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九年级-中考-物理专栏预习复习教学教案(全册~).doc





《2018年度九年级-中考-物理专栏预习复习教学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度九年级-中考-物理专栏预习复习教学教案(全册~).doc(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讲、机械运动课时:第_课时 时间:_【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 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3误差和错误。 4长度的测量方法。【知识结构】考点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皮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1 Km=1000 m;1 dm=0.1m;1 cm=10 -2m;1 mm=10 -3m;1m =10 -6m;1 nm =10 -9m常考的物理长度估测课桌的高度约
2、 0.75 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 18 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 2030 cm,一支铅笔长度约 20 c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 1.5 m,教室每层楼高约 3 m,一张纸的厚度约 0.1 mm(3)测量:要做到四会;会放(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会读(数据包括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会使用磨损刻度尺进行测量。特殊的测量方法:长度的测量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如用积累法测微小长度,比如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用尺规配合法测硬币直径、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棉线)法测量地图上铁路长度、圆的周长;用滚轮法测量操场的周长、从家到学校的距离|2.时间的测量(
3、1)测量工具:秒表、手表等。(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 1h= 60 min= 360 s.(3)测量:累积法估测时间,比如测脉搏跳一次的时间:先用秒表测脉搏跳若干次所花的时间,再用时间除以次数得到脉搏跳一次所花的时间。常考的时间估测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 0.4 s;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 50 s;普通中学生跑完 100 m 用时约 15 s;脉搏 1 min 内跳动的次数约 75 次.考点二 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位置 的改变叫机械运动)2.参照物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参照
4、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考点三、运动的快慢1.速度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国际单位是米每秒(m/s)。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区 别 匀 速 直 线 运 动 匀 速 直 线 运 动特 点 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求 速 度 用 v=s/t 求速度 用 V=s/t 求路程 s 内的平均速度常考的物体运动的速度的估测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5 m/s.|图 1【链接中考】1
5、单位换算:8.5m cm; 36000nm km 15cm 3 m 3。2如图 1 所示,用刻度尺测量 A、 B 两个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条 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 cm。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D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4把一根刻度尺均匀但不准确的直尺跟标准直尺进行比较,当两尺零刻度线对齐时,不准确尺的 30.00cm 刻度线正好与标准尺的 29.50cm 刻度线平齐,由上面读数可知标准尺的分度值是 。若用不准确的直尺测得笔盒的长度为 15cm,则用标准尺测得笔盒的长度
6、为 cm。5.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 1 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 s、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图像,正确的是( )6. 小明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车窗 B铁轨 C路边的树 D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 7.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8.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交警部门在校园和|校园附近安放 了图所示
7、的四个标志,其中表示“限速 5 公里”的是( )9.一座大桥长 1.6Km,一列长 200m 的火车以 15m/s 的速度通过此桥,火车完全通过此桥所需的时间为多少?【教学反思】|第二讲、声现象课时:第_课时 时间:_【考点聚焦】声现象涉及到的考点有: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2声音的传播3声速及有关计算4乐音的三要素5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呈现形式】上述考点常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知识结构】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2.声音的传播(1)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度 九年级 中考 物理 专栏 预习 复习 教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