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共7页).doc





《我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我心目中理想的小学作者:张晓雷摘要 教育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车轮,教育是一份造就未来的伟大事业,教育是促进我们茁壮成长不可或缺的“养料”。从小到大,我们一直都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教育,教育是造就未来的事业,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力,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但是教育不是企业工厂。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在未来世界生活得更美好。教师对于教育的本质目的的理解和认识,直接决定着他的工作态度、方式、途径的选择和潜力的发挥关键词 传统教育;自由教育;小学。理想中的小学教育什么样? 有人说,这个主题很有诗意,但讨论起来却很残酷,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理想中的小学教育应该什么样,但当
2、我们面对现实时,我们又只能把理想搁置起来,无奈地为孩子作出各种选择和安排,“什么都从小抓起”,用他们童年的幸福和快乐换取未来的成功。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讨论理想。因为,理想给了我们的奋斗目标,如果连理想都不谈了,那我们就真的只剩下梦想了。 有人说,教育的理想是天使,教育的现状是魔鬼。这话有失偏颇,却也从一个层面反映了当下不少人对教育的不满。上海交通大学熊丙奇教授就提出,当前的小学缺乏三种教育:一是公民教育,二是生活教育,三是平民教育。这种缺失使得我们的教育出现了这样的怪圈,即所谓的好小学是把初中的课上好,好初中是把高中的课上好,好高中是把大学的课上好,而大学却在讲小学、幼儿园就应该学的东西
3、,比如养成教育。我认为理想的教育应当是以快乐为前提,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习惯的养成和方法的学习和积累.首先是快乐,因为只有快乐才有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坚持不懈学习的动力,只有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取得的成功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成就。在愈来愈激烈和残酷的社会竞争面前,在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现在大多数的父母都在担心孩子未来生活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为了孩子将来生活过得高人一等,能胜人一筹。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就将本应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的孩子,用所谓的兴趣班和培训课把小鸟关在了封闭的牢笼,把孩子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并且自以为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全然不顾孩子的意愿。忘记了揠苗助长的寓言,让孩子失去了人生中一段
4、本应快乐的童年,而换来的往往是物极必反的结果。其实适当的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他们会对自己所选择的事情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以快乐的心情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这是教育的最佳形式。最后我认为要注重方法的学习和积累.方法包括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方法。古语:“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 ,学习本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脑力劳动,只有掌握学习的方法才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理想的教育应当是教会方法,而不是一味的题海战术。教育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教授,我认为更应当是对做人的培养和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在物质生活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育缺少对素质的教育,对责任的教育,现在的我们大
5、多是独生子女,往往太过以自我为中心,眼中只有他人的错误,苛求老师完美,而从不检讨自己的行为。举个例子来说,学生可以上课睡觉,而老师却不可以。学生可以不交作业,而老师却不可以不判作业。所以我认为理想的教育要树立责任的观念,老师因为育人的责任更好的教育学生,学生因为肩负时代的责任更好的学习来回报家长和老师。教学相长共同进步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所以我认为在成年的教育中方法的学习和积累是我心中理想的教育内容。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文明昌盛,读书为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六大提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等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
6、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种精神感召下,无数教育工作者以满腔热情与执着实践着“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其作善也。”的新诠释。站在新一轮教改的门槛上洞察教育的各个层面,它已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代用词,而应是作为最合乎人自身事业的发展点,它的本质是人的自我设计、自我逆造,能使人“诗意地栖居”,使人成为创造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审美的人和自由的人。也可以说是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最终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往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掌握再多的解题技巧,熟记再多的公式、范
7、文,充其量只是区别于文盲或半文盲的知者;一个具有科学精神,拥有科学思想的知者,不过是区别于愚者的智者;而一个具有政治头脑、爱国思想,胸怀远大抱负的智者才是真正能够承担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志者。知者诚可喜,智者价更高,志者最可贵。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学校,我们倾心尽力培养的应当是一批批这样的志者!从这一点出发,“为今人而作,为后人而作”的教育与教师又多了几份沉重与责任。它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亲切关怀、悉心教导而茁壮成长,保证许多学生的成长路程就像抒情的教育诗。我们必须明确: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博大、深厚,天地知晓,上下无所不通。正是在教师的渊博里,学生得以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8、正是教师的勤知里,学生学会了重抬劳作的欢乐;正是从教师不倦的教诲中,学生领悟了做人的本质与真谛!可以说,教师是学生人生之路的牵引者,是一部文化人生的大书籍。 在西方,教育原意是引导、诱导,即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使其完善发展。从我国历史看,孔子曾对教育有过精辟的阐述,并在实践中作了可贵的探索,他用“叩其两端”逼向问题的实质,经常鼓励学生“阖各言心志”。孟子对教育下的定义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宽松的环境使战国时期的养士既能“谋政议事”,又会“鸡鸣狗盗”。单一的发展目标,沉重的负担,使教师与学生始终在“误区”中不能自拔。置于新的背景,教育的功能被赋予更深的内涵。这就要求它的实践者时时不忘为自己生活
9、的这个社会尽一份义务,为饥饿的小鸟喂上一撮粟米,给干渴的花朵浇上一勺雨霖,为艰难的跋涉者送上一根拐杖,给流泪者递上一方毛巾,为他人创造一份惊喜,为社会送上一线温馨。 的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教育生涯如一曲如泣如诉如板的行歌,展示并教育者的品行;坚韧质朴而平和。看看身边的教育者,无论在严冬寒冷的清晨,还是初春寒意料峭的万家灯火之时,总有他们为年轻一代不懈而细致辅导的背景,在简陋抑或舒畅而时时充溢着朗朗书声的校园中,总有他们艰辛而快乐的忙碌身姿。他们总是以父母特有的细腻与爱意,关注着稚嫩心的一言一行,引导他们解答一道道难题,帮助他们走入知识宝库的大门,启发他们在人生的海洋中如何畅
10、游!带着几份欣慰,夹着几许遗憾,就这样地走来,即使风寒路滑,也始终高歌而行,踏遍青山人未老。时间的磨砺,丝毫不减他们的细腻与跃动;工作的繁琐,更增加了他们的热情与执着,学生永远是他们心底挥之不去的最深切的牵挂,而且真情去感染学生,用爱心去关情学生,更是他们浓得解不开的情绪。这就是我们的教师对教育的实践!“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他们真实的写照!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是他们孜孜力求的目标。 一位哲人说过:学校里最大的财富,不是高楼器具,而是莘莘学子。英国的塞缪乐斯迈尔说得好: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在于它的
11、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品格之高下。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对知识大军的呼唤于期盼,正象朝露沐浴不了久旱的裂田,广袤的土地需要成千上万高素质的大军的参与。教师作为有知识的负有特殊使命的公民,理应站在时代的前列,率先垂范,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才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基于教育实践之中,为学生营造积极乐观的心理空间,打造自强不息的人生追求,是当代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热爱青少年,一心扑在学生身上,承认学生有不同的特征和禀赋并善于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知识,是当代教师大胆实践的使命。为此,我们强调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是不
12、够的。今天,我们应该赋予它时代的新意;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在成为一条常流不息的小溪!时代要求教师在新的时空交织中穿梭,社会需要教师为智力资源的培育而抛砖引玉,现实需要教育作出更加有为的回答!有先人奋斗的足迹,我们应深感欣慰;有今人实践的探索,我们是满怀激情;有年轻一代奋发努力的剪影,我们会信心百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万里路遥为何惧,驾驭朝夕。”教育者用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苦乐年,用云白的底色,诠释了生命的蔚蓝,镌刻了生命的旅程;用一腔热情与执着,挑战了人生的风浪,抒写了人生的真谛。在教育实践中的每一个驿站,他们始终与使命同行。真正是“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念,期待春花开,能将宿愿偿,
13、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教育职责正是要把一棵棵幼苗育成一朵朵芬芳的花朵。求见知于人世易,求真知于自己难,求粉饰于自身易,求无愧于隐微难。这虽是古人的认识,但今天看来,还不算过时。在三尺讲台上为桃李芬芳而不倦耕耘的教师,也应尝着这“难”,也需要玩味这世界、体味这人生国。时代在呼唤,社会在期盼,责任已明,前人为范,作为今日的教育者何乐而不为呢? 诗人臧克家说过: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泰戈尔告诉我们:天空没有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在抒写教育篇章的征途中,尽管也是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抱着“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坚定信心,把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坚定
14、信心,发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乐于奉献,在这方心灵的田野上耕耘,那少年青春的菁菁之树定会更多枝繁叶茂!这也是教育的使命。我心目中的教育首先是育人的教育。育人即培育人才,既要培育人的才干,又要培育人的美德。我特别喜欢那个“园丁”与“花朵”的比喻。老师就像辛勤地园丁,学生就是成长的幼苗。幼苗想要开出美丽的花朵,既需要园丁为它施肥、浇水、锄草、松土,还需要适当地修剪、打叉、喷药、捉虫;既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也需要风霜雷电的磨炼。传授知识是老师工作的小部分,就好比施肥和浇水,还有很多更重要的工作需要园丁去做呢。而仅施肥和浇水两项,也有很大的学问。花的品种不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目中 理想 学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