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教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教学.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一、教材分析青山不老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 无反顾地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奇迹般地创造了一块绿洲的感人故事,由衷 地赞美了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义。课文语言简练,生动,比照描写如 今绿风荡漾的小院和昔日大风肆虐的晋西北的险恶环境,比照城里自在的晚年生活 和山沟里艰苦的种树日子,来体会“青山”和“不老”。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教学时要根据略读 课文的阅读提示展开学习活动,重点让学生通过提取关键信息,抓住关键句的阅读策 略感受奇迹的伟大,再关注课题,思考为什么以“青山不
2、老”为题,帮助学生真正理 解老人与青山、精神永存和青山常绿之间的内涵关联,最后让学生发现“事例+观点” 这一表达方式。二、教学目标1 .默读课文,能说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2 .通过比照阅读,深入感悟老人与险恶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以及绿化家园、 造福子孙的无私奉献的精神。3 .抓住关键句,联系老人的事例,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三、教学准备课件PPt、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之前夜纸质材料四、教学过程(一)电影链接,揭题导入1 .同学们,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响亮的主题,说说我印 象最深刻的故事。2 .他们都是平凡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
3、。在祖 国的晋西北,有一位老人,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深深地爱着他生活的那片土地。3 .揭示课题青山不老。(二)聚焦老人,走进故事1 .如果老人的故事也是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中的一个片段,请你设想一个 主题,并说说这位老人做了一件什么事让你有这样的感受。2 .学生发言。预设:课文主要讲了晋西北的一位山野老农,用了十五年的时间植 树造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的故事。教师小结:根据“人物+事件”的方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三)结合阅读提示,研读“奇迹”1 .学生默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2 .学习任务一:默读课文,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自主学习一一小组交流一一集体补学出示句段1.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
4、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1)自由读读,发现这句话有什么特点?(2)课文列举了很多数字,写出了创造的奇迹很大,那么如果这样写可以吗? 出示两句话比拟。第一句: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 多么了不起的奇迹。第二句:十五年啊,绿化了一条条沟,造了一条条防风林带,一亩亩林网,这是 多么了不起的奇迹。(3)联系比拟:三千七百亩相当于多少个我们的学校?出示资料加深理解:3700亩相当于60个鹃湖学校的总面积,相当于50000个普 通教室的总面积。以每10平方米种一棵树计算,需要种植246790棵树,15年平均 每天栽种45棵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山不老 统编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上册 19 教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