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A类C类实验操作考试标准.docx





《2022年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A类C类实验操作考试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A类C类实验操作考试标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六年级上册学校科学试验操作 试验一:杠杆作用的讨论(10 分)试验材料:杠杆尺、支架、钩码;试验方法和过程:1、组装杠杆尺,并说出三个作用点:中间支点,左边为阻力点,右边为用力点,并将杠杆尺调平稳;( 1 分)2、分别转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共做六次:小于、等于、大 于各两次) ,观看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觉什么规律 .(6 分)杠杆尺的记录表左边(阻力点)情形右边(用力点)情形用力情形钩码数(个)阻力点到支点钩码数(个)用力点到支点1、省力 2、费的距离(格)的距离(格)力 3、不省力也不费劲3、试验结论:( 2 分
2、)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劲;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劲;4、整理器材;( 1 分)试验二:轮轴作用的讨论(10 分)1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试验材料:钩码、轮轴、支架、细线;试验方法和过程:1、组装轮轴,并指出哪是轮、哪是轴;(2 分)2、将肯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试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轮和轴上挂的钩码数使轮轴平稳);(3 分)3、转变轴上钩
3、码的数量,再做 2 次;( 2 分)轮轴作用的试验记录表轴上钩码的个数 轮上钩码的个数4、试验结论:在轮上用力比较省力;(2 分)5、整理试验材料;( 1 分)试验三:定滑轮的讨论(10 分)试验名称:定滑轮是否省力试验材料:铁架台、滑轮、试验方法和过程:35cm长的线、钩码、测力计1、组装一个定滑轮;( 2 分)2、在定滑轮两边的绳子上,挂上钩码;(1 分)3、转变钩码的数量,多做几次;(1 分)定滑轮作用试验记录表 (3 分)左边的钩码个数右边的钩码个数定滑轮的状态2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试验
4、结论:定滑轮可以转变用力的方向,但是不省力;(2 分)5、整理试验材料;( 1 分)试验四:动滑轮是否省力(10 分)试验材料:铁架台、滑轮、试验方法和过程:50cm长的线、钩码、测力计1、组装一个动滑轮,在动滑轮下挂重物(钩码);(2 分)2、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测量用了多大的力;(1 分)3、转变重物的重量,多做几次;(1 分)动滑轮作用试验记录表(3 分)直接提升重物的力( N)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力(N)4、试验结论:动滑轮省力;但是不行以转变用力的方向;(2 分)5、整理试验材料;( 1 分)试验五:滑轮组的作用(10 分)试验材料:铁架台、 2 个滑轮、 50cm长的线、一盒钩码、测力
5、计试验方法和过程:1、组装一个滑轮组,在滑轮组下挂重物(钩码);(2 分)2、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测量用了多大的力;(1 分)3、转变重物的重量,多做几次;(1 分)3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滑轮组作用试验记录表 (3 分)直接提升重物的力( N)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N)4 试验结论:滑轮组不但省力;而且可以转变用力的方向;(2 分)5、整理试验材料;( 1 分)试验六:斜面的作用(10 分)试验(一):斜面是否能够省力?试验材料:木板、木块(或带支架的铁架台)、测力计、小车、钩码试验方法和过程:转变的
6、条件:物体的重量不转变的条件: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测力计的测量范畴、斜面的坡度等1、先搭一个斜面;( 1 分)2、用测力计测直接提升重物的力;(1 分)3、用测力计测沿斜面提升重物的力;(2 分)4、转变物体的重量,多做几次;(1 分)斜面作用的试验记录表 (2 分)提升不同的物体1 2 3 4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N)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N)4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5、试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2 分)6、整理试验材料;( 1 分)试验(二) :不同坡度的斜面省力情形有什么不同?试验材料:木板一块
7、、不同高度的木块如干、测力计、小车、钩码等试验方法和过程:转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不转变的条件: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测力计的测量范畴、物体的重量等1、先搭一个斜面;( 1 分)2、用测力计测沿斜面提升重物的力;(1 分)3、再转变斜面坡度的大小,用测力计测沿斜面提升重物的力;(1 分)4、连续转变斜面的坡度,多做几次;(1 分)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试验记录表(3 分)(用 1、2、3 表示坡度由小到大)直接提升物体( N)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1 2 3 试验结论: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劲;(2 分)5、整理试验材料;( 1 分)试验七:横梁的抗弯曲才能(10 分)试验(一
8、):纸的宽度与抗弯曲才能有关系吗?试验材料: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等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试验方法和过程:转变的条件:纸横梁的宽度 不转变的条件:纸横梁的长度、外形、厚度、跨度等 1、同厚纸搭一个横梁,测试它的抗弯曲才能;(2 分)2、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成倍增加纸横梁的宽度,再测试它的抗弯曲 才能( 2 分)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才能的测试记录(3 分)2 倍宽4 倍宽纸梁的宽度1 倍宽抗弯曲才能的猜测大小实测3、试验结论:纸横梁越宽,抗弯曲才能越强;纸横梁越窄,抗弯曲才能越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六年级 上册 小学 科学 实验 操作 考试 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