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教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渺、篝”等 13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燕” 。2.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情达意的方法。4.再搜集一些思乡的诗文,和同学交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激发兴趣。1.同学们都见过月亮,看到弯弯的月亮,我们总会脱口而出:弯弯的月亮像小船。那么,又大又圆的月亮,又让我们想到了什么呢?(圆盘、月饼、中秋)哦中秋节,在这个传统佳节,我们常常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甜甜的月饼,欣赏着天上的明月。 但是,中秋赏月,仅仅是在看月吗?(不是,
2、大家看着月亮,就会想起自己的故乡及亲人。 )所以,诗中说得好啊月是(故乡明)。(板书课题)2.介绍作者:季羡林(19112009),山东清平(今并入临清)人。 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在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 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一生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如天竺心影 朗润集 季羡林散文选集等。季羡林先生已然功成名就,但仍忘不了那个小乡村,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与季羡林一起回味那故乡的明月吧。二、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 ,扫清字词障碍。扫清字词障碍。1.(出示生字)学生练读,师正音。2.多音字“燕”:yn(燕园)yn(燕子)三、再读课文三、
3、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可分为几部分?2.提出问题: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1)课文第 1 自然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开篇点题,引出下文)从第 1 自然段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爱(故乡的月亮)。(2)作者为什么说 “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因为太单调了。)所以,古诗文中,月亮常用什么东西当陪衬?(山、水)想到这里,作者便回忆起了小时候的一些趣事。(3)作者的故乡在哪?(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因为平原地区没有山,所以他从小没有见过山,他想象中的山是什么样子的?(圆而粗的柱子)多天真的孩子呀,
4、也正因如此,他小时候望月,从不与山联系起来,就连诗中说的情景,他也无法想象。(补充苏轼前赤壁赋资料 )(4)作者没有见过山,那有没有见过水?(有,他故乡的小村子里到处都是水。 )那么他和水之间有什么趣事呢?(夏天黄昏后,他就去坑边场院里数星星,在古柳下摇知了。)还有没有别的趣事?(更晚的时候,去坑边看水里的月亮,晚上做梦还梦见两个月亮叠在一起。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真的十分喜爱月亮,而且,他总能围绕着月亮,找到许多乐趣。四、精读课文四、精读课文, ,情感升华。情感升华。1.朗读课文思考: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1)往事: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梦月亮。感受:
5、在作者的故乡,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坑边的月景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他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通过对故乡往事的回忆,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与怀念。(2)经历:作者离乡背井,在世界各地见到过许多美妙绝伦的月亮,但念念不忘的还是故乡的小月亮。 作者居住的朗润园景色优美、环境优雅,是赏月的胜地,但作者心中所想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平凡的小月亮。感受:无论是在莱蒙湖上、 非洲大沙漠中,大海中,还是在高山上,都看到过美妙绝伦的月亮,甚至作者居住的朗润园这样的赏月胜地见到的奇景,都无法撼动故乡的小月亮在作者心中的地位,足见作者对故乡月亮的怀念,对故乡的怀念。2.在回忆这些往事的时候,作者多大年纪?(年近耄耋)耄耋指老年,高龄。耋,七八十岁的年纪。这时,他早已不在故乡,而是住在朗润园,这里的环境怎么样?(此地有茂林修竹赏月胜地。 )多美的景色啊,可是,他仍然怀念的是故乡苇坑里那个平凡的小月亮。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段话只有短短二十多个字,却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你知道是什么情感吗?(作者渴望回到故乡的迫切心情和通过月亮寄托的思念之情。)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搜集有关思乡的诗句,与同学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