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检测系统的特征与性能指标优秀PPT.ppt





《第1章--检测系统的特征与性能指标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检测系统的特征与性能指标优秀PPT.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代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现代传感器与测试技术主讲:陈广庆主讲:陈广庆Email:chgq75126主要内容v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本概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本概论v检测系统的误差合成检测系统的误差合成v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v常见非电参数的检测方法常见非电参数的检测方法v微弱信号检测微弱信号检测v检测系统抗干扰技术检测系统抗干扰技术v测量信号的调理及处理测量信号的调理及处理v现代检测系统现代检测系统第第1章章检测系统的特征与性能指标检测系统的特征与性能指标 1.1传感器的基本理论传感器的基本理论1.2检测技术的基本理论检测技术的基本理论1.3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的基本特性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的
2、基本特性1.1传感器的基本理论传感器的基本理论1.1.1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的定义能感受(或响应)规定的被测量并依据能感受(或响应)规定的被测量并依据确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确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置。(1)从输入端来看,一个指定的传感器只能感受)从输入端来看,一个指定的传感器只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规定的被测量。(2)从输出端来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从输出端来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有用有用信号信号”。(3)从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来看,输入输出之间的)从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来看,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应具有关系应具有“确定规律确定规律”。1.1.2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
3、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换电路三部分组成:电路电路被测量被测量 敏感元件敏感元件转化元件转化元件转换电路转换电路注:有的书上不包括虚线后部分敏感元件(敏感元件(Sensitiveelement):干脆感受被测量,):干脆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转换元件(转换元件(Transductionelement):以敏感元件):以敏感元件的输出为输入,把输入转换成电路参数。的输出为输入,把输入转换成电路参数。转换电路(转换电路(Transductioncircuit):将转换电路):将转换电路参数
4、接入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参数接入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传感器种类繁多,目前常用的分类有多种:传感器种类繁多,目前常用的分类有多种:以被测量来分以被测量来分以传感器的原理来分以传感器的原理来分按信号变换特征分类按信号变换特征分类按能量关系进行分类按能量关系进行分类1.1.3传感器的分类传感器的分类被测量类别被测量类别被被测测量量热工量热工量温度、热量、比热;压力、压差、温度、热量、比热;压力、压差、真空度;流量、流速、风速真空度;流量、流速、风速机械量机械量位移(线位移、角位移),尺寸、位移(线位移、角位移),尺寸、形状;力、力矩、应力;重量、质形状;力、力矩、应力;重量、质量
5、;转速、线速度;振动幅度、频量;转速、线速度;振动幅度、频率、加速度、噪声率、加速度、噪声按被测量来分类按被测量来分类被测量类别被测量类别被被测测量量物性和成分物性和成分量量气体化学成分、液体化学成分;气体化学成分、液体化学成分;酸碱度(酸碱度(PH值)、盐度、浓度、值)、盐度、浓度、粘度;密度、比重粘度;密度、比重状态量状态量颜色、透明度、磨损量、材料内颜色、透明度、磨损量、材料内部裂缝或缺陷、气体泄漏、表面部裂缝或缺陷、气体泄漏、表面质量质量电阻式,光电式(红外式、光导纤维式),电阻式,光电式(红外式、光导纤维式),电感式,谐振式,电容式,霍尔式(磁式)电感式,谐振式,电容式,霍尔式(磁式
6、),阻抗式(电涡流式),超声式,磁电式,阻抗式(电涡流式),超声式,磁电式,同位素式,热电式,电化学式,压电式,同位素式,热电式,电化学式,压电式,微波式微波式 按传感器的原理来分类按传感器的原理来分类按信号变换特征分类按信号变换特征分类v结构型结构型v通过传感器结构参量的变更实现信号通过传感器结构参量的变更实现信号转换,如电容式传感器转换,如电容式传感器v物性型物性型v利用敏感元件材料本身物理属性的变利用敏感元件材料本身物理属性的变更实现信号变换,如水银温度计,压电传感更实现信号变换,如水银温度计,压电传感器器按能量关系分类按能量关系分类v能量转换型(有源传感器)能量转换型(有源传感器)v传
7、感器干脆由被测对象输入能量使其传感器干脆由被测对象输入能量使其工作,如热电偶、光电池等工作,如热电偶、光电池等v能量限制型(无源传感器)能量限制型(无源传感器)v传感器从外部获得能量使其工作,由被传感器从外部获得能量使其工作,由被测量的变更限制外部供应能量的变更。如电测量的变更限制外部供应能量的变更。如电阻式、电感式。阻式、电感式。1.1.4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方向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方向测量仪器向高精度和多功能发展测量仪器向高精度和多功能发展参数测量与数据处理向自动化方向发展参数测量与数据处理向自动化方向发展传感器向智能化、集成化、微型化、量传感器向智能化、集成化、微型化、量子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子
8、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开展极端测量开展极端测量1.2检测技术的基本概论检测技术的基本概论1.2.1检测系统的定义检测系统的定义检测(检测(detection)是利用各种物理、化学是利用各种物理、化学效应,选择合适的方法与装置,将生产、效应,选择合适的方法与装置,将生产、科研、生活等各方面的有关信息通过检查科研、生活等各方面的有关信息通过检查与测量的方法赐予定性或定量结果的过程。与测量的方法赐予定性或定量结果的过程。能够自动地完成整个检测处理过程的技术能够自动地完成整个检测处理过程的技术称为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称为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1.2.2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一一个个广广义义的
9、的检检测测系系统统一一般般由由激激励励装装置置、测测试试装装置置、数数据据处处理理与与记记录录装装置置所所组组成成(如图(如图1.1)。)。u各组成部分的特点各组成部分的特点u(1)激励信号)激励信号u激激励励信信号号由由激激励励装装置置产产生生,接接受受激激励励装装置置是是为为了了使使被被测测对对象象处处于于预预定定状状态态下下,并并将将其其有有关关方方面面的的内内在在联联系系充充分分显显示示出出来来,以以便便于于有有效效的的测测量。量。u(2)测试对象)测试对象u测测试试对对象象的的特特性性均均以以信信号号的的形形式式给给出出,被被测测信信号号一一般般都都是是随随时时间间变变更更的的动动态
10、态量量,即即使使在在检检测测不不随随时时间间变变更更的的静静态态量量时时,由由于于混混有有动动态态的的干干扰扰噪声,通常也按动态量进行检测。噪声,通常也按动态量进行检测。(3)传感器)传感器传传感感器器将将感感知知的的被被测测非非电电量量按按确确定定的的规规律律转转化化为为某某一一种种量量值值输输出出,通通常常是是电电信信号号。传传感感器器输输出出的的电电信信号号一一般般不不能能干干脆脆传传输输到到后后续续的的信信号号处处理理电电路路或或输出元件中去,必需经过信号的调理。输出元件中去,必需经过信号的调理。(4)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信信号号调调理理电电路路的的主主要要作作用用有有两两方方面
11、面,一一是是把把来来自自于于传传感感器器的的信信号号进进行行转转换换和和放放大大;其其次次方方面面是是进进行行信信号号处处理理,即即对对经经过过信信号号调调理理的的信信号号,进进行行滤滤波波、调制和解调、衰减、运算、数字化处理等。调制和解调、衰减、运算、数字化处理等。(5)信号的分析与记录)信号的分析与记录信信号号调调理理电电路路输输出出的的测测量量结结果果是是对对被被测测信信号号的的真真实实记记录录,可可以以接接受受光光线线示示波波器器、屏屏幕幕显显示示器器、打打印印机机等等输输出出装装置置。此此外外还还可可用用磁磁记记录录器器来来存存储储被被测测信信号号,以以便便于于检检测测工工作作完完成
12、成后后反反复复运运用用信信号号。要要从从客客观观记记录录的的信信号号中中找找出出反反映映被被测测对对象象的的本本质质规律,还必需对信号进行分析从而提取有用信息。规律,还必需对信号进行分析从而提取有用信息。现现代代检检测测系系统统接接受受了了计计算算机机和和网网络络技技术术,将将调调理理电电路路输输出出的的信信号号干干脆脆送送到到信信号号分分析析设设备备中中处处理,进行在线处理。理,进行在线处理。1.2.3检测系统的作用检测系统的作用检测(检测(detection)是利用各种物理、化是利用各种物理、化学效应,选择合适的方法与装置,将生产、学效应,选择合适的方法与装置,将生产、科研、生活等各方面的
13、有关信息通过检查科研、生活等各方面的有关信息通过检查与测量的方法赐予定性或定量结果的过程。与测量的方法赐予定性或定量结果的过程。能够自动地完成整个检测处理过程的技术能够自动地完成整个检测处理过程的技术称为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称为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检测方法的推动检测方法的推动检测仪器与计算机技术集成检测仪器与计算机技术集成硬件功能软件化硬件功能软件化仪器仪表集成化和模块化仪器仪表集成化和模块化参数整定和修改实时化参数整定和修改实时化硬件平台通用化硬件平台通用化1.2.4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1.静态数学模型静态数学模型静态数学模型是指在静态信号作用下,传感器输出静态数学模型是
14、指在静态信号作用下,传感器输出与输入量间的一种函数关系。如不考虑迟滞特性和蠕动与输入量间的一种函数关系。如不考虑迟滞特性和蠕动效应,传感器的静态数学模型一般可以用效应,传感器的静态数学模型一般可以用n次多项式来次多项式来表示:表示:y=a0+a1x+a2x2+anxn式中式中x为输入量;为输入量;y为输出量;为输出量;a0为零输入时的输出,也叫零位输出;为零输入时的输出,也叫零位输出;a1为传感器线性项系数也称线性灵敏度,常用为传感器线性项系数也称线性灵敏度,常用K或或S表示;表示;a2,a3,an为非线性项系数,其数值由具体传感器非为非线性项系数,其数值由具体传感器非线性特性确定。线性特性确
15、定。1.3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的基本特性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的基本特性1.3.1传感器的数学模型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图图1-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1)微分方程微分方程式中:式中:x(t)为输入量,为输入量,y(t)为输出量。为输出量。为结构常数,为结构常数,1.1.微分方程微分方程2.传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传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通常除通常除b0外,其余参数外,其余参数对微分方程两边取拉普拉斯变换,则得:对微分方程两边取拉普拉斯变换,则得:该系统的传递函数该系统的传递函数H(s)为:为:2.传递函数传递函数等号右边是一个与输入无关的表达式,只与系统结构等号右边是一个与输入无关的表达式,只与系统结构
16、参数有关,传递函数参数有关,传递函数H(s)是描述传感器本身传递信息的是描述传感器本身传递信息的特性,即传输和变换特性。由输入激励和输出响应的拉特性,即传输和变换特性。由输入激励和输出响应的拉氏变换求得。当传感器比较困难或传感器的基本参数未氏变换求得。当传感器比较困难或传感器的基本参数未知时,可以通过试验求得传递函数。知时,可以通过试验求得传递函数。系统的传递函数框图示看系统的传递函数框图示看法图法图1-2。对于对于n个环节的并联系统:个环节的并联系统:2.传递函数传递函数对于对于n个环节的串联系统:个环节的串联系统:1.3.2检测系统的静态特性与性能指标检测系统的静态特性与性能指标静态检测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检测 系统 特征 性能指标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