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化学必修第二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及例题.docx
《2022年化学必修第二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及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化学必修第二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及例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其次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讲义)一、物质的分类对应训练:1已知以下物质:H 2ONaClH 2SO4CaOH 2Fe3O4CuSO45H2O HNO 3AgNO 3NaHCO 3 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 ;属于碱的是 _;属于酸的是_ ;属于盐的是 _; 填各物质的序号 2依据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 3属于 酸 氢化物 氧化物 含氧酸 难挥发性酸 强氧化性酸 一元酸 化合物 混合物 A B C D3a、b、c、d 是 HCl、 BaCl 2、AgNO3、Na2CO3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2、-第 1 页,共 1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现象如下表所示:反应物ab cd ad ac bd 现象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无色气体由上述现象可推知a、b、c、d 依次是 A HCl、 BaCl 2、AgNO3、Na2CO3BAgNO 3、HCl 、Na2CO3、BaCl2CBaCl 2、Na2CO 3、AgNO3、HCl D AgNO 3、HCl 、BaCl2、Na2CO3 4依据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 3属于 酸 氢化物 氧化物 含氧酸 难挥发性酸 强氧化性酸 一元酸化合物 混合物A B C D5以下关于氧化物的表达正确选项 A金属氧化物肯
3、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肯定是非金属氧化物C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D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 称为分散系;2. 分散质: 3. 分散剂:4、分散系的分类:依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分散质粒子直径 液,在 1nm100nm 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浊液;、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留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分: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小于 1nm 的分散系叫溶 大于 100nm 的分散系叫做名师归纳总结 - -
4、- - - - -第 2 页,共 1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三、胶体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2、胶体的分类:依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Fe OH 3 溶胶、Al OH 3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3、胶体的制备A. 物理方法机械法:利用机械磨碎法将固体颗粒直接磨成胶粒的大小溶解法: 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形成胶体,聚乙烯熔于某有机溶剂等;B. 化学方法 水解促进
5、法:FeCl3+H2O(沸) = 复分解反应法:KI+AgNO3=AgI(胶体) +KNO3 Na2SiO3+2HCl=H2SiO3(胶体) +2NaCl 4、胶体的性质:如蛋白质溶于水, 淀粉溶于水、丁达尔效应是一种物理现象;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看到胶体里显现的一条光亮的“ 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而以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现象,所以丁达尔效应常用于鉴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稳而产生的无规章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固的缘由之一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 作定向移动的现象;胶体具
6、有稳固性的重要缘由是同一种胶粒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另外, 胶粒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停的无规章运动(布朗运动),使其受重力的影响有较大减弱,两者都使其不易聚集,从而使胶体较稳固;熟识常见胶体的胶粒所带电性( 胶体出现电中性, 二胶粒可以带电也可以不带电)带正电的胶粒:金属氢氧化物如AlOH3、Fe OH3胶体、金属氧化物;带负电的胶粒: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 不带电的胶粒:淀粉溶液As2S3 胶体、硅酸胶体、土壤胶体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特别:特别: AgI 胶粒随着 AgNO3 和 KI 相对量不
7、同,而可带正电或负电;如 KI 过量,就 AgI胶粒吸附较多 I-而带负电;如 AgNO3 过量,就因吸附较多 Ag +而带正电;聚沉胶体分散系中,分散系微粒相互集合而下沉的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能促使溶胶聚沉的外因有加电解质(酸、碱及盐)、加热、溶胶浓度增大、加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有时胶体在凝结时,会连同分散剂一道凝结成冻状物质,这种冻状物质叫凝胶;胶体凝结的方法:(3)加热、光照或射线等:(1)加入电解质(2)加入带异性电荷胶粒的胶体:6、胶体的提纯洁化可采纳渗析法来提纯胶体;使分子或离子通过半透膜从胶体里分别出去的操作方法叫渗析法; 其原理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和离子可以透过
8、半透膜;但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故不能用滤纸提纯胶体;对应训练1以下说法正确选项 A 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与胶体 CO3是由 3 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2以下表达正确选项 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DCuSO45H 2O 是一种混合物A 直径介于1100nm 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与胶体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3以下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A 有尘埃的空气 B淀粉溶液C食盐水 D向沸水中滴入 FeCl3饱和溶液所得液体4以下有关胶体的说法中,正确选项 A 胶体都是匀称、透亮的液体B胶体一般情形下比较稳固,不易发生沉
9、淀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C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胶粒大小打算的D胶粒能透过半透膜,所以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5用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正确的操作是 A 将饱和 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可B将饱和 FeCl3溶液滴入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即可 C将饱和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连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即可D将饱和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连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即可6以下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A 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使用微波手术刀
10、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快速凝固而削减失血 C早晨,在茂盛的树林中,经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 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7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原理同胶体的渗析类似;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血液中, 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通过透析膜,血液中的毒性物质可以透过,由此可以判定 A 蛋白质、血细胞的粒子直径大于毒性物质的直径 B蛋白质以分子形式存在,毒性物质以离子形式存在 C蛋白质、血细胞不溶于水,毒性物质可溶于水 D蛋白质、血细胞不能通过滤纸,毒性物质可以通过滤纸 8 取 少 量 Fe2O3粉 未 红 棕 色 加 入 适 量
11、 盐 酸 , 所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_ ,反应后得到的FeCl3溶液呈棕黄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试验:1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 NaOH 溶液,可观看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此反应属于 _反应;2 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连续煮沸至溶液呈 _色,即可制得 _;3 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20mL 蒸馏水后,向烧杯中加入1mL FeCl 3溶液,振荡匀称后,将此烧杯 编号甲 与2中的烧杯 编号乙 一起放在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耀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 _烧杯中的液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试验可用来区分 _;
12、4 取乙烧杯中少量 FeOH 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肯定量稀盐酸,边滴边振荡, 可看到溶液的红褐色逐步变浅,最终又得到黄色的FeCl3 溶液,发生此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此反应也属于 _反应;四、离子反应1、电离: 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名师归纳总结 电解质: 能够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第 5 页,共 1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电离方程式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 H +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 HO的化合物叫做碱;电离时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或 NH4 +)和酸根阴离
13、子的化合物叫做盐;书写以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Na2SO4、BaCl2、NaHSO4、NaHCO3小结 留意: 碳酸是一种弱酸,弱酸的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主要是电离出钠离子仍有碳酸氢根离子;而硫酸是强酸, 其酸式盐就在水中就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仍有硫酸根离子;1、HCO3-、OH-、SO4 2-等原子团不能拆开2、HSO4在水溶液中拆开写,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写;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 物和水);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小结 :(1)、能够导电的物质不肯定是电解质;化合物 ,主要包括( 酸、碱、盐,金属化合化合物 ,如蔗糖、酒精
14、等;(2、电解质必需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才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4)、溶于水或熔化状态;留意:“或” 字(5)、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各条件只需满意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应;(6)、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留意事项:名师归纳总结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的分类,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应是化第 6 页,共 1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合物(属于纯洁物) ;而 Cu 就是单质 (能导电的物质不肯定是电解质,
15、如石墨或金属) ,K2SO4与 NaCl 溶液都是混合物;电解质应是肯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例如 CO2 能导电是因CO2与 H2O 反应生成了H2CO3,H2CO3能够电离而非CO2 本身电离;所以 CO2 不是电解质, 是非电解质 (如氨气、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H2CO3 H2SO3NH3. H2O 是电解质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是电解质 ;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 BaSO4, AgCl 难溶于水,导电性差,但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测不出(或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他们是电解质离子反应概念:有离子参与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叫做离子反应 类型:
16、可以是复分解反应,氧化仍原反应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复分解型:(1)生成难溶性物质(2)难电离物质(3)生成挥发性物质 氧化仍原型:强氧化剂 +强仍原剂 =弱仍原剂 +弱氧化剂8、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一步:写(基础)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其次步:拆(关键)把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强酸强碱可溶性盐)拆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的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第三步:删(途径)删去两边不参与反应的离子第四步:查(保证)检查(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留意事项: 1.固体间的反应,即使是电解质,也写成化学式或分子式;2.微溶物作为反应物时,处于澄清溶液中时写成离子形式;处于浊液或固体时写成化学式;微
17、溶物作为生成物的一律写化学式如条件是澄清石灰水,浊石灰水就不能拆,写成化学式;留意事项:就应拆成离子; 如给的是石灰乳或浑名师归纳总结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的分类,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应是化第 7 页,共 1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合物(属于纯洁物) ;而 Cu 就是单质 (能导电的物质不肯定是电解质,如石墨或金属) ,K2SO4与 NaCl 溶液都是混合物;电解质应是肯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离子不是它本身电离出来的,而是与水反应后生成的,因此也不是电解质;例如 CO2
18、 能导电是因 CO2 与 H2O 反应生成了 H2CO3,H2CO3能够电离而非 CO2 本身电离;所以 CO2 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如氨气、二氧化硫、三氧化硫);H2CO3,H2SO3,NH H2O 是电解质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 BaSO4, AgCl 难溶于水,导电性差,但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测不出(或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他们是电解质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受热熔化时本身能否发生电离是区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理论依据,能否导电就是试验依据;能导电的物质不肯定是电解质,如石墨; 电解质本身不肯定能导电,如 NaCl 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化学 必修 第二 物质 及其 变化 知识点 例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