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期末考试复习总结.docx
《中国建筑史期末考试复习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史期末考试复习总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一、木架建筑的优势 1.取材方便:材料来源广;2.适应性强:木架建筑是由柱、梁、檩、枋等构件形成框架承重荷载,房屋内可较自由的分隔空间,门窗也可任意开设,使用灵活性较大;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木构架的组成采用榫卯结合,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加上榫卯节点有一定的可活动性,使整个木构架在消减地震力破坏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4.施工速度快:木材加工远比石料快,且唐宋之后使用建筑模数制的方法(宋“材”,清“斗口”),各种木构件的式样定型化,因此可对各种木构件同时加工,制成后再组装;5.便于修缮、搬迁:榫卯节点有可拆卸性,替换某构件或整个房屋的搬迁,都比较容易做到;二、木构建筑的根本性
2、缺陷1.木材越来越稀少;2.木架建筑容易遭受火灾;3.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木材消耗量很大,从而限制它继续发展的前景;三、木构建筑的建造顺序:首先必须做好台基,是室内地面高出室外地面,来达到防水、防潮与保持室内干燥洁净的目的。台基上按柱网安置石质柱础,作用是保护柱子不受地下水上升侵蚀而导致腐烂。木架立起来后,即可铺盖瓦屋面 、砌墙、安装门窗、油漆粉刷,最后铺设砖地面(石地面);、四、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1.简明:只平面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座建筑,而“间”则由相邻两榀房架构成,因此,建筑平面轮廓及结构布置都十分简洁明确2.真实:指对结构的真实性的显
3、示,一般建筑都是无保留地暴露梁架、斗拱、柱子等全部木构架;对所暴露的木构架进行艺术的再加工时,也以表现木材的力学性能的内在品质为前提:“收分”,柱身向上逐渐收小,“梭柱”,柱子上下两端均有收缩;“卷杀”,将拱端切削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形,其轮廓由折线或曲线组成;3.有机:指室内空间可以灵活分隔,以满足各种不同功能的要求,并易于与环境融为一体,室内外空间可相互流通渗透;五、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它能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的生活环境。是房屋采光、通风、排泄雨水的必需,也是进行室外活动与种植花木以美化生活的理想解决方法。 围合方式:A、主房与
4、院门之间用墙围合;B、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C、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前设院墙与远门,称“三合院”;六、轴线:沿一条纵深的路线,对称或者不对称地布置一连串形状与大小不同的院落与建筑物,烘托出种种不同的环境氛围;七、中国建筑的特征:A延续性:历史发展的走向,分分合合;B多元性:起源的多元性、多民族性;第一章 古代建筑发展状况(原始社会:穴居、巢居;奴隶社会:夯土墙、木构架;封建社会:成熟独特的体系)原始社会1.旧石器时代的建筑形式:A穴居:地势高亢地区,以天然洞穴营造;B巢居:地势低洼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的原始居住形式;2.新石器时代的建筑形式:A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
5、阑式建筑;B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3.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这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石器加工)4.半坡遗址的特点:A两种平面形式:长方形、圆形;B墙体多采用木骨泥墙;C室内常用木柱来支撑屋顶重量,柱子与屋顶承重构件的连接用绑扎法;D室内地面与墙面做防潮处理,细泥抹面或烧烤地面;5.木骨泥墙:墙体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的做法,屋顶同理;6.龙山文化特点:A出现了吕字形平面的双室相连的套间式半穴居;B室内居住面多为白灰面;C用于墙体的土坯砖出现;奴隶社会1.夏:A文化发展:开始使用青铜器;B建筑活动:宫殿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
6、宫殿遗址;C特征:夯土台;封闭庭院,回廊围合院落(早期封闭庭院的面貌);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小的木构架建筑,柱网整齐,木构技术提高;2.商:A郑州商城:由宫城、内城、外城组成;在夯土台上建造;3.河南偃师尸沟乡商城遗址:商灭夏后建造的都城-毫,由宫城、内城、外城组成,庭院式建筑;4.河南安阳殷墟遗址:A布局:紧靠恒河曲折处为宫殿,西面、东南及恒河以东的地段,但墓葬区也散布着同时期的居民点与作坊;B功能布局方式,前朝后寝-北区:王宫居住区东西向平行布置;中区:朝廷、宗庙-庭院式布局,轴线上有门址三进,尽端一座中心建筑;南区:王室祭祀场所,轴线对称布置、规模较小;5.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布局特点-
7、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A中轴线对称,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B前堂与后室之间用廊子连接;C门、堂、室的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庭院围合成封闭空间;D院落四合院有檐廊环绕;E家庭居住,内外有别、男尊女卑;6.周代建筑技术的发展:A瓦的发明并使用,使建筑升级;B斗拱的概念出现;C夯土墙、土坯墙上使用三合土;7.春秋 高台建筑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出于政治、军事统治与生活享乐的需要,建造大量的高台宫室,一般在城内夯筑高数米至十多米的土台,在上面建殿堂屋宇,高台建筑以高大的夯土台为基础与核心,在夯土版筑的台上层层建屋,木构架紧密,依附土台而形成土木混合的结构体系;8春秋 A建筑技术:开始使用砖,瓦
8、的普遍使用-屋顶坡度减小;B色彩追求华丽的效果;C人物:鲁班;封建社会1.战国时期:A城市建设的第一个高潮;B高台建筑依旧盛行(木构架技术不能达到成熟的状态,不能解决大规模建筑群的问题);C技术:1)铁工具的应用,使施工质量、结构技术大大提高,为制作复杂的榫卯、花纹雕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砖:大块空心砖用于地下墓室,装饰用的砖也出现了;3)筒瓦:板瓦在宫殿上广泛应用;4)理论:考工记;5)水利工程:都江堰(李冰父子);2.秦:A咸阳宫:布局有独特性,它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而是在渭水的两岸广阔的范围内修建宫殿;B阿房宫遗址;C秦始皇陵:人工坟丘;D长城;3.汉代 古代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
9、:突出表现就是木构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与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A木构架,抬梁式、穿斗式,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多层木架建筑已较普遍(解决大空间建筑的技术问题未解决);斗拱已普遍使用,无统一形制(明器上形象的多种多样),无定形,但结构作用明显;屋顶形式增多,以悬山顶与庑殿顶为普遍,歇山及囤顶也已应用;B拱券:筒拱顶、穹窿顶;4.汉代的建筑发展:A城市建筑:汉长安城,规模宏大,城内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坛庙、陵墓、苑囿;B礼制建筑:明堂辟雍,传播儒家文化的建筑,帝王所建最隆重的建筑;5.石阙:是汉代石刻的代表,除用于墓前外,还用于祠堂前,或作为代表用于里门之前,高颐墓石阙西阙;6.三国、两晋、南北朝
10、:佛教的传入 佛教的传入及佛教建筑的发展:佛寺、佛塔、石窟佛寺:最早的佛寺是东汉洛阳白马寺佛寺的中心形象以佛塔为主-佛塔及佛殿并置-佛殿为主(唐)-佛塔的地位下降,在殿的后方(宋)佛塔,埋葬舍利。供佛教徒绕塔礼拜而作,具有圣墓的性质;北魏所建的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只作为礼拜的对象,而不供人登临远眺;7.隋 A兴建都城大兴城、东都洛阳城:两座城都被唐朝所继承,进一步发展成为东西两京,是我国古代宏伟、严整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城市规划的范例,大兴城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B河北赵县安济桥: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空腹拱桥,不仅可以减轻自重,而且能减少山洪对桥身的冲击力,在技术上、造型
11、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8.唐 A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唐长安城1)是隋大兴城的继承与扩充,是古代规模最大、最为严整的城市;2)以轴线作为规划整个都城的主要因素,皇城宫殿位于轴线的顶端,突出其重要性;3)居住区的形制为里坊制,在城的东西分别设东市与西市,并实行夜禁制度,里坊及东西市周围都有高高的坊墙,在四周处设门,并统一管理;4)道路顺应方正整齐的里坊呈东西、南北方向上笔直、贯通的大道,南北14条,东西11条,呈棋盘式布局,整齐有序,交通方便;B 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1)加强轴线,突出主体;2)利用天然地形来营造气氛(乾陵);C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问题,并已定型化1)抬梁式木构架发展已日趋成
12、熟,建成较大跨度的建筑;2)木构架部分用料规格化,用材制度(模数制)出现;D设计及施工水平提高,都料,掌握设计施工的民间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熟练,专业从事公私房屋的设计与现场施工指挥,并以此为生;E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结构者增多,砖石塔的外形已开始朝仿木建筑的方向发展,都部分地仿照木建筑的柱、枋、简单的斗拱、门窗等,反映对传统建筑式样的继承与对砖石材料加工的渐趋精致成熟;F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与成熟;9.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气魄宏伟、严整开朗、舒展朴实、庄重大方;10.五代:A砖木结构,苏州虎丘云岩寺塔;B砖石塔,南京栖霞山舍利塔;11.宋代建筑的发展及特征:A宋代城市结构与布置的
13、根本变化:1)打破汉唐的里坊制,商业店铺可临街开放并及居民区杂糅;2)取消了“夜禁”制度,城市出现了早市与晚市;3)城市不再是单纯的以政府署衙为主导,商业与居民区在城市的规模在扩大;4)皇宫开始处于城市的中心位置,凸显了皇权,并出现了城市中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的模式;B木构架采用古典模数制:“材”的概念,材是指斗拱中的断面尺寸,北宋,为了使木构架建筑采用统一的古典模数,在政府颁布的建筑预算定额-营造法式中规定,把“材”作为造屋的尺寸标准,即将木架建筑的用料尺寸分为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量屋用材,材一经选定,木构架部件的尺寸都整套按照规定而来,不仅设计可以省时,工料估算有统一的标准,施工也方便
14、;C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通过院落的组合,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建筑体量及屋顶的组合很复杂;D建筑装饰及色彩有很大的发展;E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F园林兴盛,更密切的与自然环境相结合;13.元朝:A城市建设:1)规模宏大,规划完整;2)方格网布局,以太液池水面为中心,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游牧民族逐水而居);B木架技术方面1)采用天然弯木,节省材料。这种大胆而灵活的结构方法是元代建筑的一个特色;2)减柱做法:殿宇中抽去若干根柱子,继承金的灵活处理柱网与结构的传统;3)减弱斗拱,加强梁柱关系(简化节点);C宗教建筑的发展;14.明朝建筑的发展及特征:A木构架建筑形
15、成新的定形构架1)斗拱的结构功能减弱,出檐深度减小,柱子的比例变得细长;2)梁柱连接点简化,构架整体性增强;3)升起、侧脚做法逐渐取消。简化施工(升起:檐柱由当心间向四角逐渐升高;侧脚:檐柱柱头向内倾斜);B砖的普遍使用:1)普遍采用砖墙,元代以前以土墙为主,砖用于铺地、砌筑台基及墙基(制砖手工业的出现);2)硬山建筑的发展,墙面上砖的使用使其具有良好的防雨性;3)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应用面更加广泛;C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十三陵,善于利用地形与环境来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实例;D官僚地主私家园林发达,当时建筑的园林风格明显增多,用石增多,假山追求奇峰阴洞园冶;E管式建筑装饰、彩画,装
16、饰日趋定型化,明代家具文明于世,风水术达到极盛期;15.清朝建筑的发展及特征:A(皇家)园林达到极盛;B藏传佛教建筑兴盛;C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D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及装饰设计水平;E建筑技艺仍有所创新;16.清代模数制基本的度量单位:工程做法规定,有斗拱的大式木作一律以斗口为标准确定其它大木作构件的尺寸,只要选定了一种斗口尺寸,建筑物的尺寸都有了,这对加快设计与施工进度及掌握工料都有很大的帮助,而设计工作可集中精力于提高总体布置与装修大样的质量;设计与预算-样式房,工程图纸、模型及工程说明书-画样,模型-烫样,工程说明书-工程做法;第二章 城市建设1.城市基本构成要素:统治机构(宫
17、廷、官署)、手工业与商业区、居民区;2.最早的城市规划学说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翻译:工匠营造都城,九里见方,都城四边每边都是三道门,都城中南北大道与东西大道各九条,南北道路宽度可以容下九辆马车,宫殿的左边(东方)是祖庙,右边(西方)是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与居民区,宫室与市场居民区要有百步见方之地。3.城郭之制“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墙,宫城、皇城(内城)、外城 城:城内是宫殿区及贵族居住区 郭:外城内主要是手工业、商业与一般市民居住区4.唐长安城:古代规模最大、最为严整的城市,由宫城、皇城、外城
18、组成;A皇城:以轴线作为规划整个都城的主要因素,皇城宫殿位于轴线的顶端,突出其重要性;B居住形式:居住区形制为里坊制,并实行夜禁制度;C集市:城的东西分别设置东市与西市,周围都有高高的坊墙,在四周处设门,统一管理;D道路顺应正方整齐的里坊制,呈东西、南北方向上笔直、贯通的大道,呈棋盘式布局,整齐有序,交通方便;5.北宋东京:A分为外城、内城、宫城,平面不规则方式布置,三套城墙,三条围护门;B布局开放,取消里坊制,取消围墙与夜禁制度;C取消集中设市,临街设店,聚行成街;D城市生活多样化,出现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E四水贯都,有利于城市用水、漕运、城市排水;6.明清北京城 1)布局 利用元大都改建
19、,由宫城、皇城、外城组成;皇城呈不规则方形,位于全城南北中轴线上,四向开门,宫城为皇城的核心部分,位于全城的中心部位;街道采用元大都规划系统;2)特点A城市更为严谨,中轴线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市中轴线即宫城中轴线,形成长达9公里的南北纵轴,加上城楼、角楼、日坛、月坛、天坛、地坛等配置,是北京的庄严宏伟成都远胜元大都,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权威与至上的地位;B皇城成为皇室生活服务设施与离宫院落的集中地区,位于北京中心位置上,由一条东西向的道路阻碍通行,造成了城市交通的不便,体现阶级性;C布局严谨,井然有序,胡同以东西为主,南北干道贯穿全城,全城被划为方形街坊;第三章 住宅1.住宅形制的演变:A春秋:士大
20、夫住宅由庭院组成;B汉代:继承传统的院落式;C南北朝:院墙上有成排的直棂窗,内侧建有围绕着庭院的走廊;D隋唐五代:直棂窗回廊绕成庭院,宅第大门有些采用乌头门形式,住宅后面建造山池园林;E宋:多以廊屋代替回廊:里坊制解体,平面形式布局自由、多样化,院子封闭、前院设门,沿街开店,后屋为宅,呈工字形;F元明清:住宅类型多样化,北方以四合院为代表,南方以封闭式院落为单位。2.住宅的类型:A木构架抬梁式、穿斗式与混合式;B竹木构干阑式;C木构井干式;D砖墙承重式;E碉楼(青藏);F土楼(福建);G窑洞;H阿以旺(新疆);I毡包(内蒙);3.北京四合院 1)布局 平面布局以院为特征,常见为三进院,分为前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建筑 期末考试 复习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