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心理学》-分章练习学习题完整.doc
《《教育教学心理学》-分章练习学习题完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心理学》-分章练习学习题完整.doc(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一、选择题1.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五个要素,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 。A.学生与教师 B.教育行政部门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2.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手段 D.教学环境3.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5.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
2、20 世纪80 年代6.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 )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华生 D.桑代克7.多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这一特点体现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 )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8.内容多取自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等各科心理学,这一特点体现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 )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9.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一般认为它形成于( ) 。A.20 世纪初 B.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C.20 世纪 60 年代
3、到 70 年代末 D.20 世纪 80 年代后10.1924 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1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C.学与教以及二者交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D.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1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 20 世纪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末为( )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13.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是( ) 。A.可以相互替代 B.彼此并列互不相干C.其研究对象相互交叉,研究成果互为印证
4、补充 D.各自独立毫无关系14.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教育家及其代表著作是( ) 。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B.桑代克教育心理学C.斯金纳程序教学 D.布鲁纳教育过程|15.( )的主要特点是严格控制条件并可以反复验证。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16.以下关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事件中,为初创时期发生的是( ) 。A.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B.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的成果,大大扩充其内容。C.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自此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D.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研究与应
5、用。17.在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学生 B.教学内容 C.教师 D.教学环境18.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实际,注重为学校服务, (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 D.信息论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情境中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是_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_。3.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_、_、_、_和_等五种要素;由_、_、_这三种活动交织在一起。4.学生是学习的_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6、一为_,二为_。5.教学内容是学与教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_、_、_。6.教学媒体是_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_,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不仅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_以及_等都产生深远影响。7.教学环境包括_和_两个方面。8._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9.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_、_、_、_的作用。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_、_、_、_四个时期。11.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通过群体差异、_来体现的。12.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_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三、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 2.教学内
7、容 3.教学媒体 4.学习过程四、简答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请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谈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3.教师在学与教过程中的地位。|4.简述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与三种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互作用。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6.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五、论述题1.论述学习与教学的要素。2.论述学习与教学的过程。|第二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 8 个阶段,其中 3-6、7 岁为( ) ,6、7-11
8、、12 岁为( ) 。A.乳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婴儿期2.少年期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下述特点( ) 。A.出现辨证思维 B.道德感、美感深刻发展C.半幼稚、半成熟 D.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分裂危机3.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 ,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为( ) 。A.2 岁 B.6 岁 C.7-8 岁 D.4-5 岁4.认为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为(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5.儿童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时期是(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9、D.形式运算阶段6.小学阶段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A.培养自主感 B.培养主动性 C.培养勤奋感 D.培养自我同一性7.自我同一性形成于( ) 。A.6-11 岁 B.12-18 岁 C.20 岁 D.0-1.5 岁8.个体心理自我形成于( ) 。A.青春期 B.童年期 C.幼儿期 D.婴儿期9.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为( ) 。A.辐合型 B.发散型 C.场独立 D.沉思型10.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动机1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学生能够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
10、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经处在(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12.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 ) ,再到( )的过程。A.心理自我 社会自我 B.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C.心理自我 真实自我 D.社会自我 真实自我13.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性格属于( ) 。A.场依存性占优势 B.场独立性占优势 C.思考型 D.冲动型14.一个人对行为控制与调节方面的特征是属于性格的( ) 。A.态度特征 B.意志特征 C.情绪特征 D.理智特征15.皮亚杰的具体运算阶段是在( ) 。
11、|A.0-2 岁 B.2-7 岁 C.7-11 岁 D.11 岁以后16.场依存型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 )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有意义学习17.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处于( ) 。A.0-2 岁 B.2-7 岁 C.7-11 岁 D.11-15 岁18.守恒指物体不论形态如何变化,其质量恒定不变。皮亚杰认为,儿童开始具有守恒观念的年龄阶段是( ) 。A.0-2 岁 B.2-7 岁 C.7-11 岁 D.11-15 岁19.1-3 岁是儿童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小学中年级是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关键期。这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 。A.连续性 B.定
12、向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20.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 )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理想自我21.某人智力年龄是 8 岁,实际年龄是 10 岁,此人的比率智商是( )A.80 B.90 C.100 D.12522.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 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主动性 B.自主感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23.研究表明,学生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即连续性与阶段性和( ) 。 (多选)A.定向性与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差异性 D.叛逆性 E.平衡性24.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A.社会性认知 B.社会性学习 C.社会性交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教学 心理学 练习 习题 完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