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经典练习学习题附答案~.doc





《岳阳楼记经典练习学习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经典练习学习题附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下语文岳阳楼记中考试题集锦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
2、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登斯楼也 微斯人 B此乐何极 南极潇湘C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 (2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_ _ _(3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 _(4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译文: (5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译文: (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
3、 (7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译文: 3. 写出文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所指代的内容。( 用原文回答)(3 分)答: 4. 作者写“迁客骚人”因天气的阴晴变而引发的不同心情,目的是反衬古仁人 ,歌颂古仁人 。5用“”下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3 分)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6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 分)(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_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_(3)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_ 是进亦忧,退亦忧_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 (2)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 8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3
4、 分)(1)第段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 _。(2)体现“古仁人之心 ”的句子是_。|9第段运用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_和_的两种心情。10第 段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 分)答: 9请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2 分)(1)去国怀乡( ) (2 )春和景明(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 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文: 11选文中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不是一种“乐” , “ 后天下之乐而乐”于是一种“乐” ,说说这两种“乐”有什么不同。 (2 分)答: 请用自己的语
5、言描写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景象。 (2 分)答: 第二段与第三段所写的景、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2 分)答: 九百多年前,作者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曾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3 分)答: 12概括选文第一段文字的中心。 (2 分)答: 13 “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什么?(2 分)答: 14 “朝晖夕阴”的“晖” ,意思是 15请你写出两句初中课内学过的含“涯”字的古诗名句,要求句中的 “涯”与(甲)段中“横无际涯”的“涯”表意相同。 答: 16 “去 ”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请你
6、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去”选择正确的义项,将所选字母写在括号内。 (2 分)去: A距离 B离开 C除掉,去掉去国怀乡 ( )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 )委而去之 ( )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18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与选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 的特点。 (2 分) 19选文第二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 ,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 ;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 和 的语气语调。 (4分)20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这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
7、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 (每句填 7 个字) (2 分)范仲淹。 欧阳修。21翻译下列句子。|(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译文: 2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感极而悲者矣 B而或长烟一空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先天下之忧而忧23选段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选段 的表达方式是_。24请从选段中找出分别与“以物喜” “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1)“以物喜” _ (2)“以己悲” _ 25你如何看待作者所追求的“古仁人之心”?答:_ 26.文段中与“进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 ”,
8、与“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 ”。 (2 分)27.朗读下列句子,语意停顿明显不正确的一句是( ) (2 分)A. 先天下之忧而忧 B.然则何时而乐耶C.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吾谁与归2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薄暮冥冥 薄: 长烟一空 一 连月不开 开 山岳潜形 潜: 把酒临风 把: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谪守: 属予作文以记之: 朝晖夕阴 晖 2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 分)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译文: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译文: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译文: 。30请从选文中找出概括“迁客骚人” “悲” 、 “喜”情感的语句。 (2 分)31 “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 和
9、。(2 分)32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 分)33用原文语句填空。(2 分)选文第段“是进亦忧,退亦忧 ”一句中, “进”指的是 , “退”指的是 ;“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34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2 分) 答: 35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2 分)前 人 之 述 备 矣。 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36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2 分)答: , 38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
10、人”的“览物之情” ,其用意是什么 ?(3 分)答: 。39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3 分)40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用原文填空 )。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形成了对比。(2 分)41 “微斯人,吾淮与归? ”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4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是进亦忧,退亦忧”中, “进”指“居庙堂之高” , “退”指“处江湖之远” 。C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
11、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4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先辉写照,请写出一个具体事例。44.选文抒写了“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一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 ”的感情(根据原文意思填写,4 字) ;二是“ , ”的因物而喜的感情(用原文句子填写) (3 分)45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 ,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46 、 “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 2 分)47、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感变化的两
12、个原因。48、赏析下面的句子。 (3 分)浮光跃金,静影沉璧。49、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50、 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 。51、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 桃花源记 小石潭记 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 下句: 52、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
13、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答: 53、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粮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矣。嗟夫!予尝求古人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14、,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 2 分)(1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2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2各用一句话说说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 分)(1 )甲段的主要内容是 : (2 )乙段的主要内容是: 3两则短文虽然同是写景散文,但是写作目的却不一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则短文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1 )甲文表达的是: (2 )乙文表达的是: 4乙文中表达作者宏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2 分)答: 5请从(乙)段带线的句中任选一处你认为美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美的理由。 (
15、3 分)答: 54、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译文: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母亲改嫁长山
16、朱氏。长大后,知道出身家世,感动哭着辞别母亲,离开到南都,进入学堂。不分日夜刻苦学习,五年以来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有时候发昏疲倦,就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顿稀粥都吃不饱,每天要到太阳过午才开始吃饭。终于博通六经的要领,慷慨有抱负于天下,他经常对自己说:“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 分)或异二者之为( ) 去之南都入学舍(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译文: 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 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岳阳楼 经典 练习 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