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虚词.wps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虚词.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虚词.wps(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之文言虚词文言文阅读之文言虚词一、单音节文言虚词1.1.1.1.常用文言虚词常用文言虚词常用文言虚词常用文言虚词 18181818 个按记性大体分类:个按记性大体分类:个按记性大体分类:个按记性大体分类:代词:何其之若(而乃焉)代词:何其之若(而乃焉)代词:何其之若(而乃焉)代词:何其之若(而乃焉)副词:何乃其且(因则)副词:何乃其且(因则)副词:何乃其且(因则)副词:何乃其且(因则)连词:而且则以(其若与)连词:而且则以(其若与)连词:而且则以(其若与)连词:而且则以(其若与)介词:以因于与(为乎)介词:以因于与(为乎)介词:以因于与(为乎)介词:以因于与(为乎)助词:所以者乎(与
2、之为焉)助词:所以者乎(与之为焉)助词:所以者乎(与之为焉)助词:所以者乎(与之为焉)2.2.2.2.常见文言虚词中兼有实词意义的有:常见文言虚词中兼有实词意义的有:常见文言虚词中兼有实词意义的有:常见文言虚词中兼有实词意义的有:之:可以当动词之:可以当动词之:可以当动词之:可以当动词,“往,到去“往,到去“往,到去“往,到去”。与:可以当动词与:可以当动词与:可以当动词与:可以当动词,“给予“给予“给予“给予”“跟随“跟随“跟随“跟随”“帮助”等;可以当名词“帮助”等;可以当名词“帮助”等;可以当名词“帮助”等;可以当名词,“同盟者“同盟者“同盟者“同盟者”。为:可以当动词为:可以当动词为:
3、可以当动词为:可以当动词,“做“做“做“做”“治理“治理“治理“治理”“研讨“研讨“研讨“研讨”“制作”等。“制作”等。“制作”等。“制作”等。若:可以当动词若:可以当动词若:可以当动词若:可以当动词,“选择“选择“选择“选择”“顺从”等;可以当名词“顺从”等;可以当名词“顺从”等;可以当名词“顺从”等;可以当名词,“香草名,即杜若“香草名,即杜若“香草名,即杜若“香草名,即杜若”“海神名“海神名“海神名“海神名”。以:可以当动词以:可以当动词以:可以当动词以:可以当动词,“认为“认为“认为“认为”“率领“率领“率领“率领”;可以当名词“缘由;可以当名词“缘由;可以当名词“缘由;可以当名词“缘
4、由”“原因“原因“原因“原因”。【代词】何其之若(而乃焉)【代词】何其之若(而乃焉)种类种类古汉语代词古汉语代词现代意思现代意思单数单数我、吾、舍、予、余、朕我、吾、舍、予、余、朕我、自己我、自己第第一一人称人称复数复数同单数,或后加属、曹、辈同单数,或后加属、曹、辈等、侪等、侪我们、我们这些人我们、我们这些人单数单数若、而、乃、尔、女、汝若、而、乃、尔、女、汝你、你的你、你的复数复数同单数,或后加属、曹、辈同单数,或后加属、曹、辈等等你们、你们这些人你们、你们这些人第第二二人称人称敬称敬称陛下、大王、公、卿、子、陛下、大王、公、卿、子、先生、足下先生、足下您您单数单数其、之、焉、彼、伊、厥、
5、其、之、焉、彼、伊、厥、渠渠他、它、她、他他、它、她、他(它、她)的(它、她)的人人称称代代词词第第三三人称人称复数复数同单数同单数他(它、她)们、他他(它、她)们、他(它、她)们的(它、她)们的指指示示近指近指之、其、此、是、斯之、其、此、是、斯兹、夫兹、夫这、这种、这个、这里这、这种、这个、这里然、尔、偌、恁然、尔、偌、恁如此、这样如此、这样远指远指其、彼、夫其、彼、夫那、那个、那里、那些那、那个、那里、那些虚指虚指或、某或、某有的、有人、有些、有时、某某有的、有人、有些、有时、某某无指无指莫、无、罔、靡莫、无、罔、靡没有谁、没有什么没有谁、没有什么代代词词旁指旁指他、人他、人别的、旁的别
6、的、旁的问人问人谁、孰谁、孰谁、哪一个谁、哪一个问事物问事物何、曷何、曷什么什么问处所问处所焉、安焉、安哪里哪里问情况原因问情况原因何、焉、安、曷、胡何、焉、安、曷、胡乌、恶、奚、盍乌、恶、奚、盍什么、怎么、哪里、什么、怎么、哪里、为什么、何不为什么、何不疑疑问问代代词词问数目问数目几、几何、几许几、几何、几许几、多少几、多少(一)何(一)何1疑问代词1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等。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等。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7、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何处”“什么”。翻译时,“何”要后置。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何处”“什么”。翻译时,“何”要后置。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2副词2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
8、么”“怎么这样”。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割之不多,又何廉也!(汉书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汉书东方朔传)3动词3动词通“呵”,呵斥,谴责。通“呵”,呵斥,谴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二)其(二)其1代词1代词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第
9、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指示代词,表示近
10、指。可译为“这”“这个”“这些”“这里”。指示代词,表示近指。可译为“这”“这个”“这些”“这里”。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2副词2副词表祈使,相当于“可要”“还是”。表祈使,相当于“可要”“还是”。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殽之战)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殽之战)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
11、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反问,相当于“难道”“怎么”。表反问,相当于“难道”“怎么”。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3连词3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4助词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2、(离骚)(三)之(三)之1代词1代词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指示代词。译为“这”“此”。指示代词。译为“这”“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2助词2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臣之
13、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用于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用于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用于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用于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用于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动词之后,凑足音节,无实义。用于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动词之后,凑足音节,无实义。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
14、国也)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3动词3动词到去。到去。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四)若(四)若1动词1动词可译为“像”“好像”。可译为“像”“好像”。上善若水。(老子)上善若水。(老子)2代词。2代词。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你们的”。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你们的”。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
15、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3连词3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等。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等。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至,至于。至,至于。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连词】而且则以(其若与)【连词】而且则以(其若与)关系关系古汉语常用连词古汉语常用连词现代的意思现代的意思表并列表并列而、且、与、及、暨而、且
16、、与、及、暨和、跟、又、以及、并和、跟、又、以及、并且、一面一面且、一面一面表承接表承接而、则、以、因、乃、而、则、以、因、乃、遂、即、然后、然则遂、即、然后、然则便、就、然后、便、就、然后、如此、那么如此、那么表递进表递进而、且、以、而、且、以、而况、何况、又况、而况、何况、又况、而且、况且、何况而且、况且、何况表选择表选择且、其、若、抑、如、且、其、若、抑、如、或或还是、或者还是、或者表转折表转折而、则、然、然而、而、则、然、然而、顾、但、虽、顾、但、虽、可是、但是、不过、反而、然而、却可是、但是、不过、反而、然而、却表条件表条件而、则、无而、则、无那么、就、无论那么、就、无论关系关系古汉
17、语常用连词古汉语常用连词相当于现代的意思相当于现代的意思表假设表假设而、则、其、若、而、则、其、若、如、苟、向、使、如、苟、向、使、倘、即、纵、今、倘、即、纵、今、籍、第令、否则、籍、第令、否则、不然、脱、即不然、脱、即如果、倘若、假如如果、倘若、假如即使即使表因果表因果而、以、因、为、而、以、因、为、由、故、以故、由、故、以故、是故,是以是故,是以因为、由于、所以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因此、因而表目的表目的而、以而、以为了、用来、来为了、用来、来表修饰表修饰而、以而、以地、着、以地、着、以(一)而(一)而1连词1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与”“和”。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18、有时可译为“与”“和”。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19、”“假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表示因果关系。一般译为“因而”“所以”,也可灵活翻译。表示因果关系。一般译为“因而”“所以”,也可灵活翻译。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2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们)的”;偶尔
20、也作主语,可译为“你”。2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们)的”;偶尔也作主语,可译为“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二)且(二)且1连词1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况且”。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况且”。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然后”“那么”。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然后”“那么”。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项脊轩志)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项脊轩志)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还”。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还”。臣死且不
21、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又”“一面一面”。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又”“一面一面”。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副词2副词将,将要。将,将要。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暂且,姑且。暂且,姑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三)则(三)则1连词1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项王曰:“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项王曰:“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表示条件、假设关系。
22、可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表示条件、假设关系。可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中,可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中,可译为“虽然”“倒是”。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中,可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中,可译为“虽然”“倒是”。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相呼应,可译为“就是”“不是就是”。表示选
23、择关系。常和“非”“不”相呼应,可译为“就是”“不是就是”。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2副词2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表已然,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表已然,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3名词3名词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论语六则。论语六则。准则,法则。准则,法则。以身作则(成语)。以身作则(成语)。4动词4
24、动词效法。效法。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史记周本纪)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史记周本纪)【则是】【则是】只当是。只当是。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则则】【则则】赞叹的声音。赞叹的声音。连呼则则。(祭妹文)连呼则则。(祭妹文)(四)以(四)以1介词1介词表示工具。译为“拿”“用”。表示工具。译为“拿”“用”。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凭借。译为“凭”“靠”。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
25、传)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复庵记)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复庵记)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2连词2连词表示并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