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docx
《浅论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要随着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无疑,礼仪将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人和西方人对于礼仪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文明规范,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中文中的“礼仪”由“礼”和“仪”组成,礼指礼貌、礼节“;仪” 指仪式、仪表、仪态。西方“礼仪”有多个词汇:courtesy、etiquette、protocol、rite。本文主要介绍了中西方礼仪在交际、餐饮、服饰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的形态,并从文化背景的不同、价值取向的差异、宗教信仰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中西
2、礼仪差异的因素。最后得出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求同存异,互补互存,弃糟取精, 弘扬优秀的礼仪文化的启示。只有认清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地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成和谐社会的理想。关键词:中西方礼仪差异影响因素启示IVAbstract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West in politics,economy,culture become more and more close. It is undoubtedly that the etiquette will play an imp
3、ortant role in this process. Chinese and Western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to the etiquette.So the study of this problem will be very significant.Etiquette is a civilized norms of etiquette,which is developed and inherited i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by a n
4、ation,and is a symbol and reflection of the cultural form.The etiquette in Chinese is formed of courtesy and ceremony,courtesy refers to politeness, courtesy;ceremony means the rite, appearance, deportment.The Western etiquette has many words: courtesy, etiquette, protocol, rite.This paper mainly in
5、troduces the different form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etiquette reflected in communication, catering, clothing, etc.,and analyze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ifference of etiquette between East and West.Finally come up with the inspiration that use the attitude of harmony without uniformity to treat
6、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etiquette,seek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 mutual complementarity and survival,discard bad and take good,and promote outstanding culture of etiquette.Only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
7、estern etiquette and merge them reasonably and effectively,can we build the cultural system of etiquette that is suitable for Chinese contemporary society,and achieve the ideal of aharmonious society.Key words:Chinese and Western etiquettedifferenceaffectfactorinspiration目录前言1第一章 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2第一节 交际礼仪的
8、差异2一、 见面礼仪2二、 称呼礼仪2三、 交谈礼仪3四、 致谢礼仪3第二节 餐饮礼仪的差异4一、 席位安排的礼仪4二、 餐桌上取食的礼仪4三、 餐桌上交谈的礼仪5第三节 服饰礼仪的差异5一、 服饰文化的差异5二、 着装礼仪的融合6第二章 中西礼仪差异的影响因素7第一节 文化背景的不同7一、 文化渊源7二、 文化形成的土壤7第二节 价值取向的差异8一、 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8二、 过去取向与未来取向8三、 等级观念与自由平等9第三节 宗教信仰的影响9第三章 中西礼仪文化的启示10第一节 礼仪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和保障10第二节 求同存异,互补互存10第三节 弃糟取精,弘扬优秀的礼仪文化11参考文献1
9、2致谢13前言礼仪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尊敬他人的礼节程序。中文中的“礼仪”由“礼” 和“仪”组成,礼指礼貌、礼节,这是一种要求;“仪”指仪式、仪表、仪态,这是一种被人们规定的共同认可的程序。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意为讲“礼”可以产生出“人利”的气氛。“不学礼,无以立”,不懂礼,则无法立身处世,反映了孔子对礼仪的重视。中国被 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有三部最著名的礼典:周礼、仪礼、礼仪。这“三礼”涵盖了中国古代“礼”的主要内容。西方“礼仪”有多个词汇:courtesy、etiquette、protocol、rite。courtesy 指有礼貌的行为
10、、动作或言词; etiquette 不仅指礼仪,而且指规矩,即对某一行业人士的行动、行为或实践起约束作用的规距;protocol 指一种刻板的,在外事和军事等领域内实行的长期公认的相处准则,如规定对上级的完全尊 敬、对应有的优先次序的严格遵守以及完全正确的实施程序;rite 既指仪式、典礼(如宗教、宫廷仪式),又指惯例、习俗。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自不同的礼仪。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礼仪曾一直和中国遥相呼应, 经过中世纪的黑暗,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
11、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里,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越发显露,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势必需要了解一些礼仪的差异。13第一章 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第一节 交际礼仪的差异对于社交礼仪,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中国文化认为社交礼仪是社会所有成员必须遵守的共同的行为标准,它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相比之下,在英美文化中,有很多词与礼仪相联系,例如,courtesy,protocol 等,这些词都源于法语“etiquette ”。牛津高级英汉词典把社交礼仪定义为“社会上某一特定群体成员或特定职业中必须遵守的正确而礼貌的行为
12、规范”。西方的社交礼仪更深厚的文化根源来源于古典文化,如希腊和罗马文化。中西社交礼仪的不同体现在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如见面、称呼、交谈、致谢等。一、见面礼仪中国人见面握手时身体微微前倾为礼,特别是与上级或贵宾握手时,要恭敬地微欠上身表示尊敬,而西方国家认为这一动作显得过于卑贱。中国人往往喜欢用双手相握或右手紧握, 左手抓住或拍打对方的肩或背,甚至搂着别人的脖子表示态度热情和尊重对方,英语国家的人对此深感厌恶,认为他过于亲密,表现出明显的虚伪和不真。中国人见面经常问“你吃了吗?去哪了?干什么去?”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
13、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 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二、称呼礼仪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对别人如何称呼自己是十分敏感的,称呼得当,能够使双方产生心理上的融洽,社会交往会进行得顺利、愉悦。中国文化中长幼、上下不同身份的称呼是很讲究的,不注意就会失礼。它最大的特点是“贬己尊人准则”,对自己,如:小弟、拙文、寒舍、贱内等;对他人、长辈、上级的称呼要用一定称谓职务、头衔,以示尊敬,如:兄台、贵、您、您老、王局长等。英语中,衔称 + 姓氏(有时,衔称+教名)称谓形式也是有的,多用于对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
14、界或法律界人士的称谓,比如 Prince Charles(查尔斯王子)、President Roosevelt(罗斯福总统),Father White(怀特神父)、General Patton(巴顿将军)等等。如与汉语中衔称+姓氏的形式相比,英语的这种称谓方式远远不如汉语普遍。在汉语文化中,称谓是分析性的,而在英语文化中,称谓是模糊笼统的。一个英语词cousin,aunt 及 uncle 可以对应八个不同的汉语称谓。在称呼问题上,汉文化一向认为小的、年轻的必须尊敬老的、年长的。我们常说老张、李老、老先生、老太太、老人家、张大嫂、李大妈等,都是表示尊敬的称呼。而在英语文化中,除正式场合称先生、太
15、太、小姐之外, 相识的人之间无论年龄大小,皆可直呼其名,并认为是一种关系亲密的表示,即使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并没有唐突或不礼貌的感觉。这与中国的礼节习惯完全相反,中国孩子要是对父母、祖父母,学生对老师直呼其名,那一定会被认为是十分无礼。三、交谈礼仪中西方交谈礼仪的不同表现为:在交谈中,中国人常分享隐私,西方人保护隐私;中国人委婉含蓄,西方人直接坦率。在交谈话题的选择上,中国人喜欢问人私事,或毫无保留地披露自己的私事。在中国, 人们在一起聊天时多半会谈到家庭、婚姻、孩子、经济收入等问题,这正是中国人所谓的拉 家常。因为按中国的礼貌传统,了解私事是接近对方、关心对方的友好表示,是和谐人际关
16、 系的体现,这些话题能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使人有亲切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社会家庭化, “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为人准则。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忌讳谈论诸如年龄、家庭、婚姻、经济收入等话题,在西方人看来这些都是私人问题,是 privacy,“不足与外人道也”。此外,在交谈的方式上,在中国,晚辈及下级通常是尊重长辈和上级的意见,不直接发表个人看法, 避免冲突和驳对方面子,以免有不尊之嫌。而在西方国家,无论地位尊卑、年龄大小,自由 发表个人见解不会被视为不敬。例如,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打断老师讲话,或直接提出问题 或相异的看法,而在中国这却是不讲礼仪的做法,是无法接受的。四、致谢礼仪当承受赞美、恩泽时,中西方
17、不同文化环境下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在亲人之间或亲密的人之间不更多的言谢,认为这样做反而生分了、不像亲人了。所以中国文化环境中, “谢谢”两个字出现的频率要大大地低于西方社会。谦虚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受别人夸奖时,常连连摇头,“哪里,哪里”,像是人家无中生有。称自己为“敝人”,称自己的作品为“拙作”,自己的住处为“寒舍”。而在西方,谦虚是不被认同的,面对赞美,西方人的应答方式往往是“肯定式”或“互酬式”,即肯定自己确实不错或夸赞他人更好、更漂亮来表现自己心中的愉悦。受别人夸奖时,常用“thank you”,“Yes,it really is”或“Yes,I like it”来作答。曾
18、听人介绍过这样一则笑料:一位中国官员带妻子参加外国人举办的Party,席间某老外称赞他的妻子“Your wife is beautiful!”他立刻回应“哪里,哪里”。当蹩脚的翻译译成“Where, Where” 时,那老外甚感惊奇之余答道:“Everywhere,Everywhere! Her hair is beautiful,and so is her nose.”(到处都漂亮,她的头发漂亮,鼻子也漂亮)。由此可见,在对待别人的称赞与恭维上,中国人表现的是“自谦”,而西方人多的是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传统教育模式。中国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安分守己,谦虚谨慎
19、是代代相传的古训与美德,个人荣誉是不值得炫耀的。而在西方人眼里,谦虚是自卑而缺乏自信的表现,因为他们崇拜的是个人奋斗,也从不掩饰个人的优点及获得成就后的狂喜之情。第二节 餐饮礼仪的差异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西方在宴客的观念上有较大的差异。中国菜注重莱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于中国人,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
20、讲究味的享受。一、席位安排的礼仪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坐次安排。中国人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西方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在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二、餐桌上取食的礼仪中国人在餐桌上以劝酒劝菜为礼貌,劝客人多吃些多喝些,方显主人的热情好客,而西 方人
21、决不会勉强别人,客人往往随女主人动作。主人一般询问客人是否想喝点什么,客人应 如实回答,客人如果谢绝,主人也不再勉强。中国人则会主动倒茶或拿饮料,且要不断加茶, 西方人以喝完为礼貌,面对主人不断加茶,往往不知所措。殊不知中国人的习惯是不能让杯 子空着,客人杯子空着说明主人没招呼好客人。中餐的取食原则:菜品需由主宾先取;取菜 时,不要取得太多,邻座的男士可以替女士服务;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务高低、宾主身份为序,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西餐的取食原则:进餐时尽量不要发出餐刀刮盘子的声音; 就餐时尽量少说话,饭后吃甜点时才是聊天时间;喝汤时,用汤勺从里向外舀,不要发出声。三、餐桌上交谈的礼仪中餐讲究热
22、闹,喜欢边吃边聊,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氛围。交谈时注意几点: 讲话要有分寸、有礼节、有教养、有学识。避隐私、避浅薄、避粗鄙、避忌讳,不宜深谈对 方不感兴趣的话题,交谈中要神态专注,甩词委婉,礼让对方。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 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西方餐桌 上以静为主,进餐时与左右客人交谈,但应避免高声谈笑。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 人如不认识,可选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第三节 服饰礼仪的差异常言说:“佛靠金装,人要衣装。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这些充分说明了服饰对塑造一个人的形象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生活中,尽管以貌取
23、人并不可取,但服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成为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英国伟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他教养、品味、地位的最真实的写照。随着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使得世界各地的礼仪习俗不断地融合与发展,而服饰这种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发展程度的文化则是人际交往中的视觉对象之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各民族自身文化底蕴的不同,中西方服饰礼仪文化也各具特色。一、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差异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历朝历代的服饰均有不同的典制规定和风俗习惯。由于儒家思想在我国古代占有主导地位,中国服饰着装的形式也被打上了深深的儒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西方 礼仪 文化差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