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政治生产、劳动与经营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政治生产、劳动与经营测试题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三单元 收入与安排 一、单项挑选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实行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把按劳安排和按生产要素安排相结合;据此回答 13 题;1. 按劳安排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安排制度,我国实行按劳安排的直接缘由是 A. 生产资料公有制 B. 生产力的进展水平 C.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D. 劳动产品仍不够丰富 2. 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安排制度 A. 是由我国的消费结构打算的 B. 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打算的 C. 是由我国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打算的 D. 是由我国的就业方式多元化打算的 3. 确立按生产
2、要素安排的积极意义是 A. 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 B. 有利于表达平均安排 C. 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D. 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 4. 对确立按生产要素安排的原就懂得错误选项 A. 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全部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B. 表达国家对公民权益的敬重,对劳动、学问、人才、制造的敬重 C.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学问、技术、治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以造福人民 D. 说明私有化是不行防止的趋势某市环绕经济进展培植财源,环绕财源基础强化税收征管,不断加强财源建设,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企业, 全市财政收入连续几年保持了较高的进展势头,衡,并消化历年赤字300 万元; 据此回答
3、56 题;5. 上述材料说明 连续两年实现财政收支平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A. 财政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增加财政收入 B. 安排政策是制约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 C. 经济进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D. 财政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取得的收入 6. 上述材料中的财政收支平稳是指 财政收入等于支出 财政收入大于支出 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 财政支出大于收入 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A. B. C. D. 7. 2006 年中国的浪费品市场已达33 亿美元,占全球销售总额660 亿美元的 6 ,其上
4、升幅度位居全球之首;中国有关部门正依照相关法律,着手讨论对消费税征收对象的调整,对一些高档商品征收消费税;国家调整消费税说明 A. 税收具有强制性 B. 税收具有随便性 C. 税收具有法制性 D. 税收具有无偿性 8. 据参考消息 报道,2007 年中心财政支出将压缩一般性开支,力保“ 三个倾斜” ,即向农业、训练、就业和社会保证、公共卫生等经济社会进展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和 群体倾斜;向科技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倾斜;对中心财政力保“ 三个倾斜”的正确认 识是 财政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进展 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重要手段财政能够实现市场监管 市场的调剂作用不是万能的A. B. )C. D
5、. 9. 在国有企业收入安排上实行工资制,这属于(A. 按劳动要素安排B.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安排C. 按劳安排 D. 按生产要素安排10. 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其划分依据是()A. 纳税人 B. 负税人2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C. 征税对象 D. 计税标准11. 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到 3 月 31 日,包括年收入 12万元以上的五类纳税人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采纳的是()A. 固定税率 B. 基本税率C
6、. 累进税率 D. 敏捷税率12. 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是通过()A. 财政收入完成的 B. 国家预算完成的C. 财政支出完成的 D. 国家决算完成的13. 小刘致富不忘乡亲,用自己的体会和技术带动村民养鸡,使刘村成为出名的养殖基地;贫困户老刘得到政府救济,在小刘的帮忙下增加了养殖收入,生活明显改善;这说明()A. 效率和公正是可以统一的B. 部分先富肯定能达到共同富有C. 要脱贫致富,政府的帮忙是主要的D. 政府和别人的帮忙是致富的打算因素二、多项挑选题14. 有位经济学家诙谐地说,当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是“ 暴利行业中的巨人,国家纳税方面的侏儒” ;另据报道, 我国近年来出台了诸多相应政策
7、,加大对房地产行业偷税漏税问题的监管,这有利于()A. 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C. 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监督B. 发挥税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D. 发挥税收对经济活动的调剂作用15. 应当答应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进而逐步实现共同富有的大思路,一方面应在把进展作为第一要务的导向下,勉励发达地区乘势而上,勉励社会成员在公正竞争中正值致富 ; 另一方面应加快社会保证体系建设,为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保证托底;这说明()A. 只要实行保证托底就能实现共同富有B. 共同富有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C. 部分先富是实现共同富有的手段和途径D. 在安排上应处理好效率与公正的关系16. 2006 年免征农业
8、税; 因减免农业税而削减的财政收入,主要由中心财政支配专项转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移支付予以补助;2005 年中心财政为此新增支出140 亿元,用于这方面的支出总额达到664 亿元;这说明()A. 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B. 财政具有调剂资源配置的作用 C. 国家通过财政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 D. 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17. 我国实行以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安排制度;这种安排制度()A. 勉励一部分人通过诚恳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B. 要处理好效率与公正的关系 C. 要求合理拉
9、开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坚持共同富有的方向 D. 不答应个人的资本参加安排 三、非挑选题18. 辨析: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加收益安排有利于经济进展,但与社会主义的本质 相违反;19. 2006 年,中心财政连续较大幅度地增加用于“ 三农 ” 方面的投入;支出总额增加300亿以上,年增长20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中心财政拟支配专项转移支付资金396 亿元;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林业生态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夫培训,农产品质量建设,粮食综合生产才能建设等财政投入;(1)中心财政对“ 三农” 的投入属于国家财政的哪个方面的支出?4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精
10、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上述材料是如何表达我国财政的作用的?20.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同时也显现了城乡及地区差距扩大、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经济社会进展不和谐等问题;这些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材料二:从当前来看,逐步理顺安排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进展,同时,坚决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正,恰当处理好效率与公正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依据材料回答:(1)有人认为: “ 贫富差距是市场经济的必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必关注它;”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 (2)试从安排角度说明我们应如何
11、恰当处理好效率与公正的关系;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参考答案1. C 2. B 3. C 4. D 5. C 6. D 7. C 8. A 9. C 10. C 11. C 12. C 13. A 17. ABC 14. ACD 15. BCD 16. BC 18. (1)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加收益安排,有利于调动资本、技术全部者的积极性,既能解决资金、技术短缺的困难,又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认为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加收益安排有利于经济进展是正确的;(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进展生产力,最终
12、实现共同富有;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加收益安排,有利于经济进展,也有利于生产力的进展,最终也有利于共同富有目标的实现,因而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一样的;(3)题中观点确定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加收益安排对经济进展的促进作用,是正确的, 但否认其与社会主义本质的一样性,就是错误的;19.(1)中心对“ 三农” 的投入属于国家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2)国家财政可以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进展;国家通过对财政收入数量、方向、结构的掌握和调整,将财政支出向“ 三农” 倾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促进了经济进展;国家财政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财政通过增加农夫灾难救助和扶贫投入可减轻农夫负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持
13、农村社会稳固; 国家财政可促进科技、训练、文化事业的进展; 国家增加农业科技进步、农夫培训等可以促进农村科技、训练事业的进展;20.(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条件的差异,在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的作用下,存在地区差距、 个人收入差距, 是经济进展的自然趋势;差距过于悬殊,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不利于社会稳固,根本上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进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需引起高度重视;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国家的安排政策和税收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的调整,可以防止差距过于悬殊;(2)确立以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共存的制度,要处理好效率与公正的关系;安排中既要本着促进生产力进展,提高效率,又要合理掌握差距,促进社会公正; 初次分配和再次安排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正的关系;当前,特别要重视收入公正的问题;为此,要6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通过安排政策和税收政策,依法“ 爱护合法收复,取缔非法收入, 整顿不合理收入,调剂过高收入” ,加强国家的社会保证体系建设,保证低收入者的生活;7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