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考大题专攻练(三)物质结构与性质(A)(共1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考大题专攻练(三)物质结构与性质(A)(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考大题专攻练(三)物质结构与性质(A)(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选考大题专攻练(三)物质结构与性质(A)(满分75分,建议用时30分钟)大题强化练,练就慧眼和规范,占领高考制胜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i-28S-32Cl-35.5Fe-56Cu-64As-75I-1271.(15分)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F六种元素。其中A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的电子数相等;C的基态原子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A原子的相同;D为它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E和C位于同一主族,F的原子序数为29。(1)氟原子基态的外围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2)在
2、A、B、C三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用元素符号回答)。(3)元素B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_(“高于”“低于”)元素A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主要原因是_。(4)由A、B、C形成的离子CAB-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则CAB-的结构式为_。(5)在元素A与E所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A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6)由B、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7)FC在加热条件下容易转化为F2C,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原因_ _。【解析】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F六种元素,A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的电子数相等,则A是碳元素;C
3、的基态原子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A原子的相同,C原子序数大于A,则C为氧元素;B原子序数大于A而小于C,则B是氮元素;E和C位于同一主族,且E的原子序数小于29,则C是硫元素;D为它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小于S,则D是钠元素;F的原子序数为29,为铜元素。(1)F是铜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铜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2)A、B、C分别是C、N、O,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A族、第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所以电离能从小到大顺序是CO
4、N。(3)氨分子间含有氢键、甲烷中不含氢键,所以氨气熔、沸点高于甲烷。(4)等电子体原子个数相等、价电子数相等,由C、N、O形成的离子OCN-与CO2互为等电子体,根据二氧化碳结构式知OCN-的结构简式为NCO-。(5)在元素C与S所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为CS2,其结构式为SCS,所以中心碳原子采用sp杂化。(6)由N、O、Na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该晶胞中氮原子个数=1+8=2、氧原子个数=2+16=4,钠原子个数=8=2,所以该晶胞中Na、N、O个数之比=224=112,则化学式为NaNO2。(7)在原子中电子层全满、半满和全空为稳定状态,Cu+外围电子3d10轨道全满稳定,
5、Cu2+外围电子3d9轨道电子非全满和半满状态,不稳定,所以CuO在加热条件下容易转化为Cu2O。答案:(1)Ar3d104s1(或1s22s22p63s23p63d104s1)(2)CO冰(NH3)n,而平均每个分子含氢键数:冰中2个,(HF)n和(NH3)n只有1个,气化要克服的氢键的总键能是冰(HF)n(NH3)n。(5)晶胞中硅原子数目为4、碳原子数目为8+6=4,每个硅原子周围有4个碳原子,原子配位数与原子数目成反比,则碳原子配位数也是4,即碳原子周围与其距离最近的硅原子数目为4;以顶点碳原子研究,与之距离最近的碳原子位于面心上,每个顶点原子为8个晶胞共用,每个面为2个晶胞共用,与碳
6、原子等距离最近的碳原子有=12个;作过1号硅原子的体对角线、2号碳原子的体对角线,相交于O点,与顶点碳原子形成如图所示:,其中B为2号碳原子,C为1号硅原子,1号硅原子与周围的4个碳原子形成正四面体,1号硅原子与顶点碳原子连线处于晶胞体对角线上,且距离为体对角线长度的,体对角线长度为apm,则OA=OB=apm,故OC=apm,则:(a)2+(a)2-2aacosAOB=a2,解得cosAOB=故(a)2+(a)2-2aa=BC2,解得BC=晶胞质量为4g,则晶体密度为4g(a10-10cm)3=gcm-3。答案:(1)3(2)3d84s2(3)sp2和sp25NA(4)单个氢键的键能是(HF
7、)n冰(NH3)n,而平均每个分子含氢键数:冰中2个,(HF)n和(NH3)n只有1个,气化要克服的氢键的总键能是冰(HF)n(NH3)n(5)412a3.(15分)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C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D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E是第族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1)写出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 _。(2)A、B两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 (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因是_ 。(3)已知DC4常温下为气体,则该物质的晶体类型是_,组成微粒的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空间构型是
8、_。(4)Cu2+容易与AH3形成配离子Cu(AH3)42+,但AC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_ _。(5)A、B两元素分别与D形成的共价键中,极性较强的是_。A、B两元素间能形成多种二元化合物,其中与A3-互为等电子体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 _。(6)已知E单质的晶胞如图所示,则晶体中E原子的配位数为_,一个E的晶胞质量为_。【解析】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则A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3,不可能为1s22s22p53s2,因此A为氮元素。C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所以C是F,则B是O。D原子次
9、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则D为硅元素。E是第族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E为铁元素。(1)C为F,原子序数为9,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2)氮原子的2p能级处于较稳定的半充满状态,所以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元素。(3)根据SiF4常温下为气体,该物质在固态时构成分子晶体,组成微粒的中心原子Si与4个F相连,没有孤电子对,采用sp3杂化,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形。(4)氨易于与Cu2+形成配离子,而NF3难与Cu2+形成配离子,由于电负性FNH,在NF3分子中,共用电子对偏向F,使得N上的孤电子对难与Cu2+形成配位键。(5)O的非金属性较强,吸引电子的能力大于N,极性较强的是Si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二轮 复习 选考大题 专攻 物质 结构 性质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