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区域地理知识点.docx
《202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区域地理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区域地理知识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学问点1.1 区域的基本含义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肯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区域的基本特点:具有肯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像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整体性;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进展水平;4、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进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
2、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动工业化的区域,其次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进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出现出“ 三、二、一” 的格局;1.2 区域的进展阶段1、衡量区域进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进展指数(预期寿命、训练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2、区域各进展阶段的特点区域进展阶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进展阶段段经济进展水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少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动水平高, 人均国内生产总平值高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以资源其次产业比重快速上升,第三第三产业进展超过其次产业,以资金密集
3、型和技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产业加速进展术密集型工业为主对外开放程低,对外贸易规模小,表现出自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度给自足特点幅度增强交通运输现代化交通线路少而稀疏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现代化交通、 信息网络逐步完善城市化水平低,缺乏大型中心城市中心城市进展速度高于区域水平高, 区域内部差异小平均进展状态低水平的均衡状态不平稳增长高水平的均衡状态1.3 区域进展差异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东部:沿海 12 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 ;中部 9 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
4、;西部 10 个省 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东部与中西部的进展差异: 城市化和科技训练水平都比较高,进展速度亦快于中西东部: 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部;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主;其次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中、西部:地域宽阔,资源丰富,总体进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 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中部表现出肯定的过渡性特点;名师归纳总结 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 图)第 1 页,共 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2
5、、南北差异 (东部季风区以秦岭- 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区域特点北方南方跨过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平原高原为主;森多山地丘陵, 热量丰富, 水分充分, 有色金限制因素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峻旱涝灾难、 环境污染、 山地丘陵区地势破裂进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产业升级, 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3、西部大开发范畴: 10+2+3(西部地带10 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 3 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
6、出优势,进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 才、技术、资金匮乏;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进展特色产业;进展科技训练,扩大 对外开放;意义: 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进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进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有,内市场需求;实施可连续进展战略;1.4 区域经济联系加强民族团结, 保持社会稳固与边疆安全;扩大国1、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进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 东盟、 APEC 等)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连续进展;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
7、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 四横三纵” 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东线 中线 西线调水源地 长江下游扬州邻近 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 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调水线路 沿京杭大水道提水北 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 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 京、天津 游调水量 较大 较小 大水质 差 较好 最好西气东输: 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 陕甘宁地区的自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仍包括把四川盆地的自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进展;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缓解东部
8、地区的能源紧急状况,改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 ,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分北、 中、南三条线路; 意义: 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对调入和调出区及沿线地区都会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3、产业转移缘由:降低成本:原材料价格、工资和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开拓市场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影响: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进展,缩小区域差异;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2.1 荒漠化
9、的危害与治理1、荒漠化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按动力分为风蚀荒漠化、水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类型;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缘由 自然缘由: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剧烈;人为缘由:人口增长过快,环境生态压力过大;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滥垦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加剧了荒漠化趋势;3、危害 :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削减;破坏基础设施建 设;加剧沙尘暴等自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湘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 区域 地理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