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完整word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完整word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完整word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九年级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如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 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定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行靠;2、摄氏温度:(1)我们采纳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 ” 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把一个标准大 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然后把 0和 100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代表 1;(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 读作“5 摄氏度” ;“ 20” 读
2、作“ 零下 20 摄氏度”或“ 负 20 摄氏度”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匀称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 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看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就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 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固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三、体温计1、用途:特地用来测量人体温的;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极细的、弯的细管叫
3、做缩口;2、测量范畴: 35 42;分度值为 0.1 ;4、体温计的特别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肯定条件下可 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四、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 化过程;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 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分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连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上升,连续吸热)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熔点:晶体熔
4、化时的温度) ;同一晶3、晶体熔化的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 连续吸取热量; 晶体凝固的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连续放热;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留意: 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肯定相同;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五、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 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 A 液体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 晒
5、衣服快干);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B 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 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 ;C 跟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空气流淌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2)沸腾:在肯定温度下(沸点),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猛烈的汽化现象;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仍要连续吸热;(3)沸腾和蒸发的区分和联系:
6、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取热量;沸腾在肯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 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比蒸发猛烈;(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 运输;液化气;六、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 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
7、璃的内表面)七、云、霜、露、雾、雨、雪、雹、 “ 白气” 的形成 1、温度高于 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温度低于 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仍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 “ 白气” 是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一、内能 1、内能 1 概念:物体内部全部分子做无规章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内能是指物体内部全部分子做无规章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 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内能与温度有
8、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 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 关;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形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上升,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削减;2 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3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章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章运动的速度与温度 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章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章运动的速度 就越慢;内能也常叫做热能;4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分 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
9、质 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用 J 表示;2、转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 1 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削减;做功转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2 热传递: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 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 存在温度差;物体吸取热量,物
10、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削减;用热传递的方法转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3、做功与热传递转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4、热量 1 概念:物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所转变的内能叫热量;2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 放出” 或“ 吸取”的热量是多少;,肯定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3 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焦耳 J ;二、比热容 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 或者降低 1 吸取 或者放出 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用符号 c 表示比
11、热容;2、比热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 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 符号是 J/kg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1 比热容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质的不同性质;1时吸取的热量,用来表示各种物2 水的比热容是 4.2 10 3J/kg ;它的物理意义是: 1 千克水温度上升 或降低 1 ,吸取 或放出 的热量是 4.2 10 3J;4、比热容表 1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2 从比热表中仍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 却的情形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点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耀条件 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
12、陆地区温度上升的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酷热,冬季 内陆比沿海冰冷;3 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常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 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淌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5、说明 1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所以某种物质的比热不会由于物质吸取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而转变,也不会由于质量的多少或温度变化的多少而转变;2 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比热是一个不变的定值;3 物质的状态转变了,比热容随之转变;如水变成冰;4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6、热量的运算: Q=cm t
13、;式中, t 叫做温度的变化量;它等于热传递过程中末温度 与初温度之差;留意:物体温度上升到 或降低到 与温度上升了 或降低了 的意义是不相同的; 比如: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水温度从 lO上升到 30,温度的变化量是t= =30 -lO =2O,物体温度上升了20,温度的变化量t =20;热量 Q不能懂得为物体在末温度时的热量与初温度时的热量之差;第 3 页,共 1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由于运算物体在某一温度下所具有的热量是没有意义的;正确的懂得是热量 Q是末温度时的 物体的内能与初温度时物体的内能之差;三、热机 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将
14、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 化为机械能;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等;1 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 气冲程的热机;2 一个工作循环中只对外做一次功,曲轴转 2 周,飞轮转 2 圈,活塞来回 2 次;3 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 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削减,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5 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6 判定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属哪个冲程应抓住两点:运动方向;一是气阀门的开与关; 二是
15、活塞的冲程的名 气门开、关情形 活塞的运动 能量的转化情吸气冲程 只有一个气门(吸气门)向下运动压缩冲程 两个气门都关闭 向上运动 机械能转化成做功冲程 两个气门都关闭 向下运动 内能转化成机排气冲程 只有一个气门(排气门)向上运动7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处项目 构造 吸入气缸的物 点燃方式 效率汽油机 气缸顶部有一个火 空气和汽油混 点燃式 效率较低柴油机 气缸顶部有一个喷 空气 压燃式 效率较高2、燃料的热值1 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目前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化石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内能,燃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物
16、体的化学能转化为四周物体的内能;2 燃料的热值定义: lkg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 表示;热值的单位 J/kg ,读作焦耳每千克;仍要留意,气体燃料有时使用 J/m3,读作焦耳每立方米;热值是为了表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人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本事大小不同的燃烧特性;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不同的,同种燃料的热值是肯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放出热量多少无关;3 在学习热值的概念时,应留意以下几点:“ 完全燃烧” 是指燃料全部燃烧变成另一种物质;强调所取燃料的质量为“lkg ” ,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本事的不同,就必需
17、在燃烧质量和燃烧程度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某种燃料” 强调了热值是针对燃料的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运算:肯定质量 m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m,式中, q 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 J/kg ; m 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是 kg;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 J;5 如燃料是气体燃料,肯定体积 V 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V;式中, 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 J/m3;V 表示燃料的体积,单位是 m 3;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 J;3、热机效率1 热机的能量流图:如右图所示是热机的能量流图:由图可见,真正能转变为对外做的名师归
18、纳总结 燃料第 4 页,共 14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有用功的能量只是燃料燃烧时所释放能量的一部分;2 定义:热机转变为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称为热机效率;3 公式: =E 有/Q 100%;式中, E 有为做有用功的能量; Q总为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 量;4 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 改善燃烧环境,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尽量减小各种热散失;减小各部件间的摩擦以减小因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的能量;充分利用废气带走的能量,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第十三章 明白电路 一、摩擦起电 :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
19、小物体的现象叫摩擦起电;二、两种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 电荷叫负电荷;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四、验电器1. 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 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五、电荷量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为 元电荷: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2、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 表示; e=1.6 10-19; 3、在通常情形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 反,整个原子呈中性;六、摩擦起
20、电的实质 :电荷的转移;(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事不同,所以 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 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七、导体和绝缘体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不善 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橡胶、玻璃、塑料等);导体和绝缘体在肯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八、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九、电路 :用导线将用电器、 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电源:供应电能(把 其它形式的
21、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的装 置;十、电路的工作状态 :1、通路:到处连通的电路; 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十一、电路图及元件符号: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记住常用的符号)画电路图时要留意:整个电路图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十二、串联和并联1、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各用电器相互影响;串联电路特点: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2、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 电器互不影响;3、常依据电流的流向判定串、 并联:从电源的正极开头, 沿电
22、流方向走一圈, 回到负极,就为串联,如显现分支就为并联;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 1、线路简捷、不能显现交叉;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次序肯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致;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4、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节点;十四、电流的强弱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单位是安培,符号A,仍有毫安 mA、微安( A)1A10 3mA10 6 A3、电流强度( I )等于 1 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完整 word 九年级 物理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