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学生导学案.docx
《燕歌行学生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燕歌行学生导学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燕歌行导学案学习目标:1.分析诗歌中环境渲染、比照手法的作用。2.挖掘、探究边塞诗的内涵,理解边塞诗的多重主题。学习过程:温馨提示:读书有四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手到。一、自学引导 (一) 作家与作品介绍高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歌以古体见长,尤长于七言古诗,燕歌行即为著名代表作。其作品集为高常侍集。此外,著名的边塞诗人还有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名篇分别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参军行、出塞。高适长于七言歌行和五言古诗,风格雄浑悲壮、古朴苍劲。(一)预习练习1. 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燕歌 旌旆 逶迤 功勋 碣石 塞草腓 玉箸 蓟北 3.解释加点的词。 作燕歌行以示适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
2、陵杂风雨 身当恩遇恒轻敌 边庭飘摇那可渡 死节从来岂顾勋 3. 古今异义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二、鉴赏. 合作. 探究1. 从这首诗歌中你读出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2.诗人主要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战争的?“一场 的战争 3.你觉得这首边塞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4.诗歌在表现主题时使用了渲染和比照的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并说说有什么作用1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渲染战地气氛衬托。 2运用多重比照,深化作品主题。 三、拓展延伸一积累有关边塞诗的常识1.边塞诗的形成。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
3、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参军等字词,如柳中庸的征人怨2004年江苏卷、王昌龄的参军行其二2005年重庆卷等。3.边塞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主要有四个方面: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抒发将士们思乡念亲的乡愁;反映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及征人的怨恨和厌战情绪;描写奇丽壮阔的边塞风光。读下面每首诗的内容说一说抒发了什么情感 :(1)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景喻冬景,描写了塞外玉树琼花的雪景。 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
4、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2 参军行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3) 如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处月如霜。不知休息吹芦管,不知休息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以如霜月光和似雪沙漠两个朦胧意象营造了绵绵乡思的典型环境,“不知两字写出征人迷惘心情,“尽字写出征人无一例外的不尽乡愁。(4) 如陈陶的陇西行中“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中无定河边悲哀凄凉的丈夫枯骨,一边是妻子梦境中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对照,凝聚着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征人怨 柳中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歌行 学生 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