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工作实验》课程大纲.docx
《《学校社会工作实验》课程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社会工作实验》课程大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校社会工作实验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0505020课程学分:0.5课程总学时:14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一、课程概述(-)课程的性质、实习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学校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需要有效地联系实际,使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实际需要。本课程从理论与 实践、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学校社会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认识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必要 性和重要性,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含义、类型、工作范围及指导原则、基本理论及工作方法 和技巧等,为做好学校社会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2、
2、实习目的。课程实习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社会工作专业 对学生在实际事务中的操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提倡从行动中学习。学校社会工作是一门实 践性操作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实习,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充实所学的专业知识,才能理论联 系实际,使学生在对人服务中内化社会工作价值观,培养学生实务操作能力。如何在实际工 作中运用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对学生进行社工介入是学校社会工作实务实践课程的目的 所在。3、实习任务。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向,实习中要求每位学生在学校督导老师和机 构督导老师的指导下观察社会工作过程,并至少独立运用一种工作方法进行社会工作介入, 并撰写报告。正式实习时间7周。(二)
3、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1、本课程教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强化实践教学,熟练掌握开展社会工作 实务的方法、技巧,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类型、工作范围及指导原则,训练进行社工介入 的整个流程。2、课程内容结构。该课程主要包括学校社会工作概述、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学 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学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学校、学生 一般性需要与社会工作介入、学生特殊性需要与社会工作介入、学生预防性需要与社会工作 介入、学生改善性需要与社会工作介入、学生发展性需要与社会工作介入等。3、理论与实践比例。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 它同其他专业学科(社会
4、学)相比较,更注重直接为人们提供的服务,而非纯粹理论和知识 的探讨和研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除了必须具备一般社会科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和知识 之外,还必须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掌握社会工作的方法技能。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 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参加社会工作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如 何运用理论原则;如何表现服务态度;如何选用方法技巧等。使学生能按照社会工作的规范 要求,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行动,将在课堂上掌握的价值观念内 化为指导行动的意识,从而发展自己的专业自主能力并成为人格健全的社会工作者。课程总 课时35,其中实践教学14课时。实践教学内容和方
5、式主要包括案例讨论、视听资料、实践 基地的实训等。4、课时安排说明。从2011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看,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 作实务的总课时为35,其中实践课时14。从学校社会工作的内容来看,既要考虑知 识的系统性,又要考虑知识的实用性,还要强化实践性知识,则35课时显得不足。因此, 建议修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学校社会工作学分为2,总课时为42,其中实 践课时达到20o6、考核评价方式。见习、实践训练占50%,期末考试占50虬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结合我校应用型大学定位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应用性很强的特点,通过本课程教学,希 望达到如下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
6、概念、价值观、目标及功能;2、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3、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4、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模式;5、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校社会工作方法;6、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从社会工作视角看学校;7、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各种需要(二)能力目标1、初步具备综合理解与灵活运用的能力;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初步学会运用学生 需求的知识明辨是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掌握对学生一般性需要进行社会工作介入的能力;3、掌握对学生特殊性需要进行社会工作介入的能力;4、掌握对学生预防性需要进行社会工作介入的能力;5、掌握对学生改善性需要进行社会工作介入的能力;6、
7、掌握对学生发展性需要进行社会工作介入的能力。(三)素质目标1、素质目标总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是: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普遍认同的核心 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力求避免所谓“真理”式教育,避免“死记硬背”式的学习和僵化的思 维模式;2、培养学生学会包容、理性与客观地对待不同观点,秉承“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 思想;对待不同观点,具备价值中立、明辨是非和独立思考的综合素质;3、培养学生的民主法治素养;4、培养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人才素质目标;5、培养“专才”与“通才”相结合的人才素质目标等。三、实习内容与时间安排实习分为三个阶段:1、实习准备阶段(1周)。这一阶段主要进行实习的前期准备。(1)进
8、行实习动员,明确实习目的与要求。(2)根据实习要求分组。(3)与督导老师和小组成员交流,初步拟订实习计划,作出实习安排。2、实习阶段:时间为6周。鉴于社会工作的实际情况,难以将工作完全集中在2周内, 因此可以根据工作进程分散安排在一到两个月内。(1)联系实习点。(2)根据实习要求和实习内容制定个人实习计划,做好具体的时间安排。(3)进行实习,收集各项资料。在督导老师的安排下对社会工作过程进行观察和了解, 协助参与社会工作过程。(4)做好实习记录,撰写实习日志、周记和实习报告。根据实习机构或实习单位具体 情况,选择一个主题,至少运用两种工作方法,独立进行策划,完成一份介入方案,完成一 次完整的对
9、学生的社会工作介入过程,记录整个工作过程。3、总结阶段:时间为1周。要求学生撰写实习小结,进行小组内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总结课程实习的经验与不足。四、实习方式与场所实习方式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社会工作实务。实习机构为校外社会工作实习基地, 包括:东山外国语学校、上坊中学、天景山小学、科学园小学等八所中小学。五、实习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学生实习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中的表现和老年小组工作计划书、实习日记、实 习报告的质量来判定。学生实习评估在实习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评估内容包括:实习 过程、实习经验,是否达到实习目标要求等等。具体内容如下:(一)考核内容1、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掌握和
10、运用程度;2、专业价值观和专业理念;3、专业人际沟通;4、按照课程实习手册要求,完成实习计划、实习日记或周记以及实习报告;5、学生实习纪律以及考勤等方面。(二)考核方式学校指导老师和机构督导老师共同负责学生的实习考核工作。(三)考核成绩实习总成绩二实习周记成绩20%+实习基地鉴定成绩30%+实习报告成绩50%(四)实习报告格式1、实习报告内容组成一份完整的实习报告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实习报告题目、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可选)。2、实习报告撰写要求(下述各项以打印稿为准,手写稿参照执行,所有内容统一 A4纸打印或用实习报告纸 写)(1)题目(三号字,黑体,居中)。题目应该简短、
11、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 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2)摘要(“摘要”用小四号黑体,摘要内容用五号宋体)。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 实习报告的内容,中文摘要在300字之内。(3)关键词(字体同摘要)。关键词是表述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 数量一般不超过4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用标点符号。(4)正文(正文每章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居中。其它用五号宋体):字数6000字以上。(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全,附于文末。期刊: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期号,起止页码专著: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年,起止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社会工作实验 学校 社会工作 实验 课程 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