虽然是骑士口号, 其精神实际是人文主义,堂吉诃德不仅信仰坚定高洁, 而且勇于行动, 敢于以生命捍卫真理 ,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形象 (堂吉诃德艺术特色:A 借鉴了骑士小说与流浪汉小说的长处,以主人公的游侠经历展开情节,为小说反映社会生活广阔图
31、景创造了条件,并克服了骑士小说与流浪汉小说常有的情节松散的毛病,使情节结构更加严谨;B 用喜剧性的手法写一个带有悲剧性的人物,堪称喜剧艺术的典范之作,通过戏拟骑士小说典型情节,成为“ 反骑士小说 ”的经典,着重描写人物主观动机与它的客观后果的矛盾(或适得其反,或迂腐反常,或自讨苦吃) ,在喜剧性的情节中揭示其悲剧性的内涵;C 采用对比和夸张手法塑造人物,强化了幽默和讽刺效果;塑造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两个人物形象,使他们从形体身份到性格思想,处处形成有趣的对照;D 小说中的双关语、笑话、反语、文字游戏俯拾皆是,也令读者捧腹。、9、分析堂吉诃德的艺术手法。在塑造堂吉诃德的形象时,用喜剧性的手法写一个
32、带有悲剧性的人物。首先,它把人物放在一个个不同的情景之中,用讽刺的笔调和夸张的手法,一再描写人物的荒唐行动,造成喜剧性的效果。其次,小说又着重描写人物主观动机与它的客观后果的矛盾(或适得其反,或迂腐反常,或自讨苦吃) ,在喜剧性的情节中揭示其悲剧性的内涵。 再次,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作品中,桑丘与堂吉诃德无论在外形上,还是在形象的内涵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高一个矮,一个重理想一个讲实际,一个耽于幻想,一个冷静理智,一个讲究献身,一个看重实利两两对比,相得益彰。这一|构思也是塞万提斯的创造,它不仅有利于塑造人物,而且增添了小说的情趣,突出了作品的哲理意味。第九课、 莫里哀悭吝人 作者是十
33、七世纪法国最杰出古典主义喜剧家。歌德曾说:”莫里哀如此伟大,每次读他的作品,每次都重新感到惊奇。他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他的喜剧接近悲剧,戏写得那样聪明,没有人有胆量模仿他。 ” 主要作品:太太学堂 可笑的女才子 醉心贵族的小市民 伪君子 司卡班的诡计 基本情节:五幕喜剧。主人公阿巴公是一个放高利贷的老鳏夫,吝啬刻薄、嗜钱如命,他要儿子克雷央特娶一个有钱的寡妇,要女儿爱丽丝嫁一个不要陪嫁而富有的老爵爷昂赛末,自己却打算不花一分钱就娶年轻美貌的姑娘玛利亚娜。但没想到玛利亚娜早就与阿巴公的儿子相爱了。女儿也有了自己的意中人。在无法改变阿巴公的决定的情况下,儿女们设计偷了他埋在花园里的钱。当阿巴公发现
34、钱箱被偷后,气急败坏,痛不欲生。大家答应还他钱箱,但要他放弃玛 利亚娜,也不再逼迫女儿和不爱的人结婚,最后两对年轻人喜结良缘,阿巴公则去看他的可爱钱箱了。 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从法国兴起并波及其他国家,成为 17 世纪欧州文学的主潮,并代表当时欧洲文学的最高水平。古典主义是法国专制君主制的产物。古典主义作家的个性与艺术风格虽不尽相同,但创作仍存在很多共同之处:1 拥护中央集权,歌颂贤明君主。2 崇尚理性, 3 模仿古代,重视规则。 主人公阿巴公把钱藏在:花园里 “三一律”:1、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原则 2、规定每出戏剧必须做到情节一律、时间一律和地点一律;3、即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故
35、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 24 小时之内完成。4、 “三一律”有助于戏剧的严谨精炼,但同时也限制了戏剧艺术的自由发展。 悭吝人选文主题选文部分基本主题: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对新兴资产者拜金主义风习的批判。正是金钱使阿巴公丧失人性,变成了守财奴和吝啬鬼,表明钱一旦被摆到至尊的地位,就会成为一种丑恶的力量。也表现了作家渴望用人性和亲情战胜金钱的思想。剧本描写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守财奴除了金钱外一无所得的结局就说明了这一点。第十课:歌德浮士德 歌德是世纪德国伟大的启蒙主义作家、大学毕业后,与一批富有叛逆精神的年轻作家交往,掀起了德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狂飙突进”运动。1755 年秋,进入魏玛宫廷服务,从
36、政大约十年时间,称“魏玛十年” ,创作风格从狂燥、激情转向安详、宁静。1974 年,歌德与席勒定交,开始互相合作的十年,他们共同开创了德国文学史上的“古典文学”时代 主要作品: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脑 ,戏剧埃格蒙特 、 伊菲格涅娅在陶洛斯、 托夸多。塔索诗剧浮士德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 、 亲和力 、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 ,叙事长诗赫尔曼与窦绿苔 ,自传诗与真 、 意大利游记 、诗集西东合集 ,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等 基本情节:诗剧共分两部。诗剧开始时,在书斋中钻研了一辈子学问的浮士德发现自己得到的都是一些僵死的知识,毫无用处。绝望之中的浮士德想到自杀。这时魔鬼靡非斯陀乘虚而入,引诱浮
37、士德与自己订约:在浮士德有生之年,魔鬼为浮士德服务,满足他提出的任何要求;浮士德一旦感到满足,生命便告结束,灵魂归靡非斯陀所有。于是,浮士德在魔鬼的陪伴下,走出了书斋,先与市民少女玛嘉丽特相爱,随后到皇帝的宫廷效力。 浮士德中的人物:浮士德,学者。具有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精神,又贪图享受|和世俗欲望的满足。瓦格,浮士德的学生,平庸迂腐。靡非斯陀,魔鬼。奸诈、诡计多端 启蒙运动:发生在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是欧州断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比文艺复兴运动带有更强烈的政治革命的色彩。如果说人文主义主要关注是如何从宗教束缚下解放人的个性的话,那么启蒙主义者认为宗教迷信和专制制度是
38、拴在人类脖子上的两股绳索。他们主张自然神论和无神论,并以“自然法则” ,用自由、平等的口号来反对封建统治和宗教特权。 浮士德精神:积极进取,不断追求知识和真理,追求美好的事物,追求崇高的理想。他具有自强不息、发奋进取、永不满足、积极向上的精神-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的主题:浮士德原本是德国民间传说中通占卦 、天象、巫术、炼金术的神奇人物,歌德在诗剧中对这一人物进行了根本性改造,描写了他不断追求的一生,共分知识追求,爱情生活,政治生涯,艺术追求、事业追求五个阶段。歌德以浮士德的精神追求为线索,对人类发展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对人性本质和人生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展现了一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
39、精神生活的发展史。 浮士德的性格具有矛盾的二重性:一方面,他不断追求知识知识与真理,追求美善的事物,追求高远的理想,精神境界也在不断提升;但另一方面,在拥有浮士德精神的同时,他又有贪图安逸,安于现状的一面。积极向上是前进的动力,靡非斯陀利用他的弱点,诱使其堕落,而自强不息的精神又他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进。在辩证发展中,浮士德日益高尚化、纯洁化,最后达到个性的完善。浮士德的形象反映了歌德对人性、对人的精神内涵与境界的深刻洞察和把握、 艺术特色:最显著的艺术特色表现为高度抽象性、浪漫幻想性与具象描写的有机统一。文中的人物、故事不是以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为蓝本加以刻画,而是浪漫幻想的产物。如对浮士
40、德精神探索的五个阶段的设计,就超脱了现实生活中可以求证的物质形态,是对人类精神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演进历程高度浓缩、提炼的结果。同时文中在具象描写方面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不平。其中的现实生活场景,如书斋中的苦闷,酒肆的狂欢,爱情的迷乱,在大自然中的陶醉等,都遵从现实生活的逻辑,是具体、生动、形象的,是常人能够经历的、 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直抒胸襟、对比烘托(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事物,瓦格纳的平庸委琐等)、 背诵部分:、城门前在我的心中啊,盘踞着两种精神,这一个想和那一个离分!一个沉溺在强烈的爱欲当中,以固执的官能贴紧凡尘;一个则强要脱离尘世,飞向崇高的先人的灵境。哦,如果空中真的有精灵,上天入地
41、纵横飞行,就请从祥云瑞霭中降引我向那新鲜而绚烂的生命!不错,但愿有魔衣一领,载我到奇邦异国去远征!它将是我的无上珍品,|这些珠玑黼黻对我不值一文。 、宫中的广大前庭人必须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和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所以在这儿不断出现危险,使少壮老都过着有为之年。我愿看见人群熙来攘往,自由的人民生活在自由的地上!我对这一瞬间可以说:你真美呀,请你暂停!我有生之年留下的痕迹,将历千百载而不致湮没无闻。现在怀着崇高幸福的预感,享受这对高无上的瞬间。第十一课:华兹华斯致杜鹃 (世纪) 华兹华斯是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湖畔派”诗人代表。1843 年,他被授予桂冠诗人的称号。 主要作品有:抒情
42、歌谣集 (与柯尔律治合著) 、 咏水仙 、 致杜鹃 、 坎伯兰老乞丐 、 丁登寺 孤独的收割者 我们共七个 。 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是法国大革命之后爆发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文学运动,产生于末的德国和英国,在世纪初前年影响到整个欧洲并达到繁荣时期。浪漫主义文学具有鲜明特征:一是具有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和理想性;二是大自然的意象成为重要的情感载体;三是艺术形式自由,主张打破诗歌的韵律的束缚,主张采用日常语言来表示自己对陈规旧俗的蔑视。 “湖畔派“:指 19 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代表为:柯勒律治、骚塞、华兹华斯。湖区多塞特郡乡间生活的一批诗人,寄情湖区山光水色,歌颂
43、大自然,用自然美否定城市文明的丑。年出版抒情歌谣集 ,华兹华斯在序文中提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美学宣言“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流流露。“ 致杜鹃的主题:这是一首赞美杜鹃的抒情诗。通过描写杜鹃美妙啼鸣声,引发回忆的联想,营造出别具一格,优美动人的意境,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致杜鹃的艺术特点:采用移情手法,将人类情感灌注于杜鹃,从而确立了抒情的基础。比喻在诗中也被大量采用,展现了杜鹃意象的丰富性和多面性 湖畔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第十二课:拜伦唐璜节选 拜伦, (17881824 ) ,是 19 世纪初期英国杰出的浪漫诗人。生于伦敦没落贵族家庭, 抒情诗有当初我俩分别时 、 雅典的少女 、 她走在美的光彩里 ,叙事诗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 唐璜 、 希隆的囚徒以及被称为“东方叙事诗” 异教徒 、阿比道斯新娘 、 海盗 、 莱拉 、 科林斯的围攻 、 巴里西纳等。东方叙事诗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的形象。剧作有曼弗雷德 、 该隐等,政治讽刺诗有审判的幻景 、 青铜世纪等。 主要神名:阿波罗、赫刺克勒斯。主要诗人:萨福、荷马、阿纳克瑞翁 “拜伦式的英雄 “拜伦笔下的 “英雄”都是一些“孤独绝望的反抗者” ,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抑郁孤独,桀骜不驯,鄙视一切;明知反抗的结果是失败,但仍然在绝望中对社会进行不妥协的反抗,而反抗也常常以悲剧而告终。这些人物有拜伦本人强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