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电大企管安徽地域文化作业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电大企管安徽地域文化作业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电大企管安徽地域文化作业2.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安徽地域文化作业 4 一、填空(每道题 1 分,共 20 分;)1、安徽绘画起源于四世纪,最早显现的画家是晋代戴逵;明清时期是安徽绘画的高峰期,有詹景凤、丁瓒、丁云鹏等绘画高手;清初,就显现以渐江为首的 新安画派,以梅清为首的 宣城画派,以萧云从为首的 姑熟画派;乾嘉年间,萧县兴起龙城画派;这些画派对中国的绘画传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2、明代是徽派版画的极盛期,明末胡正言印制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为徽派版画最高成就;十九世纪中叶,徽派版画随着近代印刷术的兴起而逐步没落;3、徽州三雕,指砖雕、石雕 、 木雕 ,其中尤以砖雕历史悠久,别具特色;
2、4、黄山自然景色秀丽绝伦,以奇松 、 怪石 、 云海 、 温泉 四绝著称于世,后又加上冬雪并称五绝,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有“ 天下第一奇山” 之称;5、安徽的 九华山 ,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 东南第一山” 之誉;6、齐云山位于安徽休宁县城以西,古称 白岳甲江南” 之誉;白岳 ,与黄山南北相望,风景美丽,素有“ 黄山7、 天柱山位于安庆潜山境内,其主峰海拔1488M ,高耸直立,如巨柱擎天,称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天柱山过去仍有潜山、皖山、万岁山之称;8、 采石矶 位于马鞍山市西南的翠螺山麓,古称牛渚矶;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 长江三矶” ;以山势险峻、风光美丽、古迹众多
3、而列三矶之首,素有“ 千古一秀”之誉;9、敬亭山的诗歌文化源于南齐诗人谢眺,他在宣州作官时写了不少有关敬亭山的诗歌;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慕名而来,先后七次登临,留下“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的盛赞,于是敬亭山声名鹊起,直追五岳;10、 巢湖 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安徽省中部,是安徽境内最大的湖泊;11、醉翁亭坐落在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 中国四大名亭” ;因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 一文而闻名遐迩;文中脍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更是家喻户晓;12、马鞍山 太白楼 位于马鞍山市采石矶景区,面临长江,背依翠螺山,是一座雄
4、壮壮丽的古建筑,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1 / 6 “ 中国四大历史名楼”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二、名词说明(每道题 5 分,共 20 分;)徽池雅调:徽州腔和青阳腔别称,是徽剧的先声与雏形;明代中叶,余姚腔和弋阳腔先后 由东邻浙江和南邻江西传入徽州府及池州府的青阳、石埭等地;徽池两地艺人在接受余姚 腔的同时,着重吸取了弋阳腔的特点;在戏文静深的剧本中增加大量说明性的字句,连唱 带白,以“ 滚” 的演唱形式,使声调如诵,通俗易懂,并且发挥剧情,增强戏剧表现力,徽池调因此赢得“ 天下南
5、北时尚徽池雅调” 之美称;宣城画派:宣城画派,指以梅清为首的梅氏诸画家;在绘画艺术上,梅清注意笔墨韵味和“ 文人画” 的传统,反对死临硬摹、食古不化;梅清善于山水、松石,特别好画黄山;梅 氏画家中,较为闻名的仍有梅清的从子梅磊、梅磊之子梅南,从孙梅翀、侄孙梅庚、梅 种、梅蔚等,其中尤以梅庚名气最大;它们共同形成了宣城画派的风格;新安版画:新安版画又名徽州版画,肇端于墨模镂刻;新安版画以白描手法造型,精雕细 缕,常多诗文、书画、印章相结合;徽派版画是画家、刻工、印刷通力合作的产物;明 末,流寓南京的胡正言印制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为徽派版画的最高成 就;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指的是我国特殊
6、的传统书写绘画工具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作为专出名词流传,来源于徽州城今歙县徽城镇筑建的“ 四宝堂” ;它们在传播中华民族文明,发扬祖国文化传统方面起到了特别突出的作用;三、简答题(每道题 5 分,共 20 分;)1、简述安徽民俗文化的基本特点;(一)汉民族的民俗文化是主体,但也有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支系存在;安徽民俗文化从 总体上来看,属于比较典型的华夏文化,汉民族的民俗文化占据着主体位置,各种民俗都 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二)在汉民族的民俗文化中,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形成了普适性与差异性的统一;由于安徽人口结构中绝大部分是由汉族人口构成的,因此,安徽境内的民俗文化总体上具
7、有一样性和共同性;但这种一样性与共同性是就其民俗文化的主体成分和基本属性而言,它并不排斥各个地区在具体的民俗文化内容上具有某种差异;(三)继承性与变革性的统一;民俗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固2 / 6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性;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2、在安徽不少地区,小孩子佩戴“ 端午锦” ,有什么文化寓意?安徽不少地方端阳节仍有给小孩子儿佩戴端午锦的风俗;端午锦的代表物是用五光十色的 丝绒线织成内装香料的锦囊,俗称香囊或香荷包;香料主要是香草、大蒜、樟脑、雄黄、陈香
8、粉等;俗传,节日佩戴饰物可以辟邪;端午锦一般为亲娘亲自缝制;如铜陵民间妇女 以彩色布、乡花绒等制作老虎、粽子、菱角、香袋(内装苍术等中草药)等给小孩佩戴、也有的地方为舅妈、姑姑、姨妈、外婆缝制;如涡阳妇女(外祖母、舅妈)用象征太阳黄 经的黄布缝制绣有虎头、“ 五毒” 的兜肚、黄鞋给外甥、小侄儿们穿戴;休宁县妇女为外 甥缝制红包肚、香荷包、雄黄袋、彩色粽子、樟脑串等;3、徽商兴起的自然条件与历史背景是什么?(一)徽商兴起的自然条件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这里没有成片的耕地,即使有,“ 也非善耕作之地”,粮食产量普遍较底;据顾炎武的记载,徽州一年所产的粮食,只能将就养活全境特别之一 的人口,
9、余下的特别之九人口的口粮要从几百里之外的苏州、松江、常州、镇江等府,或 者是从几千里之外的江西、湖广等地运来;山多田少,土地瘠薄,农业收入不足以自给,为了求得生存和进展,徽州人不得不走出丛山,经商谋利;徽州虽然“ 粮不足” ,可是物产丰富;反常丰富的土特产品向徽州人呈现了一条现实的出 路以商代耕,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的;虽然大山拦住了徽州人经商的 道路,但这里的水陆可称便利:“ 上接闽广,下接苏杭” ,丰富的物产加上便利的水陆,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性;(二)徽商兴起的历史背景明朝中叶以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江南城镇商品经济的进展以及赋役折银制度的推 行,为徽州人经商供应了极
10、好的社会条件;明朝中期以后,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手工业 内部的地域分工和行业分工、农业的专业化趋势都有了进一步进展;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 进展的基础,它使得商品交换成为必不行少;因此社会分工的扩大促进了商品的广泛流通 和各级市场的富强,从而为商人供应了宽阔的活动空间;同时,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南 京、苏州、杭州等中心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商贾云集,空前富强;这一地区众多的以商业 和手工业为主的专业性市镇也在明中期后勃然兴起;江南城市的富强和市镇的兴起为毗邻 的徽州人经商供应了便利;明代盐法变革给徽商的进展壮大带来了契机;折色开中后,徽州人成批地来到两淮、两 浙,从事盐业的经营,并逐步取代山西、陕西商
11、人而占据了盐业经营中的优势位置;明万 历四十五年,明政府又领先在两淮盐场推行“ 纲运制” ,徽商就以同乡和同族结成纲帮运 销食盐,从而获得了垄断两淮盐业的世袭特权;盐业经营中的优势位置和继之而来的垄断3 / 6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特权的确立,使徽商得以雄飞于中国商界;4、盐业是徽商经营的最主要行业,请介绍徽商盐业经营的具体情形;从成化、弘治之际到万历中叶,是徽州盐商进展的时期;这时徽州的黄氏、汪氏、吴氏等 家族中都有很多人以业盐两淮而致富;如黄崇敬,年轻时弃儒服贾,先在山东、山西、河 北一带经商,后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电大 企管 安徽 地域 文化 作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