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调查报告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工作调查报告 .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才工作调查报告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近年来,xx市大力推动人才强市,主动融入“三个经济”新格局,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发展体系。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全市人才总体水平不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广泛集聚高层次人才的氛围还未形成,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还没有充分激发,这些都成为xx转型发展、追逐超越的制约因素。为此,依据循证人力资源管理和标杆管理的思想,采纳文献探讨、借鉴对比、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法,对全市人才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化分析探讨,并提出今后我市人才工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人才资源现状截至目前,全市总人口为x万人,各类人才总量为x人,仅占全市人口总量的x%。(一
2、)人才分类概况此次调查统计,参考中省市及其他发达城市的人才类别划分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将人才划分为11类。各类人才中,党政人才x人,占人才总量的x%;企业经营管理人才x人,占x%;专业技术人才x人,占x%;高技能人才x人,占x%;农村好用人才x人,占x%;文旅人才x人,占x%;社会工作人才x人,占x%;高层次人才x人,占x%;“双创”人才x人,占x%;金融人才x人,占x%;能源化工人才x人,占x%。(二)学历结构我市各类人才中,探讨生x人,占人才总量的x%.;本科x人,占x%;专科x人,占x%;中学及以下x人,占x%(三)年龄结构我市各类人才中,35周岁以下x人,占人才总量x%;36至45周岁
3、x人,占x%;46周岁及以上x人,占x%。(四)专业技术人才行业和职称分布专业技术人才按行业领域划分为:卫生领域x人,占x%;教化领域x人,占x%;农业领域x人,占x%;其他领域x人,占x%(如图2)。按职称划分为正高级x人,占x%;副高级x人,占x%;中级x人,占x%;初级x人,占x%。二、主要做法近年来,我市深化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坚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仔细贯彻中省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优化顶层设计,加强聚才引才平台建设,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营造良好环境,提升服务保障实力。(一)着眼党管人才,规范工作运行机制坚持党管人才
4、原则,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一是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看法xx市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实施方法(试行)xx市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20222022)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工作政策体系。二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推动“一把手”抓人才工作,把人才工作纳入县(区)和市直各成员单位年度目标考核范围,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同时,建立高层次人才评价机制,注意工作实绩考核,先后组织申报入选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人、省“千人安排”3人、省“特支安排”8人,享受国务院特别津贴33人,评比“xx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05人、“xx市青年科技奖”174人。三是建立
5、激励保障体系。市财政每年支配人才发展资金1000万元,重点用于人才引进、培育和科研开发,每年列支5000万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坚持每年春节前夕慰问全市各行业、各领域的优秀代表,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工作热忱。四是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出台关于在全市学问分子中深化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实施方案,向全市广阔学问分子发放了“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倡议书,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内生动力,助力xx追逐超越。组织享受国务院特别津贴专家、陕西“特支安排”入选者等28名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高层次人才开展“爱国奋斗”主题教化。(二)着眼平台载体建设,多渠道吸引人才一是举办创新创业活动。
6、组织召开“红色筑梦、创业xx”品牌发布会和“追寻青春踪迹红色筑梦之旅”2022年全国高校生xx实践专项行动工作推动会,主动宣扬我市创新创业环境,深化推动产学研合作和人才来延创业。二是开展招才引智工作。选派26支小分队带需求、带项目,深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中国500强企业精准对接。先后与清华高校和北京高校等54所高校、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探讨所等10家科研院所、腾讯集团等63家企业开展对接活动,共签订68项合作协议,累计柔性引进各类人才270余名,其中博士82名,硕士59名。三是搭建人才平台。依据产业培育进行人才布局,依托项目建设开发人才资源。全市共引进11名院士,建成10个院士工作站、11个省
7、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24个市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5个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组建煤炭等6个重点试验室和油气工程等5个工程技术中心,先后组织2100余名科技人才参加实施400余项科技安排。目前,已建成新区898创客空间、高校生双创小镇,高新区红色筑梦孵化基地,宝塔区北航贝塔等创新创业平台。其中,高新区人才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已孵化企业92家,毕业73家。(三)着眼服务发展,推动人才效能发挥一是实施“双培双带”示范项目建设。建成子长、延川、洛川 “双培双带”项目示范县3个,实施产业开发项目752个。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培育各类技能人才约2.4万名,入选全省人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模式。二是开展“专
8、家服务团”活动。紧密结合科技特派员工作,细心组建农业生产、教化教学、畜牧养殖、文化文艺等“专家服务团”,开展“服务基层,助推脱贫攻坚”活动。三是针对选调生等党政人才推行“导师制”,实行自主结对与单位举荐相结合的方式,为全市445名选调生确定导师,进行传帮带。三、存在的主要问题此次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244份,回收率达91.22%。对比分析深圳、杭州、无锡、武汉等十市人才政策和工作做法,我市人才工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突出问题。(一)思想观念滞后,体制机制不健全1.人才重视程度不够。调查问卷中 ,受访者认为单位/地区领导对人才工作一般重视
9、占32.54%,不重视占3.28%,特别不重视占2.2%。从2022年起先,全国各地爆发了一场以抢夺各类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大战”,出台各具特色的实惠政策以吸引人才,而我市各级组织和领导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人才意识淡薄、观念滞后,对人才工作重视不够的现象,没有形成全社会重视人才、敬重人才、运用人才的良好氛围,从而抑制了人才创新创业的主动性。2.人才工作管理体制不畅。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履行了“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职责,制定了宏观的人才政策,但人才领导小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相关部门没有明确自己在人才工作中的职责,没有就人才的任职、编制、住房、医疗保健、子女就学、户籍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法和
10、细则,使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执行难度大,没有打通“最终一公里”。3.人才培育机制不健全。苏州市对于获得院士称号的嘉奖个人200万元,培育单位500万元;杭州市对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高技能人才的素养提升培训,按人均1000元赐予资助。而我市仅对参与培训取得资格证书的个人进行嘉奖,在延高校、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前取得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赐予每人1000元资助,对参与急需紧缺技师、高级技师培训,经考核取得相应技师、高级技师国家资格证书的赐予每人2000元补助。对人才培育单位没有建立详细的嘉奖机制,缺少对老师、技师教学团队及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的经费补贴。4.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调
11、查问卷中,受访者认为我市人才评价激励政策一般的占43.24%。人才评价机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排前三位的是:缺乏针对不同专业、行业和各类人才的特定人才评价体系,占41.91%,各类人才评价标准不科学、人才评价的社会化程度低,占32.33%,缺乏人才中介、行业协会、公司和服务对象的广泛参加,占30.6%。人才激励嘉奖机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排前两位的是:对调动人才主动性作用不大,占34.61%,人才激励方式单一,占32.48% 。(二)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xx是革命老区,人才工作起步晚,底子薄,全市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全国人才资源统计报告(2022)显示:全国人才资源总量达x亿人,占全
12、国人口总量的x%。各类人才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占x,专业技术人才占x%,高技能人才占x%,农村好用人才占x%,社会工作人才占0.4%。深圳市各类人才总量超过510万人,占常住人口x%,无锡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x万人,占常住人口x%。而我市人才资源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各类人才总量x人,仅占全市人口总量的x%,硕士探讨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才仅x人,占3.32%。各类人才中,高层次人才占0.07%,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占x%,专业技术人才占x%,高技能人才占x%,农村好用人才占x%,社会工作人才占x%。高层次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好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严峻不足,即使在我市占主导地位的能源
13、化工领域,人才依旧相对不足。(三)政策体系不完善,可操作性差1.缺乏配套政策。调查问卷中35.43%的人认为我市人才政策系统性不够,配套性不强,在诸多制约因素中排名第一。其他发达城市的人才政策都具有很强的配套性,例如深圳市2008年出台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1+6”文件(1: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6:认定方法、配偶就业、学术研修津贴、岗位管理方法、子女入学、住房),2022年出台了孔雀安排“1+5”文件(1:“孔雀安排”实施看法,5:确认方法、认定标准、特定待遇、创新创业专项资助、评审方法)。而我市在人才引进方面仅出台了xx市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方法(暂行),缺乏配套性政策和实施细则,
14、导致政策的可操作性差、落地难度大。2.创新创业资金支持体系不健全。调查问卷中31.06%的人认为创业须要税收实惠政策,43.38%的人须要场地经营实惠政策。深圳市对符合条件的创业团队最高赐予500万元的创业补贴,在创业场租上可赐予1530元/m2的补贴,孔雀团队经专家评审后对符合相关规定的最高可赐予1亿元资助;苏州市给人才企业供应单户500万元以下的信用贷款,赐予重大项目10005000万元的资助;杭州市对顶尖人才和团队的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最高可赐予1亿元资助;无锡市成立1亿元信保基金;临沂市成立4亿元信保基金。而我市对来延人才创业,特殊是初创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在场地、税收、金融等方面
15、的资金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3.引才工作市场化程度不高。调查问卷中6.37%的人认为政府在引进人才工作中须要大力发展人才服务中介机构,12.77%的人认为政府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中须要完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临沂市建立了省市县三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对新建的分别嘉奖200、100、50万元;昆山市大力引进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机构,最高赐予500万元嘉奖;苏州市对通过猎头公司引进年薪30万元以上,并全职服务两年以上的人才赐予企业50%佣金补贴。武汉市对承办国际国内创业沙龙、论坛、大赛的社会机构赐予实际支出50%的补贴,每年最高100万元资金资助。而我市在人才引进工作中,方法相对单一,主要通过
16、相关部门举办项目洽谈会、推介会等方式进行,依靠行政手段多,运用市场化思维少,缺乏猎头公司、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社会机构,人才工作社会化程度较低,导致引才市场不活跃,引才效果不明显。4.政策宣扬力度不够。调查问卷中37.4%的人习惯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了解人才政策,21.14%的人通过各类网站了解人才政策。而我市目前更多的是通过传统媒体和宣扬册等方式宣扬人才政策,宣扬效果不够志向,导致人才政策知晓率不高,人才需求不精准。(四)人才激励和服务保障不够,平台作用不明显1.高层次人才嘉奖实惠力度不大。调查问卷中44.68%的人认为缺少实惠政策,51.35%的人认为现行人才政策吸引力不足,63.92%的
17、人认为政策实惠幅度不够大。深圳市对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杰出人才,每人赐予100万元工作经费和600万元嘉奖补贴;成都市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际顶尖人才(团队)来蓉创新创业赐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苏州市对获得院士称号的个人嘉奖 200万元;昆山市对金融、教化、文化、卫生、旅游、体育、现代农业、社会服务等领域的高层次社会事业人才,经认定赐予入选者最高100万元嘉奖。而我市赐予引进的院士个人50万元科研补助,赐予入选“千人安排”嘉奖100万元,赐予入选国家“万人安排”嘉奖80万元,赐予入选陕西省“千人安排”嘉奖50万元,赐予享受国务院特别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个人30万元科研补助,对高层次人才嘉奖实
18、惠力度不大。2.对引才单位和个人的嘉奖不高。苏州市赐予引才优秀的县区200-1000万元嘉奖和资金扶持,赐予引才单位嘉奖最高可达500万元;杭州市每两年对国家省市人才基地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单位赐予10万元嘉奖;昆山市设立企业人才券,用人单位最高可获得100万元嘉奖,引进外国专家的用人单位赐予最高50万元嘉奖;武汉市对企业每引进一名国内外顶尖人才赐予100万元嘉奖补贴。而我市对新设立的院士工作站,赐予牵头单位补助100万元;对新设立的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探讨)中心、重点试验室等,赐予牵头单位补助60万元;对新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赐予牵头单位补助20万元。对引才单位和个人嘉奖不高,缺乏有
19、效激励,导致我市还未形成全社会招才引才的良好氛围。3.载体和平台作用发挥不够。调查问卷中35.3%的人认为缺乏创新创业平台是制约我市人才工作的主要缘由之一,35.39%的人认为本单位/地区应搭建产学研平台,25.9%的人认为我市人才引进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引进人才的平台和载体,28.95%的人认为缺乏干事创业的平台是影响我市人才引进的主要问题。无锡市已连续举办三届“千人安排太湖峰会”“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沟通大会”,推出了“独角兽企业成长安排”等,对大师级工作室赐予15万元资助;深圳市对会议或论坛在深圳举办或永久性落地,最高资助300万元。而我市仅举办三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承办了“第三届中国创新
20、挑战赛(xx)”,由于活动载体较少,没有形成较大社会影响力。“双创”平台现仅有新区双创小镇、898众创空间,高新区红色筑梦创业基地,宝塔区北航贝塔4个,缺乏专业团队运营,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无法集聚更多创新创业人才。4.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尚未建立。调查问卷中31.93% 的人认为我市人才服务水平一般,35.95%的人认为须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21.33%的人认为人才工作力气与经费保障不够。深圳市依据人才层次赐予相应保健待遇,配备三甲医院健康顾问;无锡市分别赐予本科、硕士每月500、600元租房补贴;杭州市对A类人才实行“一事一议”解决住房问题,对B、C、D类人才分别赐予100、80、
21、60万元购房补贴;杭州市人才子女享受同本地居民子女同等就学政策;临沂市为人才子女就学开通绿色通道。而我市尚未建立人才服务保障机制,缺少“一站式”服务。四、对策建议针对目前我市人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既要充分发挥xx的政治资源优势,用“xx精神”吸引人才,又要不断完善人才政策措施,构筑最具吸引力的 “人才凹地”,助推xx转型发展,追逐超越。(一)转变理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1.健全人才领导小组运行机制。依据新形势的人才工作须要,统一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各县(区)委、成员单位每年向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22、进行一次专项工作述职,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社会各方共同参加的党管人才格局。(各县区、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完善人才培育机制。依托各类人才培训工程,通过举办专题培训、选派本地人才到高校或发达地区学习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传帮带”,切实加大本地急需人才培育力度。吸引国内外高校来延设立高校科技园、众创空间,支持xx高校和xx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高校科技园、创业苗圃、星创天地等,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xx高校、xx职业技术学院、新区、高新区、南泥湾开发区)3.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一是优化评价标准。以实际实力和业绩贡
23、献为衡量标准,克服唯学历、唯资格、唯论文等倾向,完善分类评价标准。制定科技人才、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人才、教化人才、医疗卫生人才、工程技术和技能人才、企业基层一线青年人才六个重点领域人才分类评价实施方法。二是改进评价方式。主动引导人才中介、行业协会、公司和服务对象等多元主体参加到人才评价过程中,实行分类差别化评价。三是建立荣誉制度。每两年评比表彰一次“xx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一次性嘉奖2万元。(市委组织部、市委宣扬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教化局、市卫计局、市工信委)4.建立多元化人才经费投入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人才经费投入力度,每年人才发展专项经费预算5000万元。加强人才创新创业
24、金融支持平台建设,加大科技信贷扶持力度,发展学问产权质押融资,支持金融机构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信贷产品。设立5000万元市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充分发挥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提高人才经费保障实力。(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中小企业局)(二)完善政策体系,增加政策吸引力5.完善配套政策。由市委人才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依据职能职责出台配套政策文件,解决引进人才的落户、住房保障、家属就业、子女就学、医疗保健等问题,涉及的详细事项应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办理流程及完成时限等。(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房产办、市人社局、市教化局、
25、市卫计局)6.加大嘉奖力度。高层次人才经举荐入选国家“千人安排”“万人安排”的,除享受国家和省上的嘉奖政策外,分别赐予100万元、80万元嘉奖,入选陕西省“千人安排”的赐予50万元嘉奖,入选省“特支安排”的赐予20万元嘉奖。对来延工作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双一流”高校)分别赐予一次性补助3万元、2万元和1万元。对新获评国务院特别津贴专家嘉奖5万元,对新获评正高职称嘉奖5000元,对新获评高级技师称号嘉奖3000元,对培育人才贡献突出单位赐予550万元嘉奖。加大对基层人才的嘉奖扶持,激励人才到基层一线干事创业。(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7.制定科研成果有偿转化制度。提高科技人
26、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比例。高等院校、研发机构职务科技成果,由成果完成人实施转化的,将不低于90%的转化收益嘉奖给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作出贡献的人员。科技成果2年内未转化的,实行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实施转化,将不低于80% 的转化净收益嘉奖给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作出贡献的人员。嘉奖干脆发放给个人,不计入工资总额基数。(市科技局)8.围绕需求建立人才举荐机制。围绕现代工业、资源环境、特色农业等产业,编制行业部门“人才安排”和“急需紧缺人才书目”,明确人才需求,精准引进人才。各市级领导、各县(区)党政正职、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3年内每人向市委、市政府举荐1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市委
27、组织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区)(三)加强平台建设,集聚各类人才9.建设特色人才集聚区。支持新区、高新区、南泥湾开发区设立人才改革试验区,探究建立人才才智服务广场。各县(区)主动支持工业园区引进人才,发挥工业园区集聚人才的作用。(市委组织部、各县区、新区、高新区、南泥湾开发区、市科技局)10. 加快打造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引进中海信、天安投资等运营新区、高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的 “双创”基地,吸引更多创客入驻,将优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吸引更多创新产业在xx落户发展。发挥好红色筑梦孵化基地、“双创”小镇、898众创空间、北航贝塔创业基地等作用,打造更多开放便捷高效的“众创空间”“孵化基
28、地”,吸引和聚集一批“双创”人才,与xx高校、xx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校地合作,吸引更多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市科技局、市招商局、新区、高新区、南泥湾开发区、xx高校、xx职业技术学院)11.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重点围绕能源化工、苹果产业、现代物流、生物技术等领域,支持科技园区和高校院所、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每个基地资助100万元。(各县区、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市科技局、市财政局)12.发挥好人才工作站作用。各县(区)加快 “人才工作站”建设进度,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运行模式,搭建人才服务平台,为各类人才供应保障。(各县区、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13.搭建乡土人才创业平台。各县(区)
29、设立“乡土创业园”,组建乡土人才协会,聚集能工巧匠、农技能手、返乡能人等农村好用人才带头创新创业,助推乡村振兴。(市委组织部、各县区、市农业局)14.加大产学研体系建设。深化推动我市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中国500强企业战略合作,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红色文化旅游、数字经济等领域,加快集聚一批国家级或国际化的科研院所、研发机构等,推动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旅发委、市工商局)15.接着开展招才引智。利用外出培训、挂职熬炼、选派小分队走出去等形式牵线搭桥,实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与我市需求精准对接,真正实现“以商招商,以才引才”。通过举办 “中国创
30、新挑战赛”“红色筑梦、创业xx”“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提升层次和实效,吸引更多国内外高校高校生、高层次人才来延创新创业。(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团市委、市招商局)(四)优化环境,提高人才服务效能16.强化舆论宣扬引导。将人才宣扬工作列入全市年度宣扬思想工作安排,持续深度报道各级各部门在人才引进、培育、运用、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阅历和做法,挖掘各类人才在创新创业、行业带动等方面的突出事迹,营造全社会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各县区、市委宣扬部)17.健全市场化、社会化人才管理服务体系。探究成立xx高层次人才发展协会,主动培育各类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广泛联系和聚
31、集高层次人才,开展人才形势分析研判、政策调研和人才发展课题探讨,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供应政策询问、创业辅导、融资支持、合作对接等服务。(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科协、市民政局)18.加大对引才单位和个人的嘉奖。制定xx市引才单位和个人嘉奖实施方法,对引才优秀的县区/单位,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嘉奖50万元,对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千人安排”人选、省“千人安排”人选、省领军型创业团队的个人或中介组织分别赐予30、20、15、10万元嘉奖。(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19.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成立xx市人才服务中心,制定xx市高层次人才服务方法,根据人才不同层级,依据相应的配套方法和细则,妥当解决人才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方面的问题。建立人才发展综合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实行人才“一卡通”服务,确保各类人才在xx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市委组织部、市教化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卫计局、市房产办、机关事务管理局)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1页 共21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