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困惑分析及对策 .pdf
《2022年一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困惑分析及对策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一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困惑分析及对策 .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vip 会员免费一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困惑分析及对策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把解决问题置于数学课程的核心地位,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笔者就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内容,对人教版实验教材进行整体研读,并对学生学习该内容的情况进行调查与访谈,发现按教材的编排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并存在种种困惑与问题。一、困惑及存在的问题(一)机械交换,不明题意在教学“一图二式”后,再让学生学“有问号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学生易受“一图二式”负迁移的影响,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不理解问号求的是什么,而只是机械或模仿性地交换减数和差的位置来列式计
2、算,如图,40%学生列式为:7-3=4,7-4=3。教师一再强调:题目告知什么?求什么?求的问题要用已知信息进行计算,算出的结果写在等号右边,学生不明题意,仍我行我素。(二)感性有余,理性不足在用减法解决问题时,学生往往不能完全按图意来理性分析,通常需要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按行为发生的顺序,通过想象编织故事,进行感性理解。如一幅图中左边有3 个,右边有 2 个。学生往往编题为:一共有 5 个,去掉 3 个,还剩几个?或一共有5 个,拿走了 2 个,还剩几个?又如图:一共有7 只猫钓鱼,还剩 5 只在钓,走了几只?60%的学生写 7-2=5。教师提示:“走了的 2 只”是要求vip 会员免费的未
3、知信息,要用已知信息总数7 减部分数 5 来计算,学生无法理解。经访谈,真想替学生说“老师,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教师访谈算式为 7-5=2 的学生想法,生:一共有 7 只猫约好来钓鱼,已经来了 5 只,求还剩几只没来?原本不懂的学生豁然开朗。(三)关注局部,忽视整体在初步认识了加减法后,对学生作了如下学情调查:看图写算式(左边 5 个苹果,右边 2 个苹果)。30%的学生写的减法算式为:5-2=3,认为一共有 5 个苹果,拿走 2 个,求还剩几个。这部分学生只关注局部,以为多的部分就是总数,缺乏整体联系的意识,不知道总数是 7,可见对减法意义还未真正理解。(四)关注情境,忽视问题教师往往会以为
4、求总数是学生最易理解的,但在学了“用数学”后,对于类似图的题目,60%的学生却用减法计算,算式为6-2=4。经访谈,学生根据图片情境,认为“共 6 朵花,摘下了 2 朵,还剩几朵”,教师提示:问号打在大括号下,表示求什么?学生限于情境的直观情节,仍不确定用加法解决。二、原因分析及思考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一番分析和思考。(一)教材编排方面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在“认识15”后编排了“加减法初步认识”(一图一式);在认识“6、7”后编排了“一图两式”加减法,所求的问题是开放的;在认识“8、9”后又编排了“用数学”即解决vip 会员免费问题,所求问题不是开放性,而用“?”指定所求之处;之
5、后再编排全部开放式的“一图四式”。尽管教材编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低年级学生受感性思维制约,难以在“有无问号”之间进行自觉跳转、理性理解。另外,在“用数学”中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和加减法意义,列相应算式;但“一图几式”编排意图是让学生借助图帮助计算10 以内的加减,初步感知加减法算式中各数间的关系,造成学生对算式意义不甚理解。在“用数学”中用“?”表示所求的问题,教材却清楚展示图片答案,干扰了学生对信息和问题的辨别。(二)学生学习特点方面1.学习迁移对解决问题的影响学习的迁移性往往会对学生解决问题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加法对减法的负迁移。由于学生最先认识加法,对它的掌握已非常牢固,
6、求总数只要把两个部分合并相加即可,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求和,意思是一样的,学生对用加法计算的“一问二式”很容易理解,由此,学生会负迁移到用减法解决的问题中去,对于求部分数,学生会想当然认为也是“一问二式”。另外,学生还会出现“一图二式”对“一问一式”的负迁移。、的“一图二式”加减法教学,教材编排的意图是让学生看图体会加减法间的联系,利用联系推想出算式的得数。减法的“一图二式”教学后,学生会负迁移到求部分数的“用数学”中,学生就不知问题究竟求的是什么,以为写出一道减法算式,就可联系推想出另一道减法算式,误以为意思也是一样的,造成学生只关注算式vip 会员免费表面现象,忽视对求部分数问题意义的理解。
7、2.思维特性对解决问题的影响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直观思维占主导的。一年级上册出现的减法初步认识往往是让学生解决:还剩下多少?孩子的认识水平也仅仅是停留在“求还剩多少就用减法”的直观层面,未抽象形成“总数-部分数=部分数”的数学模型,因此所有学生的看图编题,都会加上自己的想象。如把上述的“”图编为“去掉、拿走,求还剩”,在学生的印象里,以为去掉、走掉、跑掉,求剩余部分才是用减法,加上想象描述成具体情节,更具直观性,帮助理解算理。教师如直接告知总数、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如此抽象学生较难理解。3.空间感对解决问题的影响低段学生的空间感较弱,表现在书写顺序与故事情节的顺序往往具有一致性。如图“一共有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一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困惑分析及对策 2022 一年级 解决问题 教学 困惑 分析 对策
限制150内