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技术-第七章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ppt
《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技术-第七章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技术-第七章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ppt(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技术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技术第七章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基础理论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常用方法 工程实例某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内容提要一.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定义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在复杂的地质情况下,为防止工程安全事故发生,保证施工生产安全的一门新技术。它是根据隧道所在岩体的有关勘探资料、施工过程中采用的物理探测、地质预测、钻孔探测等结果,运用相应的地质理论和灾害发生规律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对施工掌子面前方岩体情况及成灾可能性做出预报,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施工生产的安全。第一节第一节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基础理论隧
2、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基础理论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分类 按预报方法手段分类可分为地质分析预报法、地球物理探测法以及超前水平钻探法。 按预报空间位置分类,常见为有洞内与洞外预报。其中,洞外预报又包含地面地质调查和高密度电法;洞内预报又包含掌子面地质调查、TSP探测、超前水平钻探、地质雷达探测等。 按预报距离分类,可分为长距离、中距离与短距离预报。其中长距离预报多采用地面地质调查、高密度电法等;中距离预报多采用TSP地震反射波法等;短距离预报多采用掌子面地质调查、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超前钻探法等。三.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1. 隧道所在地区不良地质宏观超前预报2.隧道洞体内不良地质体的超前预报3
3、.隧道洞体内超前钻探4.隧道洞体内地质灾害临近警报四.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特点 由于隧道施工期地质预报具有预报的特性,是在预报基础上进行的科学判断。因此,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未知性、实用性(指导性)和客观性的特点。一.地质分析法地质分析预报法是指在隧道施工阶段,根据隧道施工期掌子面的地质条件如岩体结构面产状及其发育状况、岩体破碎程度、岩石的变质程度等的变化特征等,结合地面地质调查结果,采用一定的分析(如结构面统计分析、构造相关分析等)进行的超前预报。该方法主要用来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存在的断层、不同岩层的接触界面特别是岩浆岩与沉积岩间的接触界面、隧道前方围岩的稳定性及失稳破坏形式等
4、。第二节第二节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常用方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常用方法1.资料的采集与分析 全面收集资料,包括:隧道地址所在区域地质资料(区域地质图);与工程项目相关的资料:地质地形图、剖面图、文字说明和隧道轴线从进口至出口的逐桩坐标等。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掌握隧道地址区及其邻近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和特点,概略判定该区域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了解和掌握这类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工程经验,对做好超前预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资料的收集和宏观的分析和判断的,极大减少了外业工作的盲目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能确保预报成果的质量 2.地质地面调查 地面地质调查是指预报小组对隧道范围内进行
5、的大规模、详细的地质调查,是地质分析预报法最重要的一步,也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因为从地表能宏观地、全面地了解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相关的现象,如地形地貌、地表水、地层岩性、构造、植被、人类活动、地质灾害等。通过地面地质调查与分析,了解隧道所处地段的地质结构特征,结合掌子面地质调查来推断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预测隧道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现象可能的类型、部位、规模,以便隧道施工中采取合理的工艺与措施,避免事故。3.掌子面地质调查 掌子面地质调查是地质分析预报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是中、短期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如TSP、GPR以及红外探测法的基础,指对隧道中掌子面进行的地质调查工作,主要观察
6、记录围岩岩性、岩层产状、节理裂隙和断层规模及产状,并将其标示在示意图上。 在隧道埋深较浅、构造不太复杂的情况下,这种预报方法有很高的准确性,应用效果较好。但在构造较复杂地区和深埋隧道情况下,该方法因工作难度大,准确性难以保证。二.地球物理勘探法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是以地下岩体物理性质的差异为基础,通过探测地表或地下地球物理场,分析其变化规律,来确定被探测地质体在地下赋存的空间范围(大小、埋深、形状等)和物理性质,达到解决水文、工程、环境问题为目的的探测方法。主要在隧道施工掌子面及周围临近区域内进行探测,根据围岩与不良地质体的物理特性差异来查明不良地质体的性质、位置及规模。1.地震反射波法测
7、试技术(中、长距离预报) 地震反射波法测试技术应用广泛,基于该原理已开发了TSP隧道超前预报技术、地震负视速度法(VSP垂直地震剖面法)、TRT层析扫描超前预报技术、TGP超前预报技术、USP角度偏移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水平声波反射法(HSP)、陆地声呐法等隧道超前预报方法,其中TSP隧道超前预报技术应用最为广泛。1)地震反射波法测试技术(中、长距离预报) TSP隧道超前预报技术能较长距离地预报隧道施工前方的地质变化:如软弱岩层、断层破碎带和其他不良地质地段,其准确预报范围为掌子面前方100150m;在大多数岩层结构中,其有效预报范围可达100m(以隧道掌子面为基准),在坚硬岩层中甚至可达200
8、m,该方法能为隧道施工方提供较详细、可靠的地质资料,从而指导隧道的安全施工。同时整个测量工作对隧道施工基本不会造成干扰或仅有细微干扰。 TSP的工作原理 对TSP仪器采集的数据,通过TSP Win软件分析处理后,即可获得隧道掌子面前方的P波、SH波和SV波的时间剖面、深度偏移剖面、岩石反射层位、物理力学参数、各反射层能量大小等成果资料,还可得到反射层的二维和三维空间分布,根据上述资料就能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如软弱岩层、溶洞、断层等不良地质体。 TSP系统的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TSP仪器主要由接收单元、记录单元及起爆装置组成 记录单元的作用是对地震波信号进行记录和信号质量控制,其基本组成
9、为完成地震信号AD转换的电子元件和一台便携式电脑,电脑控制记录单元和地震数据的记录、储存及评估。 起爆设备是由一套带有外接触发盒的传统起爆器组成,触发盒嵌入到引爆线路中。触发器一方面通过两根电缆与电雷管相连;另一方面,为确保记录单元和触发盒之间的联系,通过引爆电缆线与记录单元连接。地震波激发孔的布置信息接收孔的布置 当信息接收器安装好以后,通过“Receiving Cable”电缆将信息接收器与主机相连,通过“Triggering Cable”电缆将启动箱与主机相连,启动箱和爆破装置通过启动箱自身的连接线连接,连接主机和HUSKY数据记录仪。进行基本工程数据、测量数据、测量参数和地震波参数的输
10、入和设置。进行线路检测和起爆测试,确保线路连接正确和起爆测试成功。开始测试,关掉风枪、水管等较大噪声的设施,将两根起爆线的一端连接到启动箱上,另一端连接到雷管线上;然后在HUSKY菜单下选择“RECORD”项,会显示地震波激发孔的信息,当主机箱和启动箱上的绿灯亮,表明仪器已做好记录的准备;起爆雷管;起爆后,记录仪会自动记录地震波信号,同时主机箱上橙色灯亮,显示屏显示读数据。记录完毕后,显示屏出现收集到的地震波信号,点击“”,数据将会自动保存,进入下一个炮孔的测试。现场测试 应用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目标体的性质、形态、规模及产状,相比而言具有以下优点及局限性:有效探测距离一般为15020
11、0m,适宜于中长距离预报;较适宜于掌子面前方波阻抗差异较大的地质界面;对规模大、延伸长的地质界面或地质体探测较好,对规模较小的地质体容易漏报;对掌子面正前方的地质体探测效果较好,对隧洞侧壁的地质体探测效果较差;对断层破碎带、软弱破碎带及岩性界面等面状构造探测效果较好,对不规则形态的三角地质体,如溶洞、暗河等不良地质体的探测效果较差;对隧洞轴线呈大角度相交的构造探测效果较好,而对与隧洞轴线以小角度相交的构造探测效果较差。 TSP超前预报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2)地震负视速度法 地震负视速度法,又称VSP法(垂直地震剖面法),是一种测试面与被探测面互为垂直的观测系统,即将地震勘探中的钻孔垂直地震剖面法
12、应用于水平状态隧道中。该法与TSP法原理相同且方法相似,只是现场工作布置方式不同。 原理:在隧道掌子面的前方一定距离,沿边墙布置一激发点和一系列接收点,选用多炮共道或多道共炮方式记录地震波信号;激发时产生的地震波信号在围岩中传播,当遇到断层和岩层变化的界面时产生反射波,返回的信号被接收点的检波器接收,由此确定反射界面的位置. 地震负视速度法具有明显的方向特征,可有效地将开挖面前方反射信息与周围干扰信息区分开,提高识别不良地质体界面的精确度,通常能对其进行准确定位,预报距离可达100m以上。预报探测时不占用开挖工作面、对施工影响很小,是常用预报方法之一,且纵、横波的共同分析还可了解反射界面两侧的
13、岩性和密实程度。3)高密度电法(长距离预报) 电法勘探是根据各类岩石或地质体的电磁学性质(如导电性、导磁性、介电性)和电化学特性的差异,通过对人工或天然电场、地磁场或化学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特性的观测和研究,查明地质构造、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常用的有电阻率法、充电法、激发极化法、自然电场法、大地电磁测深法和电磁感应法等。 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 不同岩层或同一岩层由于成分和结构等因素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电阻率。通过接地电极将直流电供入地下,建立稳定的人工电场,在地表观测某点垂直方向或某剖面的水平的电阻率变化,从而了解岩层分布或地质构造的特点。从理论来说,在各向同性的均质岩层中测量
14、时,无论电极装置如何,所得的电阻率都应相等,即为岩层的真电阻率。但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地层既不同性、又不均质或地表起伏不平,所得电阻率则称为视电阻率,是不均质体的综合反映。对于某一确定的不均匀地电断面,若按一定规律改变装置大小或装置相对于电性不均匀体的位置,在此过程中测量和计算视电阻率值,发现测得的视电阻率值按照一定规律变化,进而探查和发现地下导电性不均匀体的分布,达到预报前方地质灾害的目的 .仪器设备 高密度电阻率法多使用多功能直流电法仪,该仪器具有直接测量、显示供电电流、视电阻率、电极参数等功能;另外最好配备具有供电和测量系统脱离的自动跟踪测量装置。电法仪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测量电压分辨率
15、:0.0l mV;测量电流分辨率:0.01mA;最大补偿范围:1V;输入阻抗大于8M。 测试方法 、确定探查深度和测线长度 在电极排列布置前进行探查深度设计。随着电极间距的增加,测量精度降低。因此,设计探查深度H应约为探查目标体深度h的1.5倍,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取2倍为最佳。测线的总长L应为探测区域的分布长度D加上两侧各H2(探查深度的一半)的长度。 、测线布置 测线网布置应根据任务要求、探测方法、被探测对象规模、埋深等因素综合确定。、现场布极 当用两根正、负电极向地下供电时,测得电阻为两根电极的接地电阻、电线的电阻和地层电阻的总和。通常情况下,电线电阻可忽略不计,则接地电阻的存在对地
16、层电阻率的测试结果影响就很大。 、现场测试 现场工作布置好后,连接好高压电缆(一般红色夹子接“+”、黑色夹子接“-”)。打开仪器电源,进行测量数据的输入和设置,之后即可直接按动测量键进行测量。 高密度电法的优缺点 高密度电阻率法可用于工程地质勘察,也是一种有效的勘探方法,具有如下优点:测点密度大、信息量多,有利于反映地电断面局部信息的微弱变化,更利于发现一些较小的地质体;具有高智能、自动化,比常规电阻率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能测试得到清晰、直观的二维异常图,是常规电阻率法所无法比拟的; 较易识别一些地表不均匀体的干扰异常。 该系统尚存在一些问题:在成图处理上,每次只能完成一个排列(60根
17、电极),所成图为倒梯形,在连续追踪长剖面时,只能采用人工点图,影响了工作效率;在非水平地区工作时,由计算机绘制带地形的断面图时,目前的软件还存在一定问题;运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的资料作半定量解释较为困难,有关这部分的软件急待开发。 4) TRT反射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基本原理 TRT技术的全称是“真正反射层析成像”,理在于当地震波遇到声学阻抗差异(密度和波速的乘积)界面时,一部分信号被反射回来,一部分信号透射进入前方介质。声学阻抗的变化通常发生在地质岩层界面或岩体内不连续界面。反射的地震信号被高灵敏地震信号传感器接收,反射体的尺寸越大,声学阻抗差别越大,回波就越明显,越容易探测到。通过分析,被用来了解
18、隧道工作面前方地质体的性质(软弱带、破碎带、断层、含水等),位置、形状、大小。 仪器组成 主要由主机、基站、无线模块、传感器和触发器五个部分组成.测试方法 5)TGP超前预报技术 TGP法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也是利用地震波反射回波方法测量的原理,利用高灵敏度的地震检波接收器,收集布置在隧道单侧壁上多个地震激发点产生的地震波,及其在围岩传播时遇到不同反射界面的反射波。反射信号的传播时间与传播距离成正比,与传播速度成反比。通过测量直达波速度、反射回波的时间、波形和强度,可达到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条件的目的。在一定间隔距离内连续采用上述方法,并结合施工地质调查,就可以得到隧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如弹性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工程 监测 检测 技术 第七 隧道 超前 地质 预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