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发控制:本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运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修订稿).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航发控制:本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运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修订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发控制:本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运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修订稿).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国航发动力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非公开发行 A股股票募集资金运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修订稿) 一、本次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如无特殊说明,本报告中名称及其含义与中国航发动力控制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预案一致 本次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总金额不超过 429,788.09 万元。其中,中国航发以其所持航空苑 100%股权、北京航科 8.36%股权、贵州红林 11.85%股权合计作价约 92,805.59 万元认购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份。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现金部分不超过 336,982.50 万元(含发行费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以下项目: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实施主体 项目
2、总投资 拟使用募集资金 1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科研生产平台能力建设项目 西控科技 84,700.00 63,640.00 2 中国航发北京航科发动机控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轴桨发动机控制系统能力保障项目 北京航科 41,410.00 41,410.00 3 中国航发红林航空动力控制产品产能提升项目 贵州红林 51,800.00 49,800.00 4 中国航发长春控制科技有限公司四个专业核心产品能力提升建设项目 长春控制 44,600.00 44,600.00 5 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衍生新产业生产能力建设项目 西控科技 44,000.00 37,895.00 6 现金收购中国航发西控机器设备等资产
3、 西控科技 19,637.50 19,637.50 7 补充流动资金 - 80,000.00 80,000.00 合计 366,147.50 336,982.50 在上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范围内,公司可根据项目的进度、资金需求等实际情况,对相应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投入顺序和具体金额进行适当调整。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可以根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按照相关法规规定予以置换。募集资金到位后,若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筹资金解决。 二、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 (一)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科研生产平
4、台能力建设项目 1、 项目概况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科研生产平台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为西控科技。该项目拟面向未来新需求、以高质量“体系效能型”能力建设为导向,构建相对完整的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的自主保障和发展的能力建设体系,加快实现由科研生产型向技术创新型企业转变。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将解决现有航空产品中部分产品研制转小批生产、部分产品扩大批生产和部分产品修理等方面增量需求带来的生产能力缺口,改造提升现有基础配套设施,建立国内一流动力控制系统与高端液压装置动力控制与高端液压装置研发中心,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增强研制能力和手段,提高研发和生产效率。 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 满足企业
5、现阶段研发、生产能力提升的现实需要 随着航空产品市场配套的需求增量,现有的科研及生产能力已不能完全满足下游客户要求,部分环节存在短板和明显缺口,需要进一步完善自主研发体系、核心制造体系、装配试验体系及相关基础配套,针对产品结构变化、性能参数变化以及仿真试验需求,补充相应的软硬件设施条件和试验设备、制造设备等。本项目建设是对西控科技现阶段研发、生产能力的有力补充,有利于提高公司中长期研发水平和生产能力。 (2) 技术体系发展、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的客观需要。 根据西控科技“十四五”技术发展规划,总体发展目标为建立一个基于标准和知识的、专业完整的、技术全面的、体系健全、柔性化的航空动力控制系统自主设计
6、研发体系。具体体现在大力提升研发能力,重点加强研发设计、虚拟验证以及试验验证平台能力建设,以进一步提升总体能力和水平,在设计实验技术方面开展以满足“六性”要求的仿真和验证实验;在制造技术方面开展高精密加工、高硬/高速加工、数字化制造等技术和铸造、快速成型、热处理、表面工程等技术实验验证。本项目是实现西控科技“十四五”技术发展规划的必要条件。 (3) 提升主业能力、提高保障能力的客观需要 随着西控科技主要研发模式由测绘仿制转变为自主创新研制,新一代发动机对控制系统产品的研制、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重点针对能力建设中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瓶颈,在产品设计、仿真、试验、试制等方面突破多项关键技术
7、和难点技术。 本项目将构建相对完整的航空发动机及高端装备液压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体系,以满足航空发动机机械液压控制系统系列产品自主研发对科研创新平台的需求,以及对承接的航空、航天、兵器等相关新产品配套保障所急需的核心能力需求。 (4) 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体系效能型”能力的客观需要 西控科技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自主研制和创新发展的客观规律,持续推进能力建设方式转变、优化能力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提高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附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项目贯彻西控科技“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式”的建设思路,聚焦发展关键核心零
8、件制造、产品装配调试与修理,通过自动化操作代替机械操作、以机械操作代替手工操作,应用先进的数字化制造与仿真技术,形成符合产业要求的新材料、新工艺研制能力。同时,本项目将深度开展基于研发设计制造平台的补充条件建设,通过组建高效、柔性的生产单元,提高零件的加工效率与质量,提高数字化检验检测手段,减少制造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整体上提升工艺水平、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形成具有信息化支撑的先进制造能力,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改造提升公共资源和配套设施使用效能,实现提质、减人、增效的目标。 3、 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预计建设投资为 84,700.00 万元,具体投资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序号 投资内容 金
9、额 占比 1 建筑工程费 33,079.60 39.06% 序号 投资内容 金额 占比 2 工艺设备购置安装费 45,982.56 54.29% 3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934.79 3.46% 4 预备费 2,703.04 3.19% 合计 84,700.00 100.00% 4、 项目建设期本项目建设周期计划为 36 个月。 5、 项目实施主体及实施地点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西控科技,实施地点为西控科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大庆路 750 号的自有土地。 6、 项目效益分析 经测算,本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10.87%,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9.44 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7、
10、项目涉及报批事项 本项目已取得陕西省国防科工办的项目备案、西安市生态环境局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二)中国航发北京航科发动机控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轴桨发动机控制系统能力保障项目 1、项目基本情况 中国航发北京航科发动机控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轴桨发动机控制系统能力保障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北京航科。本项目将从精密加工能力、热表加工能力、计量检测能力、试验能力等方面进行能力提升条件建设,通过项目建设补充北京航科承担的多种产品的轴桨发动机控制系统未来生产能力缺口,提升北京航科精密加工能力和现场计量检测能力及填补部分民用适航关键试验项目能力的空白,有效保障市场竞争力。 5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1
11、)满足批量生产的能力建设需要 北京航科承担了多种发动机产品的多种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预研、研制、批量生产和大修任务。北京航科目前还处于新品试制、批产与大修混线生产的状态,设备加工能力已达到饱和状态,生产能力无法满足任务量要求。为保证产品质量和交付进度,需配备本项目产品中批量生产能力欠缺的关键设备,以满足任务量增加的需求。 (2) 提升研发试验、计量检测能力的需要 各类发动机配套附件批产、大修过程中均需专用的试验设备开展性能调试交付试验和例行寿命试验,具有调试工作量大、试验时间长的特点,北京航科现有试验条件难以满足本项目的试验工作量。在计量检测方面,现有设备存在检测功能落后、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12、检测手段过于依靠手工操作、人员评定,检测工作量大,生产现场等待时间长,已不能满足本项目的检测计量需求。 (3) 技术积累充分 北京航科已经形成了多种涡轴、涡桨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液压机械装置的设计能力、批生产能力;初步搭建了试验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具备适航试验条件,初步形成了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部件级、产品级和系统级的三级性能试验测试能力,具备了必要的技术积累。 3、 项目投资概况 本项目预计投资为 41,410.00 万元,具体投资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序号 投资内容 金额 占比 1 工艺设备购置费 33,380.37 80.61% 2 厂房购置费 4,093.29 9.88% 3 建筑工程
13、费 320.00 0.77% 4 工艺设备安装费 655.66 1.58% 5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735.96 1.78% 4、 项目建设期本项目建设周期计划为 24 个月。 5、 项目实施主体及实施地点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北京航科,实施地点为北京航科现有厂区内,具体为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南邵镇利祥路 1 号(昌平厂区)、北京市顺义区航空产业园时骏南街 3 号(顺义厂区)、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桥科技产业基地景盛北三街甲 2 号(通州厂区)。 其中,通州厂区项目实施所需的场所部分为目前北京航科以租赁方式使用的中国航发长空的厂房,该等场所拟通过向中国航发长空购置方式取得。2020 年
14、12 月,北京航科与中国航发长空签署了厂房买卖合同。 6、 项目经济效益测算 序号 投资内容 金额 占比 6 预备费 2,224.72 5.37% 合计 41,410.00 100.00% 经测算,本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9.97%,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10.5 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7、 项目涉及报批事项 本项目已取得北京市昌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项目备案、北京市昌平区生态环境局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三)中国航发红林航空动力控制产品产能提升项目 1、项目基本情况 中国航发红林航空动力控制产品产能提升项目的实施主体为贵州红林。本项目将针对贵州红林业务和产品增量部分所需的产能提升
15、要求进行核心能力提升建设,同时兼顾自身长远发展需求,补充必要的试验、测量及信息化条件。本项目将新建装配试验厂房及配套设施,新增多种设备及软件,进行流程再造,实现高新稳定生产,提升制造水平,完善质量体系,保障产品质量。贵州红林承担的发动机配套产品处于扩批状态,贵州红林现有的生产能力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仅有一般零部件可以通过外协解决,但核心零部件、重要零部件需要必要的高精度加工设备、检测设备以及试验设备等,需要对关键核心的生产能力进行补充,以满足任务量增加的需求。同时,为保证产品的质量,需要补充专业化自动化程度高的制造和检测手段,满足产品核心零部件及部分重要件的加工检测要求,以此形成
16、稳定的生产能力、提升工艺技术水平,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和交付周期。 (2) 满足产品升级的要求 贵州红林目前发动机控制系统产品及其衍生类产品采用的产品结构与性能均发生变化,需要补充必要的加工、检测、试验条件,以满足产品升级后所需的技术条件。 (3) 已具备产品技术和方案基础 2008 年以来,贵州红林陆续进行了多种产品及衍生类型发动机配套产品扩大生产能力项目建设,并开展了深化验证和综合整治工程研制保障条件项目建设,具备全面的航空装备制造企业组织、技术储备、生产、经营、管理基础,拥有完善的工艺技术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各类燃油泵及调节器及相关部件加工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和生产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控制 本次 公开 发行 股股 募集 资金运用 可行性 分析 报告 修订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