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课程标准.docx
《《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课程标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课程标准1 .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是专业必修课程。(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铁路施工技术工程相关岗位开设,主 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铁路基建施工及运营管理相关岗位的技术要求 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正确施工技术、管理、监理等行业相关的基本技 能。(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本课程为后续课程。在前导课 程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即将从事铁路线路施工、养护、维修的工程 技术人员、工作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也作为城市轨 道工程技术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从业必备知识。2 .学习目标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专业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基 础课程。
2、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在掌握轨道的基本知识,轨道施工的最新施 工技术、线路设备的维修与养护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现行铁路相 关标准规范,基础知识、新技术新规章的能力,成为符合现代化铁路 工程施工管理、维护所需要的适用性技术从业人才。本课程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以确保基本概念、基 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注重现场的实用性、适应性和先进性、 强化实践应用为重点,使学生能够获得职业技术所需的最基本、最适轨道动态检测与分析轨道动态检测与分析其中:理论学时:2实践学时:2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具有线路平顺性分析的能力;2 .具有应用动态检测波形图进行线路状态分析的能力;3 .具有应用动态动态检
3、测波形图进行线路病害处理的能 力。知识目标:1.了解轨检车动态检测基本原理;4 .掌握轨道不平顺的产生原因及分析方法;5 .掌握轨道不平顺管理方法;6 .掌握线路动态检测的技术标准与评分标准。教学内容:1 .轨道不平顺及其产生原因分析与管理;2 .线路动态检测的技术标准与评分标准使用;3 .线路动态检测报表及波形图的应用。教学方法教学媒介实施地点L讲演教学法一演示、讲解;2 .案例教学法一展示相关图片及视频;3 .研讨式教学法一小组讨论;铁路动态检测评分标准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室4.任务驱动教学法一教、学、做一体化。5.课程考核教学评价应采取阶段性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加强评价结果的 反馈,
4、更好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在反馈中要充 分尊重学生,以鼓励、肯定、表扬为主。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学生阶段学习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 相结合,有条件的可采取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考核学生的能力。推行教 学评价、考核的多元性,通过过程考评、课堂考评、知识考评等,逐 步实现形成性评价和中介性评价相结合,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评价。综合成绩以百分制成绩评定。学期教学评价二过程评价30%+期末考试评价70%。课程评价汇总表6.课程资源课程评价其中过程评价(30%)期末考试评价(70%)平时表现平时测验课堂提问理论试题实务试题100%10%10%10%30%4
5、0%(1)硬件要求拥有简单的教学参观演示场地或具备多媒体教室(2)师资队伍具有多年实践及教学经验的教师。除对教学理论基础的掌握之外, 应该具备相对应的实践工作经验,教学中灵活贯穿实践知识。根据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能力与特点,教师应具有相应的逻辑思维 能力及应变能力。教学中能够调理教学知识,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思路,使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学科重点知 识,以便顺利完成后续专业课程学习,顺利掌握必备专业知识技能, 为顺利进入工作岗位奠定扎实专业素质。(3)本课程教学使用主教材是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十二 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经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全 国铁路职业教
6、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高等职业教育铁道工程技 术职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参考书为现行铁路相关规范。7.编写依据该课程标准是依据铁路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报告和铁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写的。用的理论知识,进一步重点培养学生专业实践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为学生就业提供多方位的帮助。本课程在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课程知识必须在掌握基 础知识基础上,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深化和拓展, 才能为实现与铁道轨道工程施工、质检、安检和管理等职业岗位的对 接,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3. 课程设计(1)以学会项目下的“工作任务”作为课程的培养目标。依据“高速铁路工程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
7、分析表”中应 完成的工作项目,分析其对本课程的要求,经分析、归纳、整合、分 解,将课程内容重构成若干学习情境(即项目),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 目的过程中完成其相应的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 能力。(2)按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组织课程的内容。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实践导向型课程体系。将过去以 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 为辅的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职业能力的训练。(3)以掌握识铁道工程施工技术的技能,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 到复杂循序递进的过程,来创建“学习情境”及其任务,并安排课程 的教学顺序。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
8、力的培养,以“学习情境”为主线, 创设工作情境,工作任务穿插情境教学全过程,将图示方法、工程相对应的施工录像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性能力。(4)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升 技能培养的主体地位。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 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课程教学,突 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5)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表1学习领域的内容与学时分配(项目或单元)教学内容学时11铁路轨道基础知识1621tf:2轨道施工143情景3线路设备大中修及维修养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 铁路 轨道 施工 维护 课程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