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旅游景区策划与营销优秀PPT.ppt
《第六章-旅游景区策划与营销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旅游景区策划与营销优秀PPT.ppt(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旅游景区策划的理论基础一、旅游形象概述(一)几个专业术语1.旅游形象(TourismImage)2.旅游地形象(TourismDestinationImage)现阶段,我国学术界有旅游形象、旅游地形象、旅游地形象、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景区形象、旅游产品形象等多种提法。近年来,更是兴起了将“形象”替换为“意象”的观点。(二)旅游形象的概念一般认为,旅游形象(又称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资源、产品、服务等综合因素在游客心目中的整体反应。具体而言,旅游形象可分为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资源形象、旅游服务(产品)形象等。(1)Mazanec(1994)提出形象变量可归结为3个方面,即主体(Subjects
2、)感知(方面)围绕客体或目的地(Objectives)(方面)的特定属(Attributes)(方面)进行。(2)李蕾蕾(1999)指出旅游形象概念结构包括主体(人)、客体(旅游地与媒介信息)和本体(人脑对客体环境与媒介环境的感知);(3)杨永德(2007)提出旅游目的地形象包括形象主体、客体及信息媒介三个维度。二、旅游地形象遮挡理论(一)学术史回顾1.20世纪八十年头末九十年头初,已有学者起先探讨相邻旅游地(景区)的关系问题。如,张凌云(1989)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地竞争的论述,保继刚(1991、1994)对景观类似性较高旅游地竞争的探讨,提出了“替代性竞争”概念。代表性文献:(1)张凌云.
3、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交叉弹性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探讨,1989(1):40-43.(2)保继刚,梁飞勇.滨海沙滩旅游资源开发空间竞争分析J.经济地理,1991(2):83-86.(3)保继刚,彭华.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探讨以皖南三大名山为例J.人文地理,1994(1):34-36.2.1993年,旅游地屏蔽的概念正式被提出,用于探讨旅游区的相互影响。其中,王衍用(1993)将邻近热点旅游区的旅游区定义为“热影区”。许春晓(1993)在论述旅游资源非优区时,认为旅游资源之间具有屏蔽现象。代表性文献:1.王衍用.孟子故里旅游开发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探讨,1993(2):50-52.2.许春晓.旅游资源
4、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探讨J.经济地理,1993(2):81-84.3.此后十余年间,国内学者分别提出了与旅游屏蔽较为类似或相关的概念,如旅游形象遮挡、旅游感知灰度去、资源羡余。(详见表1)代表性文献:1.杨振之,陈谨.形象遮挡与形象叠加的理论与实证探讨J.旅游学刊,2003(3):62-67.2.李国平,叶文.游客感知“灰度区”旅游形象策划探讨J.人文地理,2002(4):34-37.3.刘睿文.旅游形象不对称作用理论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4):75-79.4.李雪松,田里.旅游形象屏蔽机理解析J.旅游科学,2009(4):26-30.(二)旅游地形象遮挡等的概念1.各种定义和
5、内涵2.总结(1)概念比较混淆,有众多提法,如“热影区”、“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地屏蔽现象”、“游客感知灰度区”、“阴影区旅游地和投影区旅游地”、“形象遮挡”、“旅游资源非显优区”、“边缘旅游地”、“旅游形象不对称作用”、“非主流旅游资源”等等。在本课程中,将接受旅游形象遮挡这一术语。(2)探讨角度单一,多半只考虑旅游地屏蔽。从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旅游主体、客体和介体,即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来看,旅游屏蔽现象是存在于每一要素之中的。综合定义:旅游形象遮挡指在构成竞争的确定区域内,不同竞争区域之间由于旅游资源级别、特色,产品品牌效应,市场竞争力等因素所形成的旅游者认知偏差效应。(三)形
6、象遮挡的表现形式1.吸引力遮挡旅游客体(1)同一区域内,旅游资源级别、品质高、富有特色的景区一般会对其他景区形成“形象遮挡”。2.认知遮挡旅游主体(1)旅游者自身的学问积累方式和程度(2)旅游营销活动对游客对旅游地形象构建的影响3.利益遮挡旅游介体(1)旅游饭店的选址,影响了游客对景区的选择;(2)旅行社的线路支配;(3)旅游规划与投资等图1旅游遮挡效应的形成机理(三)旅游地形象遮挡的影响1.对旅游者、旅游经营企业等产生干脆的影响;(1)对旅游决策产生影响(2)对旅行社旅游线路制定产生影响(3)对旅游景区价格以及营销策略产生影响v补充:旅游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v(一)旅游者的消费行为v旅游成本是
7、影响游客消费行为的确定性因素。游客的旅游成本包含三个方面,消费前成本、消费中成本和消费后成本。v1.消费前成本主要是指消费者的信息搜寻成本,具体包括搜寻信息的时间成本、旅游决策的机会成本等。因此,旅游景区再供应旅游信息时应当要考虑如何能够让游客便利快捷的获得信息。v2.消费过程中得成本主要是指旅游者的购买和运用成本,主要包括:显性的金钱费用、隐性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体力消耗)、心理成本(对行程的不满、心理容量)等v3.游后成本。假如涉及到一些问题的处理,须要消耗确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比如处理旅游投诉。2.对旅游地的性质(见图2)和旅游地的产业布局产生潜在的影响。补充:旅游过境地(Touri
8、smTransitVenue)一、基本概念1.旅游目的地的概念旅游目的地是指在确定的空间范围内,以对客源市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为基础,形成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综合协调发展并能实现旅游者最终目的的区域。2.旅游过境地的概念旅游过境地的概念是相对于旅游目的地提出来的。一般说来,旅游过境地是指在长线旅游产品中,旅游者在达到或离开主要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所经验的地方。在旅游过境地,旅游者或单纯过境,或作短暂停留并参与消费,或顺访某些景点并参与消费。二、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过境地的形成机制(一)形成机制分布在旅游线路上旅游地的资源要素、产品要素、可进入性(包括区位条件)和市场需求状况将干脆
9、确定旅游地在整个线路上的地位及旅游地的产品组合,并确定这些产品在游客行程中的日程支配,同时还确定着游客在整条线路中停留时间的安排和消费行为的变更。旅游地的性质也紧跟旅游线路产品组合的日程支配发生变更。总的说来,在一条旅游线路上,旅游资源级别最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最强、市场需求最大的旅游地往往会成为旅游目的地,而其他旅游地会成为过境地。v旅游过境地一般有3种状况:v(1)线路的交通通道;(单纯过境地)v(2)本身不是景区,只在线路中供应餐饮等服务,游客逗留时间短;v(3)本身是景区,既供应相应的旅游产品也是服务中心,但旅游产品不是核心产品,游客逗留时间也不长,在旅游线路上居于次中心地位,后两种状
10、况又称为非完全旅游产品供应中心。(二)转化机制影响旅游过境地与目的地之间相互转化的因素有很多,但概而言之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即旅游地自身的条件(内因)和客观外部环境(外因)。从内因来看,涉及到旅游地资源潜质、形象塑造与宣扬、产品结构、产业(服务)体系、开发进程以及开发者的经营管理水同等;从外因来看,涉及到交通线路、市场需求状况、口碑相传效应、居民地社会因素、宏观政策引导以及不行预见性的突发事务等。思考题1.如何测度旅游形象遮挡效应的大小2.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过境地的关系3.如何规避或调整旅游地形象遮挡效应三、“脉”理论(context)(一)学术史回顾1.文脉的英文是“context”,原意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旅游 景区 策划 营销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